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加用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前期组(孕<32周,80例)和后期组(孕≥32周,70例);胰岛素服用方法和计量按照孕产妇个体情况而定;对两组血糖、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前期组孕产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为(5.31±0.61)、(7.16±0.84)mmol/L,显著优于后期组的(5.82±0.52)、(7.77±0.9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期组合并高血压、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期组,前期组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32周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控制孕产妇血糖,同时可显著改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 给药时间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 6月到 2019年 3月期间内 80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按照来院康复的产后不同机分为 :产后 6~8周,产后 2个月 ~6个月,产后 7个月 ~1年和大于产后 1年四组(每组 20人)患者进行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分析四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分析四组患者康复前后的肌力、症状、体征的治愈率,据对比结果显示产后6~8周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组。 结论:不同机的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产后女性的盆底肌力,42天后开始盆底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具有普及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不同时机 个体化盆底康复 产后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不同段出血量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28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产妇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以及产后30min、30min~1h、1~2h、2~4h、4~6h、6~24h等不同段出血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胎盘娩出时产妇出血量最多,产后30min次之,与其他时段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时段产妇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入院前的宫高和体重指数分别和胎盘娩出时出血量、胎盘娩出前出血量呈显著正比关系(P<0.05);而产妇入院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分别与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后30min出血量呈显著反比关系(P<0.05)。此外,引发胎盘娩出前出血量显著升高的主要因素为异常妊娠史,引发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是剖宫产或者胎盘娩出异常者,引发产后2h出血量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为宫高超过40cm、并发症羊水过多、巨大儿或者双胎。结论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极多,主要包括流产或分娩史、产程异常、羊水过多、胎儿巨大、胎数以及相关妇科疾病等,医院及家属应给予产妇不同段的健康指导和支持,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各种高危因素对产妇造成的危害。

  • 标签: 产后出血 不同时段出血量 高危因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固血37℃水浴放置不同间对血清钾测定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血液样本3份(2ml/份),分别在采集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清,采集后经37℃水浴静置1h、2h离心后分离血清,分析37℃水浴放置不同间后血清钾检测结果及数据差异。结果采集后0h血清钾水平显著低于采集后37℃水浴1h、2h血清钾水平(P<0.05),采集后37℃水浴2h血清钾水平偏倚度显著高于采集后37℃水浴1h血清钾水平(P<0.05)。结论相对于采集后立即检测血清钾而言,凝固血37℃水浴放置时间越长,血清钾测定水平、偏倚度也可能更高。

  • 标签: 凝固血 37℃水浴 放置不同时间 血清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溶栓护理中予以不同间窗的护理价值,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 70例脑梗死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间窗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 3h内溶栓组与 3-6h溶栓组,各 35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价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h内溶栓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中轻型、中型与重型分别为 60.00%、 37.14%与 2.86%,明显优于 3-6h溶栓组的 22.86%、 57.14%、 20.00%;且并发症发生率为 57.71%低于 3-6h溶栓组的 25.71%,具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后需及早予以溶栓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控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溶栓 时间窗 神经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破膜后不同机引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60例,根据引产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n=30)为破膜后12h后进行引产分娩的产妇,B组(n=30)为破膜后12h内进行引产分娩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B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B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产妇,即两组产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产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B组产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B组产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产妇新生儿,即两组新生儿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在破膜后的12h内进行引产,可有效降低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因此,临床应当在孕产妇破膜后的12h内尽早对其进行积极引产,以保证母婴的健康安全。

  • 标签: 足月 胎膜早破 不同时机引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不同间服用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 2017年 08月 ~2018年 08月 10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纳片药物治疗,同时根据不同服药时间,分为研究组( N=54)和常规组( N=54),将早饭前服药患者,定义为常规组,将睡前服药组,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8.1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 87.03%), P< 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常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常规组, P

  • 标签: 不同服药时间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不同间服用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08月10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纳片药物治疗,同时根据不同服药时间,分为研究组(N=54)和常规组(N=54),将早饭前服药患者,定义为常规组,将睡前服药组,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7.03%),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常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采用睡前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服药时间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段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引导式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段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了解到,实验组各时段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将引导式教育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同样也加快了髋关节功能的康复速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老年髋部骨折 康复锻炼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引导式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段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 选择从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50 例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 2 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 2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引导式教育,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段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 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了解到,实验组各时段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 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 ( P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老年髋部骨折 康复锻炼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早期不同段开始进行的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治疗的60例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讲解产后盆底康复知识治疗,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细分为产后38-51d和53-62d两个时段。对比两组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和Ⅱ类纤维收缩次数。结果观察组类肌纤维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Ⅱ类纤维收缩次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用于产后早期不同段,可改善女性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个体化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探讨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中表面抗原 (HBsAg)与表面抗体 (抗 -HBs)同时阳性的模式。 方法:选取

  • 标签: 两对半定量 HBsAg 抗 -HB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中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血清样本,测定其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ɤ-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有694例患者的HBsAg呈阳性,其中有24例患者为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在HBsAg阳性样本中占比为3.46%;24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患者中,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有13例,相应占比为54.2%,且主要是以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及GGT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结论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应结合实际情况向临床进行合理的解释。

  • 标签: 两对半定量 HBsAg 抗-HB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 5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妊娠无子宫肌瘤患者 5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产褥期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 Apgar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 P> 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影响不明显,安全可靠且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 剔除子宫肌瘤 母婴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妊娠无子宫肌瘤患者5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产褥期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Apgar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影响不明显,安全可靠且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 剔除子宫肌瘤 母婴安全
  • 简介:总结1例同时过量服用氨茶碱与氨氯地平患者的急救护理。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及纠正休克的基础上,针对血液净化治疗前、中、后实施个性化的护理与观察,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于入院后第8天好转出院。

  • 标签: 氨茶碱 氨氯地平 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討阿奇霉素治疗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根据病变类型分组,分为单纯型糜烂组32例、乳头型糜烂组41例、颗粒型糜烂组47例,再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分组,分为轻度糜烂组25例、中度糜烂组51例、重度糜烂组44例。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①单纯型糜烂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87%)较乳头型糜烂组(78.05%)、颗粒型糜烂组(78.72%)更高(P<0.05),其阴道排液时间(9.27±1.96)d、阴道流血时间(10.06±2.13)d均较乳头型糜烂组、颗粒型糜烂组缩短(P<0.05)。②轻度糜烂组、中度糜烂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2.16%,均较重度糜烂组更高(P<0.05),其各症状缓解时间均较重度糜烂组缩短(P<0.05)。③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宫颈糜烂 阿奇霉素 病变程度 病变类型 妇产科
  • 作者: 刘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  江苏南通  226600)  【摘  要】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黄连不同部位(叶、茎、根、根茎)中生物碱类次生代谢产物(非洲防己碱、药根碱 、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相对含量,揭示药材黄连的主要药用成分在不同部位中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所有年生黄连的所有部位中,均是小檗碱含量最高,且叶、茎、根、根茎中小檗碱含量均呈递增趋势;6种主要生物碱中,除了药根碱,均是在四年生黄连根茎中含量达到最高,药根碱在三年生根中的含量最高;四年生根茎(黄连药用部位)中,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药根碱。此研究对黄连中生物碱类资源的开发和黄连的科学化种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