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正>不同的民族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心理;不同的文化心理的密集组合.会产生出不同气质的剧院和观众.一切戏剧表现的是关于人以及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因此,戏剧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中国话剧从一开始就接受西方精典戏剧.一批中国新文化先驱积极介绍和翻译西方的名家名剧,譬如,莎士比亚、易卜生、

  • 标签: 奥尼尔戏剧 《悲悼》 文化心理 现实主义 莱维尼亚 观众
  • 简介:最近在纽约大学研究戏剧的孙惠桂君得悉中央戏剧学院和山东大学今春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奥学术讨论会,特地给中央戏剧学院奥研究中心寄来奥的独幕剧《至真的爱》复印本,以表示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的祝贺与支持。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渴望得到的研究资料,现存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编辑部又将它译成中文,发表在这个刊物1987年第四期上面,并让我有先读为快的机会。我代表奥研究中心对于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的这些国内外的同行表示由衷的感谢!

  • 标签: 奥尼尔 中央戏剧学院 学术讨论会 山东大学 大学研究 研究资料
  • 简介:在谈《大神布朗》时曾说:“我要让神秘的气氛渗透人物的身心内外,赋予他们一种意义,迫使这种意义通过他们自己都不理解的语言、象征和动作表现出来。”1926年此剧在纽约公演后,观众反映晦涩神秘,要求他修改。他回答说:“我要在剧场里表现的就是这种神秘,”如果进行修改,“那将是非戏剧性的索然无味的东西。”

  • 标签: 奥尼尔 布朗 性格 成因 动作表现 戏剧性
  • 简介:(1912-1995),原名金韵之,著名的话剧演员。戏剧大师黄佐临的夫人,当代导演黄蜀芹的母亲。祖籍安徽婺原(现属江西),出生于上海,1930年在天津中西女中完成高中学业,毕业时用英文原文演出莎士比亚的《如愿》,担任女主角罗莎琳。后在北平燕京大学就读,取得学士学位。

  • 标签: 丹尼 金韵之 话剧演员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生平事迹
  • 简介:论《啊,荒野!》———为第七届全国尤金·奥学术研讨会作廖可兑1931年,尤金·奥在完成《悲悼》三部曲的改编工作以后,也许是感到精神负担过重,想得到心理的松驰,于是接着写了《啊,荒野!》这个剧本。评论家们指出,《啊,荒野!》(1933)是奥...

  • 标签: 尤金·奥尼尔 理查德 学术研讨会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密勒 现实主义戏剧
  • 简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画家弗雷德里克·阿迈特和作曲家何塞·玛丽亚·桑切斯·韦杜正在合作一部新歌剧《摩尔之旅》,将于明年春天在马德里里尔剧院的首演。歌剧改编自作家胡安·戈伊蒂索洛1988年的小说。戈伊蒂索洛是一位同性恋者,自愿于上世纪50年代晚期要求到弗朗科统治时期的西班牙流放,至今仍生活在摩洛哥。

  • 标签: 马德里 剧院 里尔 摩尔 加泰罗尼亚 同性恋者
  • 简介:无论是在前苏联,还是在现在的俄罗斯,尤里·古林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去过莫斯科的人都知道,花园街上的马戏团现在已更名为古林马戏团,以作为对这位马戏丑角大师的永久性纪念。尤里·古林或许天生就与马戏有缘。其父亲弗拉基米尔·古林是位作家,早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滑稽短剧,并为丑角演员们编写了许多精辟的台词。也许是受父亲影响,尤里·古林自幼就喜爱马戏,并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马戏

  • 标签: 丑尤里·尼古林 马戏丑
  • 简介:俄裔美国舞台设计师乔治·平是当代最重要的舞台设计师之一。他将建筑艺术融入戏剧舞台设计中,以强烈的隐喻色彩赋予作品全新的阐释。

  • 标签: 乔治·希平 舞台设计 建筑艺术
  • 简介:斯坦体系传到中国,成为话剧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演剧指南。建国后,斯坦体系也开始在戏曲界流播,要求演员运用它来演戏。从那时(50年代)起戏曲界对斯氏的接受,就发生了一些矛盾,但由于当时政治气氛较紧,演员们有不同意见和抵触情绪不敢直说。

