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易”不可,似乎已成为《易经》翻译界的某种共识。“异延(differance)”这个词同样具有某种不可。吊诡的是,以上两个不可的单词或概念有某种内在的共同点,如果对他们的不可的来由和解决办法做深入探讨,似乎可以找到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的某种通道,使两种思想系统能够直接对话和“通约”。

  • 标签: 异延 不可译性
  • 简介:资料是年鉴的本质属性,也是年鉴的最大优势。具体而言,就是年鉴所载录的资料必须“多”、“准”、“精”,然后才可以用。“多”,就是资料丰富,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准”,就是史料准确无误。“精”,就是选材精当,文字表述恰当。从我市已出版的29部、2290.8万字的市、县两级年鉴来看,都有一定资料,但信息容量不大,有人形容为“看起来什么都有,用

  • 标签: 年鉴 资料性 可续性 资料收集工作
  • 简介:《汉字西》作为汉学史和汉外双语词典史上的名作,它的作者、成书年代、各个版本以及流传情况却不为国内学者所知。1813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汉字西》与叶尊孝手稿本《汉字西》的关系,曾是19世纪初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时隔二百年后,笔者探访了意大利藏叶尊孝《汉字西》的早期重要抄本,结合欧洲其他图书馆藏该词典抄本,初步勾勒出《汉字西》的成书以及演变流传概况。

  • 标签: 汉字西译 叶尊孝 抄本
  • 简介:本文通过一系列典型事实,试图探讨法国历史的限度。法国的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政治与保卫国土的需要,同时社会的提供能力、民众的承受力、打击的范围和疆土的界线也都有一定的约束。本文根据法国有关新史著、私人档案,对法国人口、工业、城建、阶级矛盾、征兵、税收以及女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法国历史 史著 拿破仑三世 政治自由 资产者 嫌疑犯法令
  • 简介:在鹤西先生心爱的文学领域,由于是一个“门外行者”(文集封面印章),免疫于各种功利的左右和干扰。只写“别无用意,只出自一个善良灵魂的同情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野花集》、《野菜集》、《初冬的朝颜》和《鲁拜集》译文这样纯净隽永的作品,必将“在中国文坛上是可以垂之永久的”。他比数量众多的少年时成果累累、后半生沦为鲁迅称为“空头文学家”的同辈人,幸运多多了。

  • 标签: 《鲁拜集》 文学领域 中国文坛 文学家 作品 行者
  • 简介:5月20日,昭苏县史志办一行4人骑自行车前往格登山考查,主要目的是拍摄格登山碑铭文,用以核对书籍中记载的舛错;释铭文,还碑铭以本来面目。我查阅到记载有格登山碑铭文的书籍,最早的是《新疆图志》,另外就是《伊犁地区县市概况》和《伊犁风物》了。实在是阅历不多,孤陋寡闻。但是仅此3本书上的记载与碑上铭文核对,共52句铭文,有出入的句子就多达14处,占该碑文句的三分之一(关于文句舛错的详细情况,

  • 标签: 译释 史志办 新疆图志 达瓦齐 勒铭 军府
  • 简介:中餐菜名法对于中、法餐饮文化交流至关重要。中文菜名更倾向于使用综合的结构,而法文菜名更倾向于使用分析的结构。相较于法餐菜名而言,中餐菜名携带人名、地名、典故、成语等文化因素的例子更多。按语境文化理论,中餐菜名法时首先要考虑扩大信息量。理想的法中餐菜名结构是以主材为名词性中心语,将烹饪技法以分词形式作为修饰语引入,辅材、调味、器皿等要素以介词短语形式作为补语引入,并适当增添相关文化因素。同时,也应根据对象和场合等语用因素,对有关成分进行合理取舍。

  • 标签: 菜名 翻译 中餐
  • 简介:在印度诸多民间故事集中,《五卷书》(pancatantya)是最负盛名而且影响较大的童话寓言集。据有关学者统计,从公元6世纪至本世纪20年代它被过15种印度语言、15种亚洲语言、两种非洲语言、22种欧洲语言,共有200余种变文①。《五卷书》有许多变异本和传本,并产生和形成于不同时代。梵语文学史上把印度古代梵语文学分为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前5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4世纪—3、4世纪)和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世纪—12世纪)等三个时期。《五卷书》的产生和形成时期几乎贯穿了整个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印度人把《五卷书》称为Nitisastra,在这里IIiti可以译为“道德”、“道理”、“正道

  • 标签: 《五卷书》 民间故事 格言诗 蒙古人民 察哈尔 蒙古族
  • 简介:《今古奇观》是最早被翻译成德语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早在十八世纪随着杜哈尔德(DuHalde)《中华帝国详志》德译本的问世就出现了三篇《今古奇观》德译作品。对它的德语翻译不仅时间早,入选篇目频繁,更因不少篇目出自翻译名家库恩之手而增色,而广为流传。格里斯巴赫、屈内尔、洪涛生、库恩、勒泽尔等德国知名汉学家都涉足翻译《今古奇观》。本文全面整理了《今古奇观》德版本详情。

