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极低频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电网和赣西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人员(巡线工、检修工及运行工)285人为观察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1.8±3.67)岁,高压工龄10~26年;对照组选择线路周边的非高压区周边居民257名进行横断面调查,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2.6±2.78)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率27.36%与对照组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率12.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低频磁场的暴露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极低频电磁场 人体健康 血液学检查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后循环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措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缩期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能使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得到良好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低频超声 低频电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古地磁学资料的研究,发现了整个地球磁场的逆转规律,并绘制出精确的地磁逆转变化曲线。令专家们惊讶的是:这条曲线和地球生物进化规律曲线竟然惊人的同步,可见,地球上的生命是伴随着地磁场的形成并增加到一定强度时才出现的。

  • 标签: 地球磁场 生命 早衰 变化曲线 生物进化 地磁场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为基本特征。因其能引起疼痛,各类骨折和骨变形,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尤其是妇女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多集中在药物方面,但随着人们对骨质疏松认识的不断提高,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前景有了新的认识。脉冲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改善全身骨代谢,达到了好的治疗效果,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 标签: 脉冲磁场 骨质疏松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胆脂瘤的低磁场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胆脂瘤13例,分析其MRI表现。本组13例患者中,年龄11-54岁,扫描序列SET1WI,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像(DWI),12例做增强扫描。结果T1WI6例呈低信号,4例低等信号,3例呈高低信号。T2WI13例呈高信号且信号密度不均。FLAIR13例病灶内见多个不规则的等高信号颗粒及乱麻团样稍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均匀或不均匀)。12例增强扫描检查,3例边缘轻度强化,9例不强化。结论MRI是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好发部位、生长特点以及MRI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颅内 胆脂瘤 磁共振成像 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高磁场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病例,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灶4例,共发现病灶36个。良性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清晰,信号均匀,增强后病灶多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如肿块较大,中心坏死,囊变T2上多呈混杂长T2信号。恶性病灶形态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信号混杂,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明显强化且不均匀。肾上腺囊肿平扫边缘光滑,均匀水样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结论高磁场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上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对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磁场共振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2例听神经瘤患者,22例中有2例微小听神经瘤,MRI表现病侧第Ⅶ、Ⅷ神经束局部结节状等或稍低信号。注射Gd-DTPA后瘤体呈小结节状均匀强化。20例为大的听神经瘤,T1WI呈稍低或稍低、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高混杂信号,患侧第Ⅶ、Ⅷ神经束比对侧增粗,与肿瘤无明确分界,两者信号变化一致,注射Gd—DTPA后肿瘤呈明显不均匀性、均匀性或环状强化。结果本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MRI是诊断听神经瘤非常有效的方法,应作为听神经瘤的术前的首检查方法。

  • 标签: 听神经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电针对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的疗效,并观察一定时期内对饮酒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符合CCMD-3诊断为酒依赖的患者编号,随机进入电针组和氯硝西泮组分别予电针治疗和氯硝西泮治疗戒断反应。治疗14天和28天时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AWS(酒戒断反应量表)对戒断反应进行评定,1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诊,比较两组复饮情况。结果14天时,电针组AWS评分与氯硝西泮组没有明显差异。28天时,电针组AWS评分低于氯硝西泮组。1年后,电针组复饮率50%,氯硝西泮组复饮率61.5%。结论低频电针治疗酒戒断反应效果优于氯硝西泮,复饮率低。

  • 标签: 酒戒断反应 低频电针 酒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比低频超声探头与高频超声探头在腹部超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对部分腹部疾病的图像对比观察。结果高频超声图像对于腹部距离近的脏器有清晰图像,能提供较多的信息量。结论高频超声在腹部中能提供较低频超声更清晰的图像。

  • 标签: 高低频探头 腹部超声 对比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产后出现缺乳时,低频脉冲电治疗对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和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接收的正常产妇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产妇产后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进行乳房催乳治疗,对照组产妇则只做传统人工按摩乳房催乳治疗。然后通过对比找出统计差异。结果后将两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和泌乳量进行比较,结果统计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低频脉冲电治疗的产妇比没有进行低频脉冲电治疗的产妇,开乳时间,泌乳量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在临床妇产科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低频脉冲电治疗 产后缺乳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促进子宫复旧、促进产妇提前泌乳和增加泌乳量、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2月200例为试验组,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6天。另随机选择200例为对照组,使用采用传统的食物和药物进行护理,观察比较催乳,产后排尿和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增加,减轻乳块瘀积,产后尿潴留及术后肠胀气发生率降低,子宫复旧好,产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低频脉冲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用于促进产后恢复疗效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产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低频脉冲治疗仪 产后康复 子宫复旧 产后催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低频超联合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出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低频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检查、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方式诊断符合率。结果:低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0.00%,低于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79.00%,低于联合检查准确率95.00%,组间差异性对比: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低频超声 联合诊断 急性阑尾炎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促进产后康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0例产后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试验组在产后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物和药物进行恢复。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增加(减少乳块瘀积),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性(P<0.05),产后排尿早,术后肠胀气发生率减低,子宫复旧好,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对照组较试验组多,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疗效较好的产后康复的辅助治疗,值得在产科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乳汁分泌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入院的120例产妇进行课题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分为传统组和创新组,每组60例。产后康复期间,给予传统组产妇常规产科医护干预,给予创新组产妇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创新组产妇的泌乳量正常占比、子宫复旧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产后康复中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不仅能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而且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仪 产后康复 临床研究 乳汁分泌量 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对产后乳胀的疗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产后乳胀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按摩及吸奶器抽吸治疗乳胀,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24h内双侧乳胀消退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胀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乳胀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42%,对照组有效率为20.9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乳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产妇乐于接受。

  • 标签: 低频脉冲 产后乳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本实验经过文献梳理以及实践数据调研分析,认为血液磁极化疗法降脂效果显著。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1个月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3个月内各项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降脂效果持久稳定。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血脂 磁场 磁极化疗法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脾破裂诊断中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需采用超声确诊的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性研究方式分析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46例研究对象中,手术证实有43例脾破裂患者,2例误诊,其中有1例患者为肝破裂,1例为左肾挫裂,均被误诊为脾破裂;1例漏诊,该例患者在超声中并未检查出异常,后因腹痛采用CT检出。其中,低频超声检测出41例,准确率89.13%;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出14例,准确率30.43%;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结合的方式检测出42例,准确率91.30%。结论将高低频超声技术应用于脾破裂诊断中发现,低频较高频超声技术准确率更高,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结合的方式对疑似脾破裂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低频超声 诊断 脾破裂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法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年龄,分娩方式,孕周,产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32例,采用按摩膀胱,指导教育,热敷,热熏,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等。治疗组37例,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的低频脉冲电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后第一次小便自解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法对于产后尿潴留治疗有明显疗效。

  • 标签: 低频脉冲电治疗 产后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