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患者家属的相关性影响。方法对165例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不同家属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健康教育能使家属在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期间保持情绪平稳,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正面的作用。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属能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家属 不同时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机健康教育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需要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由专职护士根据实际情况计划、设计和制定入院第一天、第二天、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及实施顺序,采取口头讲解、书面材料宣教、指导、协助、示范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胃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知识的认知程度,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胃镜检查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最佳时间。方法对120例SAH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造影时间<24h,B组造影时间1-3天,C组造影时间>21天,对病因、造影时间、并发症等对照研究。结果术后24h内并发症比较A组再出血、脑积水、消化道出血,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脑血管痉挛则在C组发生率最高。结论SAH应常规行DSA检查,时间以发病1―3天为宜。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间给予昂丹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预防效果的观察。方法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I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mg;Ⅱ组于胆囊切除即刻静脉推注格拉司琼8mg;III组患者离室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mg。观察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比较,Ⅱ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Ⅱ组相比Ⅲ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牛率降低(P<0.05)。结论手术结束后患者离室前给予昂丹司琼8mg可以较好地减少腹腔镜胆囊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后恶心呕吐 腹腔镜 止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发病率、住院天数,同时讨论子宫肌瘤孕妇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的指征、禁忌证及防止术中出血的方法。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病率、住院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剔除应根据肌瘤位置、大小、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安全为前提,实施个体化方案,有经验的医师在剖宫产的同时选择性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再手术几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产妇(观察组)与同期64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并且讨论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指征、禁忌证及预防出血的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显著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剔除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患病率、住院时间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子宫肌瘤 剖宫产术 剔除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2月行剖宫产术时合并子宫肌瘤行肌瘤核除术100例患者(研究组)与100例正常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在出血量、恶露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是可行的,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减少再次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核除术
  • 简介:临床上,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者少见,异位妊娠术后同时出现宫内宫外妊娠的病例则更为罕见,国内鲜有报道,本院曾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宫外孕 妊娠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及20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单纯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安全性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一次性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及阑尾手术,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在LC手术和LA手术熟练掌握后,腹腔镜下手术和阑尾手术同在脐上弧形1cm切口处进行。结果28例两项手术同处切口同时进行手术时间平均20分钟,住院时间平均3.5天,均属甲级愈合。结论双项手术同时行的优越性。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存放时间、不同的抗凝剂、不同的溶血程度对血流变测定的影响;对普利生N6C血流变仪精密度进行评价。方法测定标本采集后不同间(0h、1h、4h、5h、6h)、使用不同的抗凝剂(肝素锂、EDTA?2K)、不同的溶血程度时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用连续20天的质控值评价仪器的天间重复性;用新鲜全血重复测定20次,以评价仪器的批内重复性。结果全血粘度在标本采集后5h内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6h开始升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而血浆粘度在6h内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EDTA?2K抗凝时比肝素锂抗凝时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都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用去离子水溶血时,比生理盐水对照的全血粘度、血浆度都高,有明显的统计学(P<0.01),且不同溶血程度之间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普利生N6C血流变仪的天间重复性和批内重复性数据统计结果均CV<5%(天间的高切除外)。结论血流变测定应在5h以内进行;EDTA?2K抗凝与肝素锂抗凝,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如果使用EDTA?2K抗凝,应使用与肝素锂抗凝不同的参考值;不完全溶血使得溶血时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不溶血时高;普利生N6C血流变仪的重复性较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标本存放时间 普利生N6C血流变仪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整理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44例)数据,对比患有冠心病检验者(44例)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检测出的脂蛋白(a)量、直接胆红素量和总胆红素量。结果患有冠心病检验者的脂蛋白(a)含量较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高(P<0.05),而胆红素的含量较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低(P<0.05)。结论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利于准确诊断冠心病,存在诊断作用。

  • 标签: 脂蛋白(a) 胆红素 诊断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诊的122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ox回归模型研究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个单因素预后分析,转移灶数目、肿瘤分化程度、术前CEA水平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CEA水平、转移灶数目为2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只有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才能改善预后,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预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