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有许多画家把自然界中人们所熟悉喜爱的各种昆虫当作绘画题材。这幅草虫画就是清代宫廷画家省的作品。省,字曾三,号鲁亭,江苏省常熟人。善花鸟、虫鱼,翎毛间亦参用西法。赋色妍丽,尤善画蜨,工兰竹水仙。《泽及昆虫》卷,纵31厘米,横177厘

  • 标签: 绘画题材 中国绘画 赋色 兰竹 鲁亭 绢本设色
  • 简介:原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高级经济师、新疆钱币学会顾问董煊先生因病不幸于2004年12月3日5时30分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3岁。

  • 标签: 先生辞世 董庆煊先生
  • 简介:钱1991年8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伦掌乡盂村古钱窖藏中。该窖藏内涵十分丰富,时代上起战国一化钱,下至两晋时期的对文、埏环钱。其中出土一枚十钱,实属罕见,可谓上述时期古钱币中的孤品,似应引起泉界注意。该钱径29、穿宽10、郭厚1.8毫米,重6.5克(图1)。

  • 标签: 出土 古钱币 两晋 战国 时代 时期
  • 简介:这里所谓的“开沟文化”,是指开沟遗址中出土的以蛇纹鬲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伊金霍洛旗,是内蒙古考古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鄂尔多斯高原发掘的……

  • 标签: 朱开沟文化 蛇纹鬲 典型遗址 中国 文化内涵 历史分期
  • 简介:大泉五铢较少见,偶有谱录报道。如上海卓鹏、马传德合编的《钱币漫话》中,卫月望先生所写《凉城发现的“大泉五铢”》一文,就记录了若干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发现的两枚“大泉五铢”钱(甘肃省庆阳市也发现一枚)。文中的大泉五铢,大形,直径25.5mm,孔径9.5mm,大小与汉武帝的五铢和王莽的大泉五十相同。

  • 标签: 大泉五十 内蒙古自治区 五铢 庆阳市 甘肃省 凉城县
  • 简介: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他母亲对小儿子橚的培育极为重视,母亲的言传身教、朴实善良、资深远见对他影响极深。孩提时的橚聪明机智、勤学好问、抱负远大,长大后更想造福桑梓、流芳万世。

  • 标签: 朱橚 医学 植物学 青铜造像
  • 简介:提银到底产于何地范文钟要弄清“提银”产于何地,应先确定提和来提山的地望。这个问题元代以前的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明代以后一些涉及“提”的书籍使问题复杂化了。本人曾经查看有关书籍,历史资料,特别是出土的又物,并且亲自到今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四川宜宾...

  • 标签: 朱提银 宜宾县 乐马厂 昭通地区 鲁甸县 《华阳国志》
  • 简介:12月22日,天津海关从1995-2001年查获的8691件走私文物正式移交给天津市文化局,据悉此次移交活动是我国海关一次性移交文物最多的一次。移交仪式在天津海关举行,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天津市副市长只升华、天津海关关长赵桂芬等出席移交仪式。

  • 标签: 查缉走私文物 天津海关 《文物保护法》 《海关法》 历史价值 中国
  • 简介:关于夫丧葬习俗的资料极少见诸于文献记载,仅《后汉书》载:"死则有椁无棺。杀人殉葬多以百数。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①。《三国志》亦载:"其死,夏月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数百。厚葬,有椁无棺"②。根据这两小段记载可知,夫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使用木椁、殉葬和厚葬这几点。近些年来随着夫考古遗存的发现,尤其是对夫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实物资料,透过这些实物资料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了解夫的葬俗。本文想

  • 标签: 夫余 丧葬习俗 常豫 葬俗 玄菟郡 帽儿山墓群
  • 简介:1997年,赤峰市巴林右旗辽陵发现被盗陪葬墓两座,皆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为道宗弟弘本、弘世.其中弘本墓出土墓志4盒,为"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哀册"汉文、契丹文各1盒;"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妃萧氏墓志"汉文、契丹文各一盒.

  • 标签: 辽代 墓志 庆陵地区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本文记述残文提的现状与流传。自文献查知,端方著录有差错,我馆60年代一级品定名亦有误,残文应为“万会银号”等字。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大家视残文提为绝品,但亦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 标签: 朱提银 残文 “万会银号” 绝品 金属成分分析
  • 简介:<正>湖北襄阳山湾东周墓地①和蔡坡战国墓地②是两个相连的岗地,原均属岗,故合称为岗东周墓地③。该墓地南距邓城东周城址仅4公里。岗墓地为襄阳一带目前所知最重要的楚国墓地。这个墓地曾出土过较大量的东周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分散于多座中、小型楚墓之中,出土时器形完整,组合清楚;铜器内容丰富,制作精细,造型美观,

  • 标签: 青铜器 楚文化 内容丰富 楚墓 楚国 战国墓
  • 简介:山东枣庄东江村出土的小邾国墓地为山东古国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试图从该墓出土文物的几个方面入手,对小邾国历史进行尝试性探索。东江村一号墓出土的邾友父鬲的时代应该在西周宣王时期;而二号墓的邾君则有可能到春秋初,可能与史书上记载的郇犁来有关。关于铭文中出现的秦妊,邾君的夫人,笔者提出可能出于鲁国秦氏。

  • 标签: 小邾国 邾友父鬲 邾君庆 鲁国秦氏
  • 简介:<正>一、遗址概况和发掘方法杞县位于豫东西部,东距商丘约90公里,西距郑州约120公里。其地北依黄河,南临涡水,《禹贡》豫州之域,商周杞国旧地,今属开封市辖区。由于历史时期河、济泛滥,这一带的古文化遗址也屡遭湮没,淤土广厚,曾长期被视为无古可考或有古难觅之地,以往尚未进行过任何早期遗址的发掘工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了解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大口尊 绳纹 古文化遗址 标本 口径
  • 简介:河北永年县城西北山上有一处唐代摩崖石刻,光绪三年刊本卷14曾有著录,称:"娄山题名残石共四行[1],一日监军判官济阴郁久闾明达,一日侍御史鲁国郡,一日洺州刺史,一日范阳卢颁.磨泐,不可辨.考宇文周建德六年改广平郡为洺州,郁久闾,柔然姓,隋唐以后此姓鲜矣.笔致姿媚,类赵吴兴,殊不似寻常北碑之狞劣也."

  • 标签: 河北 永年县 唐代 石刻 朱山 监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