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在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之后,针对江西发展特别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重大部署。但纵观中部地区江西省会城市南昌的发展战略,无论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转型,抑或是城市文化性格、城市形象定位,都难以对接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一个失去英雄气概的英雄城,如果不再重新积聚智慧,积累能量,集中目标,将错失国家给予的重大发展机遇。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失败.也将是一个区域的塌陷。

  • 标签: 中部崛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市定位 战略迷失
  • 简介:不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存在交易成本,或者说制度成本。因此,城市设计的价值和有效性远不止体现在漂亮的空间形态上,归根结底是应给社会带来增值。换句话说,城市设计也需要降低制度成本和提高总体社会效益。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马歇尔的城市空间演变等理论,从理解城市空间演变以及秩序建立的客观规律出发,在理论上对城市设计的实质、内涵、定位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低成本城市设计的理论路径的设想,以期为未来探索高效的城市设计公共政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设计 演变 范式 方法论 三维设计 制度成本
  • 简介:国际非政府组织(ING0)在国际环境政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关键影响要素之一。批判地缘政治关注主权国家之外的非政府行为体,同时对权力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借助其思想,本文指出国际环境政治中ING0的作用,并通过尺度一权力框架分析其行动和角色。发现:①ING0在环境等国际公共事务上作用不断凸显;②ING0在多个尺度上通过不同的权力影响环境政治;③INGO与政府存在依赖、合作和对抗等不同的互动关系。因此,应处理好与INGO的关系,借助其独特的权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标签: 国际非政府组织 批判地缘政治 尺度 权力
  • 简介:中国近十年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从大都市化、新农村建设到新型城镇化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将农业人口逐渐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将农业型居住社区转变为城市化居住社区,从而实现均衡化格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态。徐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化发展,虽然从就业上实现了非农化转变,但居住形态的城市化社区模式,还需更好的策略推进。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城市生活方式 村落的终结 郊区城镇化
  • 简介:作为一种城市景观构成元素,宽马路和高架桥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巨大的体量急剧地改变着城市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城市风貌。在列举了宽马路与高架桥作为中国城市交通建设表征的弊端后,分析了导致中国城市交通环境现状的症结,指出:正是在于专注提高汽车交通效率的发展现和城市政府对于现代化城市形象的片面理解.才催生了以宽马路与高架桥为特征的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怪态”现状。

  • 标签: 城市生态 交通环境 宽马路 高架桥
  • 简介: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应转向县域城镇化,然而县域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许多问题。以宝应为例.从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社会城镇化的历程中。归纳出人口困境、产业矛盾、盲目扩张等问题,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塑造城市品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集群等城镇化发展建议。

  • 标签: 县域城镇化 集中 离散
  • 简介:根据舟山市定海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多重要求,基于多目标规划方法和灰色关联技术对该区在1996—2004年间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进行了定量评判。研究表明:①舟山市定海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程度总体不高,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向合理;②定海区城乡土地不同用地类型与目标值的贴近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揭示出不同用地类型的调整空间差别明显;③与整个上升趋势相比较,1998年间的土地利用合理性程度突然下降,反映出自然灾害对舟山市定海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依然十分显著。

  • 标签: 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性评判 多目标规划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形态各异的新型建筑构成了当代都市常见的景观,对都市建筑空间多重意义的解读使空间研究从地理步入人文。现代空间理论的发展与都市建筑关系紧密,许多建筑不仅承担着使用功能,还是空间理论的对象和实践场所。梳理现代空间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辨析其间的传承及相互影响,对应北京都市空间案例进行研究,有益于探索空间理论与当代建筑的互动。挖掘其文化意味。

  • 标签: 都市 建筑 空间研究
  • 简介: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兼顾生态、功能和美学三大标准,实现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四生共融”。

  • 标签: 公园城市 命运共同体 生态价值 四生共融
  • 简介:一座城市就如一个人一样,有自身的形象与内涵,城市场景和气质就是对其形象和内涵的一种学术性表达。城市本身必须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成败。然而,在当下中国城镇化推进中,城市个『生与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千城一面”现象越来越普遍,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借鉴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成果“场景理论”,提出“城市气质建设”的思路,以便规避和解决中国城镇发展中出现的同质化问题。场景理论认为,生活文化设施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场景,场景中不仅蕴舍了功能,也传递着文化和价值特征。这种文化与价值特征正是城市气质构建的依据。考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城市的GDP、市政配套、生态条件以及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而且更要看这座城市一脉相承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征,这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也是城市气质形成的基础。

  • 标签: 城镇化 理论前沿 城市气质
  • 简介:本文对科技地区布局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科技地区布局的相关因素,基本原则、集中与分散进行了系统探讨;总结了我国科技活动地域分布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科技地区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的战略原则和调整的主要方向.