  • 标签: 《今古奇观》 德语翻译 版本
  • 简介:成书于17世纪中叶的《安多地区佛法传播史略》,是一部记录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在安多藏区传播历史的早期文献,成为后期诸多安多教法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作者夏尔·噶丹嘉措是当时安多地区著名高僧,1630年任青海隆务寺住持,对格鲁派在河湟流域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尚未受到学界的关注,文章首次尝试把这部珍贵的文献译为汉文,并对文中出现的寺院、地名、人名、年份等加注,为考查这段历史的研究者提供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

  • 标签: 《安多地区佛法传播史略》 夏尔·噶丹嘉措 藏传佛教 格鲁派 传播史 译注
  • 简介:满文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愈发受到学界和学人的重视,尤其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满文档案在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史、满文文献专家赵令志教授主编并主持翻译的《雍和宫满文档案编》(上、下卷,以下简称《编》)于2016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荣获2016年度国家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这是国内满学和藏学界一件令人鼓舞的幸事。这批多达200多万字的珍贵满文档案的翻译出版,

  • 标签: 满文档案 雍和宫 评介 中央民族大学 满文文献 翻译出版
  • 简介:学价值谈《蒙古秘史》杨才铭(一)我们能不能断然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蒙古秘史》的现在?或者说,没有奶,就没有风靡当今世界的“秘史学”热潮?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这是事实。《蒙古秘史》(以下称《秘史》),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足以值得矜夸的神...

  • 标签: 《蒙古秘史》 汉译本 汉字音 格附加成分 翻译技法 民族语文
  • 简介:陶渊明五言诗复活动频繁,其间中外复译者自觉地履行"译者隐身"的本分,本能地适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的原貌;自发地践行"有所为"的职责,能动地选译并结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互鉴的生态环境。由复聚集而成的翻译副文本场内,陶渊明五言诗复译者聚焦色彩翻译的稳定性,持续地开发目的读者的阅读视域及印记空间,促进翻译传播。

  • 标签: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英法复译 生态翻译 翻译副文本
  • 简介:胡适先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发表之后,引来了众多的批评。通过调查《书目》的创作过程、版本流传情况,进行外部考证,通过分析“最低限度”的实质含义进行内部考证,可以发现这些批评多半属于误读和误解。《书目》所贯穿的精神乃是以“历史线索”,取代小学,作为国学门径,旨在通过书籍阅读,来把握相关学术领域的历史演变线索。从这一角度而言,胡适先生的《书目》虽然收录书籍数量繁多,但是要求学生必须记诵的东西非常简要,颇适于初学。

  • 标签: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胡适 考证 思想史 文学史 教育体制
  • 简介:2005年万圣节前夜,身在美国的桐华小姐完成小说《步步惊心》的最后修订,出门去买隔天要用的糖果,“走路的状态是飘的,一种精气神全部被掏空的感觉”。穿着平底鞋的脚踩在水泥地上,深一脚,浅一脚,“觉得那个地是软的”.第二天晚上,她把最后一捧糖果分给邻居家的小朋友,和爱人驱车来到离家20分钟车程的加州海滩。海是黑的,一直黑到天际。桐华计划着未来,想去读个“技术型”的研究生,做科学研究什么的,“反正百分之百没有把写作作为未来的一个计划去考虑.”

  • 标签: 都市人 童话 荒诞 唯美 科学研究 万圣节
  • 简介:<正>余大钧教授,男,1936年生,浙江宁波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3年进入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85年调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教,1999年退休,2006年4月18日因病去世。余大钧教授通晓俄、英、日等多种外语,长期从事蒙元史和北方民族史的资料翻译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此,我们整理了余大钧教授历年来公开发表的译著和论著目录,以表怀念,并供学术界参考。时间仓促,容有遗漏,日后再行补充、修正。

  • 标签: 古史研究 大学历史系 历史学系 大钧 东方学研究所 民族史
  • 简介:《恒先》写得真好,我很高兴自己是它的第一读者。这部分简文,现已收入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参看。此文原稿本来是附在我整理注释的上博楚简《恒先》部分后面的。看校样时,主编认为不合全书体例,要我把它删掉,我唯唯,遵命而行。

  • 标签: 《恒先》 上博楚简 上海古籍出版社 楚竹书 马承源 主编
  • 简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描述翻译学,因其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属性,有助于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之间的沟通。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由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能够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为细致、有效的研究途径。

  • 标签: 描述翻译学 系统功能 语言学 模式
  • 简介:文章解读过去发表的吐蕃文献中之古词语内涵,这些典型语词,《藏汉大辞典》中未被收入,或者,即使辞典收入此语词,也不是吐蕃文献中之古词,二者只是同形字而已,如,《藏汉大辞典》中为"主义",但在吐蕃文献中作"为首者"解。本文所述之某些古词之汉意,有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的古文献中已有定论,只因《吐蕃古藏文辞典》迟迟未能问世,致使研究者没能利用前人成果,造成二次误译,故不揣浅陋,将典型古词语梳理一遍,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吐蕃文献中之古词 异体字 同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