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管理措施在中药药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中药药剂管理档案516份,按照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2016年6-12月作为实验组,2016年1-6月作为对比组,实验组进行标准化管理,对比标准化管理前后的中药药剂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问题发生率5.03%,对比组11.24%,满意度、考核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剂管理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效果的主要手段,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中药药剂管理的效果,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药药剂管理 标准化管理 提高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氨(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出现的63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误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对应解决对策。结果63例标本误差原因中,患者因素为31例,占比26.98%,样本送检因素为17例,占比19.05%,标本采集因素为12例,占比49.21%,标本检验因素为3例,占比为4.76%。结论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遍布患者自身身心因素,标本采集、送检与检验各环节,要针对不同原因做针对性的开展血液检验工作管理,提升检验工作效率。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于生化检验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11项结果的影响、干扰程度,并探讨如何做好预防和解决措施。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体检的100例体检者的空腹血液标本,将抽取的5ml血液标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置于两个试管中,每组2.5ml。其中对照组为正常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测一方面为体检提供参考结果,一方面做为此次实验的对比数据。而观察组,将其血液标本通过人工方式将其溶血,然后通过生化检验确定干扰程度。最终将两组检验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11项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数据的分析,得出在溶血标本中,生化检验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的测定结果要高于其正常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标本中的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的测定结果要明显低于溶血前标本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UREA)和尿酸(UA)的测试值在标本正常检测和溶血检测中变化较小。结论标本溶血对于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中的一些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影响,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要尽可能的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有效进行血液标本的再采集等工作。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溶血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整合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整合运用价值,其次从将标准化病人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将标准化病人运用在操作考核中两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有效整合运用,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中《护理学基础》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职院校 护理学基础 标准化病人 整合运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整合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整合运用价值,其次从将标准化病人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将标准化病人运用在操作考核中两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有效整合运用,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中《护理学基础》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职院校 护理学基础 标准化病人 整合运用
  • 简介:作者分析指出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应该在卫生执法原则“企业自律,行业管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大前提指引下,在卫生标准制定到贯彻落实的各环节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卫生标准在卫生行政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卫生标准 标准执行管理 行政执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实施标准化舒适护理的作用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将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标准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各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科学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度,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阑尾炎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抽选自2019.12-2021.12期间我院就诊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内镜诊治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内镜诊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急诊中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急诊危重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开展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危重症患者,在急诊中开展标准化急救护理,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

  • 标签: 危重症 急诊 标准化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残疾预防策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美国、英国、香港地区、印度、我国及WHO建议的残疾预防策略的回顾,提出在我国必须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策略,进行本土化创新,实行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康复的策略

  • 标签: 残疾 预防 策略
  • 简介:目前在适育年龄的人口中,约10%的夫妇罹患不孕不育,其中男性不育症约占30%~40%,并且以每年5%的比例递增。其中,大多数的男性不育患者都无法找到确切的原因。在国家和上海近期发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生殖健康问题均给予了高度关注。近20年来,男性不育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也已经初步实现了从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但目前还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男性不育评估的规范,外科取精手术的完善,稀少精子冷冻精子复苏质量的提高等。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临床治疗 循证医学模式 科技发展规划 不孕不育 不育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2008年的统计,2007年我国有各级医疗机构298408个,其中有医院、卫生院60531个。我国医疗系统中的医院简单可分为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综合医院,是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社区医院是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医院在我国医疗机构的构成中占绝大多数。

  • 标签: 社区居民 卫生保健机构 社区医院 医疗机构 就医 医疗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从人体免疫力、饮食结构、生活误区、危险因素及生理方面进行阐述,提高人们对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更好防治糖尿病这一特殊的疾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策略方法及护理成效。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干预护理。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3年同期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用药差错发生率,总结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干预策略。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发生率(1.88%)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94.38%)显著高于对照组(86.88%),组间差异p<0.05。结论实施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干预护理后,有效控制了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用药 口服药物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