  • 标签: 科技地区布局
  • 简介:"位卑未敢忘忧国",我热爱城市,曾提出"用生命赞美城市"的理念主张。正因为如此,我对我所热爱的城市进行批判性的研究。这也是对中国城市化的一种担忧和建构的自主行动。通过对南京城市发展战略和定位进行诊断式的研究和批判,为南京提出了全新的城市定位和战略模式,是专门为一个城市创造差异化定位的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践

  • 标签: 城市定位 城市战略 顶层设计 城市文化资本 城市规划
  • 简介:全域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已经由地方初步探索转变为政府强势推进,成为我国诸多地区发展经济的新战略和新模式。作为旅游空间与各产业要素的分化、整合与创新的结果,旅游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的统筹与协调成为全域旅游成败的关键,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从公共政策方面提出了促进全域旅游的应对策略。

  • 标签: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新型城镇化
  • 简介:“文化援藏”不是支援方将文化直接输入到受援方,而是支援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西藏的文化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交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援藏”是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思想宣传、新闻广电、文化教育、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人才援藏”“项目援藏”“智力援藏”,60多年来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对于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学术的角度,探讨了“文化援藏”的概念,简要总结了60多来“文化援藏”的实践和成效,分析了今后“文化援藏”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文化援藏建藏”的机制、模式、思路和建设、完善“援藏建藏文化体系”等建议。

  • 标签: 援藏 文化援藏 西藏
  • 简介:<正>DACUM(DesigningaCurriculm)意为课程设计,是六十年代末加拿大研究开发、并在北美广泛应用的职业培训方法,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基于职业岗位分析而配置相应课程”.笔者在十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深感此类理论体现了高职院校“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以教学模块为关键”的教学规律,对于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进行专业调整开发以及制定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一、DACUM法开发专业的工作程序DACUM法开发专业的工作程序可分为四大步骤:(一)职业分析.调查研究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二)从职业分析所得到的任务目录中选择基本任务制定课程大纲,作为职业教育计划将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三)分别按认知领域、心理活动领域和情感领域规定教学目标.(四)确定所要遵循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是指为了搞好职业任务及其相关技术内容的教学,在学校教学方针的范围内,把教育设施、设备、教具、教材、教学时间及学生等诸因素妥善加以规划、组织、运用和互相配合的方法的总称.

  • 标签: 理论与实践 DACUM 教学策略 新专业 职业岗位 高职院校
  • 简介:中国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不仅形成了一股热潮,甚至可以用风起云涌的字样来描述,亦如以往新型城镇化、服务外包和智慧城市等一样,几乎是全国各行各业部在参与。如何面对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茶的展开?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小镇建设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入手,提出了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创新的理论依据和其发展建设应该规避的问题。

  • 标签: 特色小镇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我国旅游专业研究人员普遍关注旅游实践教学研究,在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分别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这些理论流派的产生既缘自研究者对旅游实践教学现状的体认和他们的教学理念,又受到现行高校体制的影响。开展交叉研究、实证研究、中外对比以及改善旅游实践教学的制度环境,是提升我国旅游实践教学研究的基本办法。

  • 标签: 旅游高等教育 旅游实践教学 课程 教材 教法
  • 简介:提出了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判定方法,运用复合指标法测定了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和各省域及9大经济区的实力指数,判定了地区级、省级、大区级和全国性中心城市。

  • 标签: 中心城市 实力指数 省域
  • 简介:在大规模复原古城之前,大同市政府曾邀请清华大学编制了《大同历史旧城空间环境整治规划》。规划目的在于应用各种城市设计的手段,充分展示历史文物建筑的景观与艺术影响力,使之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性建筑和控制性要素,以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品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综合解决交通停车、地下商业开发等问题。介绍了该规划的背景、目的、内容及相关争议,并进行了相关思考。

  • 标签: 大同旧城 空间环境整治 争议与思考
  • 简介:王尚义先生所著的《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历史地理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是值得历史地理学者重视的方面。通过作者在这方面的实践,提出了有关这个领域的理论,并非一般的泛泛之谈。所以此书是一本有价值的作品,是值得向历史地理学界推荐的。

  • 标签: 历史地理研究 理论与实践 流域 历史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