  • 标签: 戏曲程式 戏曲演员 演员们 行当 戏曲界 拼出
  • 简介:“残酷戏剧”的创导者是法国戏剧理论家、演员安托南·阿托。他于1926年,和R·维特拉克一起创办阿弗雷德·雅里剧院,并发表宣言,表示要建立完整的理想的戏剧演出。他是两次大战之间法国先锋戏剧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信奉过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他的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著作是1938年出版的《戏剧及其重影》。

  • 标签: “残酷戏剧” 安托南·阿尔托 戏剧演出 先锋戏剧
  • 简介:佐临和丹老师在国立剧专李乃忱(三届)佐临和丹老师在国立剧专,是1938年初夏到1939年暑假。那时还叫国立剧校,大约只有一年多时间,可是由于他们为人诚挚,治学严谨,在同学们心目中,留下非常淳朴的印象,使人终身难忘。佐临和丹在国立剧专,用的名字是...

  • 标签: 国立剧专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表演艺术 训练方法 基本训练 戏剧艺术
  • 简介:洛杉矶歌剧院20周年演出季的纪念活动,本应在5月27日随着新歌剧《格伦德》的首演达到高潮。但就在首演前两天,洛杉矶歌剧院却宣布因为储存该剧资料的电脑发生故障推迟首演日期,改为6月1日和3日预演、6月8日首演。这部280万美元预算的新制作由林肯艺术节中心参与制作,作曲家艾利亚特·戈登塞谱曲,茱莉·泰默执导。

  • 标签: 歌剧院 纪念活动 洛杉矶 歌剧艺术 作曲家 《格伦德尔》
  • 简介:一西德·霍华德(SidneyHoward,1891—1939)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剧坛是个富有传奇色彩和多方面造诣的艺术家。他既是一战期间的战斗英雄、王牌飞行员,又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战地记者,小说和新书评论家。在戏剧领域,他创作的十余种剧本,有浪漫的诗剧、滑稽诙谐的喜剧,也有追求舞台

  • 标签: 现代美国 女权 美国戏剧 西德 先驱者 《榆树下的欲望》
  • 简介:尤金奥·巴巴的戏剧人类学,既是一种戏剧理想,又是一种戏剧理论。还是实现这种戏剧理论的一整套戏剧表演实践。通过奥丁剧院和戏剧人类学国际学校的戏剧探索,通过他的理论著述,巴巴建构了他的戏剧思想体系:在戏剧理想意义上提出第三戏剧或欧亚戏剧;在社会文化学层面,创造了“表演交易”;在表演美学层面,发现了“前表现性”及其普遍原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从文化到跨文化追求一种普世戏剧理想,称为第三戏剧理想。

  • 标签: 第三戏剧 欧亚戏剧 表演交易 前表现性
  • 简介:伊娃·梅克勒于八十年代访问了英国最著名的十所戏剧院校,其中包括布里斯托老维克戏剧学校、伦敦戏剧中心、皇家戏剧艺术学院、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等,并与在这些院校中执教的二十七名全英最负盛名的戏剧教育家就英国表演教学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并于1989年出版了《舞台大师们——英国戏剧教师谈表演教学》一书。由于这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英国表演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体制、课程设置乃至表演、形体、声音、台词各学科的教学情况,被普遍认为是一本关于英国表演教学的最新最具权威性的书籍。引进该书对于帮助我国广大戏剧教育工作者了解国外最新戏剧教育现状,改进我们的戏剧表演教育并使之与国际接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限于篇幅,我们将布里斯托老维克戏剧学校的表演教学先行介绍。

  • 标签: 布里斯托尔 戏剧学 表演教学 演员 即兴表演 戏剧教育
  • 简介:记得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说过:“大凡爱情是相互的,诚挚的,志同道合的,婚姻就必定是美满的;”芭蕾明星蔡丽君和她的爱人、上海电视台译制部演员王利正是这样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她俩于1985年结为伉俪后,在生活上是亲密无间,在事业上更是志同道合。王利原是海政文工团演员,1983年蔡丽君随团赴京演出时在一个朋友家邂逅,艺逢知己千句少,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在一年多的书信往来中,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1984年蔡丽君被上海外贸局一眼看

  • 标签: 王尔 美满幸福 夏洛蒂·勃朗特 上海电视台 朋友家 书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