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护理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104例骨科术后卧床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前瞻组给予前瞻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便秘率;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前瞻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前瞻组便秘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前瞻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护理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便秘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骨科术后卧床患者 便秘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前瞻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便秘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1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冠心病护理方式的不同;观察组(39例)一般常规护理+前瞻护理干预;对照组(32例)前瞻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便秘预防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表现,以突出前瞻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便秘预防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表现方面,两组冠心病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临床积极开展前瞻护理干预,针对便秘症状可以获得显著的预防效果,可以将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加以显著改善,可以使得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冠心病 便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ICU科室清醒患者提供前瞻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科室于2015.8月-2016.3月间随机抽取患者41例,作为一般组,为患者提供常规疾病治疗及科室护理流程;于2016.5月-2016.11月间科室随机抽取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前瞻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表现、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一般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为ICU科室患者提供前瞻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较高,且患者心理焦虑情绪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科室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级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为医院和科室的发展,对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建议。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医院质量,保证医疗护理服务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护理人员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工作,值得在全院推广,并为实行分级管理的单位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 标签: 护士分级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理论,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护理质量管理是整个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科学地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健康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为健康体检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PDCA 健康体检 护理 质量管理 循环往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7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患者849例,纳入常规组,2016年1—7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1042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护理遗漏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升基础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基础护理质量管理 PDC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不同,将126例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实验组63例,采取风险护理管理方案。结果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6.35%(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9.05%(12/63);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96.65±3.23)分,物品管理(95.48±4.12)分,安全管理(97.84±1.31)分,护理记录(94.87±4.47)分,无菌情况(96.14±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82.31±5.64)分,物品管理(81.37±4.65)分,安全管理(85.67±4.54)分,护理记录(80.32±4.71)分,无菌情况(82.62±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2月--2016年02月间在我院接受抗感染治疗时并未予以全面护理质量管理的患者32例,为常规组;选择2016年03月--2017年03月间在我院接受抗感染治疗且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的患者3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结果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常规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63%,组间结果比较,研究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减低其发生率,可行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 标签: 护理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的1年(n=100,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未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1年(n=100,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消化内镜感染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内镜检查合格率、内镜水槽检查合格率、消毒液检查合格率、手卫生检查合格率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消化内镜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智联管理,研究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业务水平以及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果,提升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和讨论在医院在应急质量管理中通过对风险管理应用,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加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研究方法通过对某一所医院的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医德医风的投诉状况、恶劣事件报备信息、医疗纠纷状况、医院的值班记录、医院安全的评估检查情况和灾害应对情况进行回顾统计并调查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对医院存在的风险进行评测和调查,发现医院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应用,提高医院应急管理的工作能力。得出结论风险管理的应用在医院应急质量管理中应该切实的提升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 标签: 风险管理 应急质量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评测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极大推动了护理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而这必然要求尽快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而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不仅可以极大提升手术室护士、主刀医师以及麻醉师的高效配合度,还可以积极推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PDCA循环法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手术室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质控组构建的三层多维度质控模式,以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制定手术室质量目标及标准,采用日常质控和专项质控相结合的管理途径,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手术室各项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于2013年1月顺利通过三级医院复审。结论多维度质控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多维度 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如何提高X线摄影技术质量,总结质量管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过的10000张X线片,并对X线片质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影响X线片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在随机抽取的2016年10000张X线片中,共有236张X线片被判定为丙级;4个季度废弃线片分别为34张、51张、47张及56张;导致X线片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为X线机出线量不准、患者移动及技师主观因素。结论近几年,该院X线摄影技术质量有所提高,但部分质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提高X线摄影技术质量管理,将质量问题降到最低,才能使该院放射科质量监控长期处于可控水平范围内。

  • 标签: X线片 质量管理 质量分析
  • 简介:摘要中心血站血液质量管理是该机构的主要管理内容,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使得血液质量管理问题及库存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使得中心血站各个环节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导致血液采供存在一定矛盾。要想提高中心血站管理水平,提高血液制品供应质量,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完善其管理体系,加强血液采供技术控制,优化中心血站人力配置,并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共享信息平台,加强血液采供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

  • 标签: 加强 中心血站 血液质量管理 思考
  • 简介:摘要新版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体现了很多新的理念,例如把药品流通管理纳入了管理范围内,并且加强了管理要求,目的在于扫除质量控制方面的盲点,对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同时流通质量控制方面要求尤为严格,在质量控制方面,实效得到了强化,整体上真实得到了空前加强,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资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从这些方面分条进行介绍。

  • 标签: GSP 药品 特点 亮点
  • 简介:摘要结合几年来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并提出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1)提高领导质量意识;(2)全员共同参与;(3)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作用;(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加强程序和规程的执行力度。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手术室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质控组构建的三层多维度质控模式,以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制定手术室质量目标及标准,采用日常质控和专项质控相结合的管理途径,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手术室各项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于2013年1月顺利通过三级医院复审。结论多维度质控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多维度 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改变。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市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这种过程中,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医药行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作为相关制药企业来说,在其进行生产的时候,始终需要坚持的工作理念是确保药品的整体水平,加大药品质量管理的力度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在实际进行生产经营的时候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这样就要求相关人员对其引起必要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质量管理 现状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以血站质量管理督导检查为检查方式,2016年上半年检查后,本血站结合督导检查结果及其发现的问题,组织全血站认真进行整改。2017年上半年督导检查后,比较两年同期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整改和优化,2017年上半年的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有了较大提升,2017年与2016年同期检查结果,符合项构成比分别为85.2%和95.6%,两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血站质量管理 督导检查 临床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