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作者: 马竹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剧场中萦绕着英国本土音乐.舞台上摆放着几张椅子以及一张吧台。演出开始.演员介绍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一个酒吧内.自己是这间酒吧的老板.而下面的故事就发生在光顾酒吧的人们身上。

  • 标签: 木偶 生活 本土音乐 酒吧 老板
  • 简介:“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四大组成要素.所谓的“三绝”、“四全”即指此而言,诗是中国画重要的构成之一.诗与画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密切结合,如画上题诗或依诗配画.更重要的是诗与画的内在结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它们创作规律上的共同性——“诗画本一律”。诗画结合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潘天寿说:“诗和画是怎样的关系呢?依我看,诗、画是同源的,是姐妹关系。因为它们所表现的都是客观事物形象、体态的变化,以及美丽的色彩、韵致、情味等,它们都是经过作者的思维.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而完成的。

  • 标签: 诗画结合 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 组成要素 外在形式 诗中有画
  • 简介:题记佐临先生是我们的老前辈,也是我十分敬仰的当代戏剧界的泰斗。尤其是在导演艺术界,他是执掌旗帜的旗手,是勇敢执着的探索者。坊间称曰上个世纪下半叶的“北焦南黄”,指的就是焦菊隐和黄佐临两位先生,这一称号是对他们最好的褒扬。我与佐临先生接触不多,“忘年”接触而已,但看过不少他执导的戏。早在四十多年之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看他的戏了。印象最深的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激流勇进》。我还懵懵懂懂地读了《写意戏剧观》,知道了有位叫布莱希特的戏剧家和“间离效果”、“陌生化”等新词。然而,理应正常行进的历史很快地被扭曲了,停滞了近二十年。之后,在一片荒芜的舞台上,戏剧家们重新整装起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于是,大家又将目光投向了佐临先生,想起了被他早就倡导的“写意戏剧观”。1978年,导演艺术家陈颗邀请佐-临先生北上,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他们联合执导了《伽利略传》。“伽利略传》被人们赞誉为20世纪的《哈姆雷特》,是布莱希特戏剧的皇冠。该戏自1943年首次搬上苏黎世舞台,直到在青艺舞台演出之前,已经有24个国家上演了,并一直盛况空前。与其说这出戏在舞台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更应该说是该剧的主题思想发聩振聋,敲响了时代的钟声。《伽》剧不仅在戏剧界激发了艺术创作上的重新思考,也在科学界、学术界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佐临先生等戏剧家的敏锐、智慧和勇气,让这出戏在“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亮相,让人们预感到:春天到了,件学的春天即将来临了!之后,由于一些工作的关系,我与佐临先生有过一些接触。给我留TiE忆最深的一次是在80年代末去沪时,陈颗导演让我去看望一下佐,临先生,针对戏剧舞台每况愈下的态�

  • 标签: 《伽利略传》 《高加索灰阑记》 导演艺术 舞台演出 黄佐临 创作形态
  • 简介: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音乐大师,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钢琴创作在浪漫主义时期达到了最高成就。其练习曲高度的艺术与他强烈的爱国情操完美的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其美学表现也是充分的体现了浪漫乐派的美学特征,故笔者将视野投入此处,以求更加全面深刻的学习和了解浪漫学派的美学特征和表现。

  • 标签: 肖邦,练习曲,艺术性与爱国情操结合,美学表现
  • 简介:福建省杂技团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绳技》节目的训练与创新。近10年,更不断提升绳技技艺,先后创新改版了《舞者——绳技》《圆——绳技》《墨韵——绳技》等多个版本,动作技巧和节目编排也不断创新,赋予《绳技》节目新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意境,成为福建杂技经典的品牌节目之一。2013年11月在第9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勇夺金奖的杂技节目《梦向远方——绳技》,在前面几个《绳技》版本的基础上,动作技巧和编排立意又有创新和提高。

  • 标签: 杂技节目 动作技巧 福建省 创新 20世纪70年代 节目编排
  • 简介:在现代美术平面设计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起来,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关注。虽然世界发展趋势是全球化,外国先进手段与方法不断被引进,但我们仍然要突出中国特色,只有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谈起,对现代美术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突破口"进行具体探索,以期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从而设计出优秀作品。

  • 标签: 现代美术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突破口
  • 简介:摘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是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措施,是高校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形式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本文以枣庄学院音乐系为例,通过几种服务形式更好的完善实践形式,从而达到素质拓展的目的,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

  • 标签: 地方高校实践能力地方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俄罗斯戏剧大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耶夫雷诺夫曾认为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是最反剧场的时期,即便是戏剧自身也不具剧场。作为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反剧场化主张的回应,20世纪出现了重现剧场的趋势。“剧场”这个在戏剧、绘画乃至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词语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的研究及阐发。本文对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及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等人对于剧场的理解和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做出了对于剧场衰落与回归的理解和判断。

  • 标签: 现代性 剧场性 社会学 隐喻
  • 简介:杂技因为有追求人体极限的特殊要求,一直被认为更能表现民族精神、人文情怀。在杂技艺术的发展中,首先是继承,然后是创新。在杂技艺术创新中要不断从生活中发现灵感,产生创意,然后运用道具、灯光及现代舞台科技,呈现一个个完美的杂技新作品。基于如此认识,笔者产生了将人文情怀与杂技艺术创新相结合,人文情怀需要靠艺术形式体现出来,艺术形式也需要靠人文情怀烘托的创作理念,并以此指引杂技节目《归》的创作。

  • 标签: 杂技节目 人文情怀 艺术创新 《归》 编导 艺术形式
  • 简介:<正>“戏剧”一词由“戏剧”而来,是一目了然的事。作为文艺部门,戏剧的特性在古希腊就已经有所规定。沿用下来,戏剧一词在欧洲文化人士笔下,一向没有离开本题。但是现在就连汉语新闻报道,也通用它的世界的“借义”。譬如一个国家发生政变,过去用直译的“苦迭打”(法文coupd′état),现在通用“戏剧”来形容了。这和“戏剧变动”

  • 标签: 黑格尔 戏剧性 戏剧理论 历史哲学 德意志 十八世纪
  • 作者: 陈晓丽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舞台技师与舞美设计师是对立统一,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打一个比方,舞美设计师如同建筑设计师,而舞美技师则如同一名建筑施工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工作的目标一致,但是工作分工则不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首届艺术节期间,北路梆子《我的挠羊汉》在山西大剧院小剧场上演。这是一部充满了地域风情的戏,挠羊的场面,以及朔风、窑洞、槐树、枝桠与天空稀疏交错的背景都构成了一种粗犷的地域表达,这与忻州'晋北锁钥'的地况地貌相吻合。绵绵、青青、愣愣三个人,从民国一直演到改革开放以后,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一生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悲欢离合,聚散有定。青青与绵绵有情,愣愣心仪绵绵,又对青青有救命之

  • 标签: 义纠缠 情义 戏曲结合
  • 简介: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后,为深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地方戏曲传承保护与发展,繁荣我国文艺事业,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我们聚焦戏曲艺术,邀请戏剧专家、学者为中国戏曲的当代发展提供思路和构想,刊发新生代戏曲编剧新作,关注戏曲舞台老将新秀、新创剧目以及审美新风范等,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关注。

  • 标签: 中国戏曲 “现代性” 地域性 传承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