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结合八五·九五期两次获得军队护理科研招标课题的体会,介绍了如何提高护理招标课题中标率的经验。主要作法是掌握科研信息,抓住课题中标机遇,合理选择基金资助申请形式,认真填写课题申报书。作者强调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突出护理学科研究的优势,合理选题,井详细介绍了填写课题申报书应掌握的要点。

  • 标签: 课题申报 选题 基金资助 作者 作法 护理科研
  • 简介:摘要近年来,“低价中标”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屡屡引发公众热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回应关于“低价中标”的询问时强调,针对滥用、不当使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问题,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类评价方法的运用。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需要质量意识和工匠精神。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建设高质量的精品,“优质优价”,才能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文章结合笔者阅读过的一些文献和经历过的一些招投标项目经验,分析了“低价中标”现象的成因,并简要介绍一些招投标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低价中标策略,并就企业如何防范恶意低价中标提出了对策,进而提高工程效益,希望能够对企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 标签: 招标投标 低价中标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早期EN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早期EN,观察组38例,行超早期EN,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TLC、WBC、TP、Hb、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便排气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EN护理能有效改善营养状态,加快康复进程。

  • 标签: 超早期EN 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检验中标本采集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检验科生化室接收的血液生化检验样本10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样本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采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结果患者采集部位、采集方法、抗凝剂的使用、送检时间及保存条件均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检验出90例不合格标本,28例为血液采集部位不当、22例为血液采集方法不当、24例为采集后保存方法不当、9例为采集后送检时间过长、7例为抗凝管抗凝剂超标。结论从结果可知,生化检验中误差主要在采集过程中产生,只有详细抓住检验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的降低临床生化检验中的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有助于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对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液检验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 56例正常人的血标本,应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对正常血标本及溶血血标本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15项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谷草转氨酶 (AST)、尿酸 (UA)、总蛋白 (TP)、肌酸激酶 (CK)、白蛋白 (ALB)、肌酐 (Cr)、葡萄糖 (GLU)、总胆固醇 (CHO)、尿素氮 (BUN)、甘油三酯 (TG)及血钾 (K+),观察两者之间的结果差异。结果:在正常血标本及溶血血标本中, TBIL、 DBIL、 TP、 ALT、 AST、 ALB、 CK、 LDH、 K+、 GLU、 UA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TG、 BUN、 Cr、 CHO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溶血的处置措施,避免或减少溶血的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化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采用标本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患者不合格血标本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3.1%)较对照组(25.0%)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实施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管理措施在中药药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中药药剂管理档案516份,按照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2016年6-12月作为实验组,2016年1-6月作为对比组,实验组进行标准化管理,对比标准化管理前后的中药药剂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问题发生率5.03%,对比组11.24%,满意度、考核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剂管理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效果的主要手段,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中药药剂管理的效果,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药药剂管理 标准化管理 提高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氨(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管理应用在中药药剂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使用中药药剂患者400例为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法,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0例,观察组200例。入院起止时间为:2019年12~2020年12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中药药剂管理和标准化管理,观察实施管理后两组管理方法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药品调配正确率、药品审核正确率分别为99.00%、99.50%,观察组为88.00%、90.00%,组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服务满意度、用药咨询满意度分别为94.50%、96.00%,对照组分别为85.00%、87.00%,两组数据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标准化管理应用于中药药剂管理可进一步规范药剂管理,显著提升药品调配与药品审核准确性,患者认可度更高,可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中药 药剂管理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 近两年来,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对中药药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已成为我们医学疾病预防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完善中药药剂质量标准,推进中药药剂质量标准化,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药药剂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中药药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也要利于满足各阶层人士的需求。中药药剂管理规范化旨在满足我国药品市场对药品的需求,通过引进现代技术,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中药产业化。中药的生产和治疗,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 标签: 中药药剂 标准化管理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回顾性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中药药剂管理过程(A组),发现效果不佳,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实施标准化管理(B组),并将2组的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B组的平均取药时间为(5.22±2.34)min,专业知识评分为(90.63±6.13)分,操作技能评分为(91.66±6.87)分,管理质量评分为(90.44±6.99)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提高取药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药药剂管理 标准化管理 平均取药时间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分析和研究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 2015 年 5 月到 2016 年 5 月间的 80 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将每份标本均分至两支试管内,并进行 Al-A80 及 Bl-B80 标号,对比 A组标本进行人工溶血操作, B组不进行任何操作,对比 A、 B两组标本血钾、尿素氮、乳酸脱酚酶、三醚甘油、尿酸、肌酐、总胆固醇、葡萄糖含量。结果: A组标本中尿酸、葡萄糖含量显著够于 B组 (p<0.05),但两组标本血钾、尿素氮、乳酸脱酚酶、三醚甘油、尿酸、肌酐、总胆固醇含量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溶血会引起某些生化检测指标的假 阳 性升高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体检者均在空腹情况下抽取6mL静脉血,将其分别放置在两支试管中,每支均3mL。对其中一支试管中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观察组),另一支试管不进行溶血(对照组)。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标本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氨酶)、CHOL(总胆固醇)、BUN(尿素氮)、CREA(肌酐)、ALP(碱性磷酸酶)、GLU(葡萄糖)、LDH(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结果两组标本经检测显示,观察组标本的AST、ALT、CHOL与L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标本的ALP与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UN、CREA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如果出现标本溶血,对其检测中的许多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性需尽量避免发生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体检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相比于未溶血的样本,尿素与肌酐的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未溶血样本(P<0.05)。结论:规范采血方法,规定空腹静脉非输液侧进行采血;规范运输和保存手段;规范样品的处理过程,减少溶血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对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予以探究。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A组(32例)采取人工溶血处理;实验B组(32例)采取常规自然分离处理。对2组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研究。 结果:实验A组 天门冬氩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人脱氢酶(LDH)均高于实验B组(P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结果准确性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