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球形发散实验技术及圆环型电磁粒子速度测试技术,采用0.125gTNT当量的微型炸药作为爆炸源,对填实爆炸下有机玻璃中球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基于粒子速度波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粒子速度、位移幅值的衰减指数分别为1.34和1.28,粒子速度幅值及粒子位移幅值符合指数衰减规律;负向粒子速度幅值随比距离的增加有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基于强间断假设得到的低压下(小于1GPa)径向压力幅值σ粒子速度幅值υ关系和一维应变下得到的σ-υHugoniot曲线吻合较好;采用变模量模型假设,结合粒子速度数据反演的有机玻璃力弹性模量E为(6.40±0.64)GPa、体积模量K为(7.12±0.71)GPa、剪切模量G为(2.37±0.24)GPa.

  • 标签: 爆炸与冲击 球面应力波 微药量爆炸 粒子速度计 有机玻璃
  • 简介:目的:研究P斜入射下的地基动应力路径,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可能变化范围,为进一步研究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场地动力响应奠定理论基础。创新点:1.从数学上证明斜入射P在任一深度的地基中形成的应力路径在剪应力分量(偏差正应力-水平剪应力)组成的平面中为一个斜椭圆;2.分析了P入射角、土体泊松比和单位波长深度对斜椭圆应力路径形状与大小的影响。方法:1.基于半无限弹性空间的地震波传播理论,考虑地震波在自由界面的反射,推导土体中任一深度处由P斜入射产生的动应力,并表示成由剪应力分量组成的平面下的应力路径(公式(9))及该应力路径的特征参数表达式(公式(A12)~(A14));2.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参数敏感性(图7、9、10和12)。结论:1.虽然证实P斜入射引起的应力路径为斜椭圆形式,但在地基深度、入射频率和波速的特定组合下,斜椭圆仍可从斜线一直变化到圆形,形式较为多样化;2.P斜入射角度在30?~60?时引起的动偏应力幅最大,最大可达同等条件下其它入射角产生的动应力幅的2倍以上;3.斜入射角大于45?后,斜椭圆路径形状几乎不随入射角改变,在研究范围内以竖直扁椭圆形为主;4.土体饱和度大于70%时,泊松比的变化对土体斜椭圆路径形状影响不大,但动应力幅随泊松比增大而显著降低。

  • 标签: 近场地震 P波 斜入射 弹性半空间 动应力路径
  • 简介:研究粒子体系的散射问题,考虑靶核的自旋,给出其弹性散射问题的振幅的分表达式,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 标签: 自旋 散射 振幅 截面
  • 简介:应力控制技术的目的是研究大口径元件装校和安装过程中引入的应力对面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实现应力控制装校,尽可能校正上述3种原因造成的面形误差。利用Ansys软件建立反射镜和晶体的装校应力与面形关系模型,建立模拟实验平台,验证理论模型,寻找最优化的装校方案,形成应力控制装校技术的工艺指导文件。

  • 标签: 应力控制技术 光学元件 装校 ANSYS软件 面形误差 模拟实验平台
  • 简介:硅泡沫是以硅橡胶混炼胶为基体材料、经硫化发泡后制得的一种多孔黏弹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其它材料所不能同时具备的优异性能,在军事武器装备上具有重要用途。硅泡沫作为功能部件,通常用于精密部件的定位、减振和防转,必须具有较低的压缩永久变形、高的压缩载荷保持率和长寿命等特性,而硅泡沫的这些特性都与其应力松弛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有必要研究硅泡沫压缩应力松弛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压缩应力松弛 影响因素 硅橡胶 泡沫 压缩永久变形 基体材料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发水槽振荡发生器的制作。简单易做,工作稳定。

  • 标签: 发波水槽 振荡器 非门
  • 简介:将强爆炸环境中的冲击与目标表面热层作用简化为一维/二维平面冲击与水平热层作用,分别采用一维不定常流理论和二维有限体积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获取冲击与热层作用的流场发展图像。结果表明:一维情况下,热层内产生了往返传播的系,致使流场压力、密度等物理量以阶梯型变化趋近终值;二维情况下,流场中出现了独特的前驱和涡旋结构,壁面附近压力随时间变化呈现双峰构型,与无热层存在的情况相比,冲击到时提前,动压水平分量峰值增大1~2.5倍。

  • 标签: 冲击波 热层 前驱波 涡旋结构
  • 简介:采用Br模型研究了控制螺旋破碎问题。考虑到螺旋破碎是由于多普勒不稳定产生的,我们提出在均匀介质中引入不可激发介质缺陷和可变性介质缺陷,通过让螺旋波波头绕缺陷运动来稳定螺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介质缺陷稳定螺旋的能力有所不同,可变性介质缺陷防止螺旋破碎的能力更强。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心脏学家防止心颤致死提供有用的信息。

  • 标签: 螺旋波 激发介质 缺陷
  • 简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缺陷定量分析与射线检测的自动化。但大多数射线检测图像噪声大、对比度不高、存在较大的背景起伏,缺陷图像的准确分割、提取则成为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关键。射线图像中缺陷的存在,在其邻域形成灰度差异;可由边缘检测方法得到相应的边缘点(奇异点)。在图像边缘检测中,一般认为在较大空间尺度(边缘检测模板)下能可靠消除误检,得到真正的边缘点,但不易对边缘精确定位:在较小尺度下对真正的边缘点定位比较准确,但对噪声敏感,误检的比例会增加。多尺度小波分析的引入,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用不同的小基分析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小波分析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选取最优小基。双正交小基具有紧支性和线性相位:紧支性表明不需做人为的截断,应用精度很高;线性相位可避免信号在分解和重构时的失真;小基连续可微,这对于有效发现信号的奇异点是必要的。

  • 标签: 射线图像 缺陷 小波方法 分割 双正交小波基 多尺度小波分析
  • 简介:介绍了基于PVDF(polyvinylidenefluoride,聚偏二氟乙烯)薄膜的一种水中冲击压力测量技术.利用有机玻璃防护结构,采用压接方式引出PVDF薄膜电极,制备了PVDF水中冲击压力传感器.采用对比法校准PVDF水中冲击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并开展了水中冲击压力场测试,取得良好的测试结果.

  • 标签: 冲击波 PVDF薄膜 压电系数 动态性能
  • 简介:为加深学生对光偏振态的理解,提出了利用偏振分光镜、二分之一片和偏振片等光学偏振元件,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利用偏振分光镜,分离出p光和s光;旋转二分之一片或偏振片,入射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p光和s光光强随之改变。此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光偏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光学原理和光学器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偏振分光镜 二分之一波片 偏振片
  • 简介:Nd:YAG薄片激光介质一个表面采用二极管阵列泵浦,另一个表面冷却的工作方式,可以使薄片径向温度分布近似均匀,从而降低介质的热透镜效应和热致应力双折射。针对Nd:YAG薄片激光介质的热效应问题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在不同泵浦条件下薄片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大小,薄片泵浦条件变化与应力的关系,以及在Nd:YAG薄片与Cu冷却器之间增加与Nd:YAG热膨胀系数相近的介质层材料(复合金刚石)对应力影响的关系。

  • 标签: 应力双折射 薄片激光 介质温度 数值模拟 ND:YAG 高功率
  • 简介:通过对简支梁受力前后的双曝光全息图进行再现,利用透过全息图的条纹解释办法,分别用目测和数字图像处理办法测量物面上干涉条纹间距,从而得出简支梁的挠度;再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被测物件的弹性模量。

  • 标签: 干涉条纹 条纹间距 弹性模量 简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