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梦长征》演完了.忽然很想写点什么。这个剧本本来的构思是.在长征路上的某一个地方,当年的战士和70年后的新长征者.在这一同样的空间.却是不同的时间里.产生某种叠加。但是写作的时候发现.这种穿越的东西其实很难做.舞台是空的,道具不要多.用什么方式联系两个时空呢?后来干脆就把两组年轻人拆开,只用了一个梦.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有点荒诞.但是舞台上是成立的。写完了之后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本来想叫《双梦长征》.觉得俗了.于是改为《梦长征》。

  • 标签: 长征 年轻人 舞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时间,当代。地点,陕南。人物表,刘伟嘉,28岁,羌山村扶贫第一书记。姜致祥,60多岁,羌山村村民,羌族。姜玉珍,27岁,羌山村村民,姜致祥女儿,刘伟嘉同学,羌族。刘母,60多岁,刘伟嘉母亲。

  • 标签: 人物表 刘伟 山村 村民 羌族 书记
  • 简介:从1992年开始,北京杂技团开始排练《玩空竹的小妞妞》。空竹是中国杂技一个传统节目,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战士杂技团的《抖空竹》就在国际比赛中拿过金奖,不久,中国杂技团的《抖空竹》又在国际比赛中拿了奖。这两个杂技界的大团似乎已经把空竹这个节目从表演到技巧演到了“顶峰”,要再想发展创新,难度何其大,空间何其狭小,

  • 标签: 精品 80年代 空竹 杂技 节目 中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两个“杠爷”●杨霞丹蓉城,雾蒙蒙的严冬。在四川省政协八届一次全会热气腾腾的会场上,长篇小说《杠爷》的作者李一清和现代川剧《杠爷》的编剧谭愫惊喜相逢。此时此刻,他们拥有的共同身份是:省政协新委员。李一清,一个年约40敦敦实实的汉子,是川北山乡西充...

  • 标签: “五个一”工程 西充县 中国文学 曹禺戏剧 川剧 政治协商
  • 简介:霞很阳光,清秀的脸庞添上几分自然的稚气,显得是那么的真诚、灿烂。年龄不大,艺龄却十有好几,在戏曲舞台上辛辛苦苦摸爬滚打无数个回合之后,她依然阳光灿烂地说:“爽!”唱戏很艰难,她知道:然而,她却常说,唱戏有成就感!大幕徐启,灯光渐亮,满座的观众注视台上,黄梅戏新秀甩了一句[迈腔]登台亮相,整个舞台立时亮堂起来:《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公主;《春江月》中的柳明月:《半夜夫妻》中的余凤英;《三看御妹》中的巧莲:《何文秀私访》中的王兰英等角色,经她演来,逼真传神,光彩照人,让观众“过目”不忘。

  • 标签: 黄梅戏 戏曲舞台 《天仙配》 《女驸马》 《春江月》 成就感
  • 简介:2010年1月5日,2009-2010年度北京雷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表彰及联欢大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雷”员工300余人齐聚一堂。会上,“雷”各办事处经理、部门经理先后发表述职报告,对2009年的工作成绩进行了总结。

  • 标签: 2010年 年会 部门经理 2009年 述职报告 办事处
  • 简介:<正>在“四人帮”及其死党、亲信严密控制下的话剧《杜鹃》的移植炮制过程,完全违背了话剧表演艺术的创作规律。我们演员不能对剧本进行适合话剧特点的必要修改,只能根据他们定下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激情和风貌“四不变”的戒律行事。话剧移植第一稿因对京剧本有一些微小的修改,就遭到

  • 标签: 话剧 表演艺术 京剧 四人帮 杜鹃 演员
  • 简介:话剧《硬如人心软如你》散场.很多观众走出剧场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自己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他们说这部戏唤起了他们对父母的重新认识和关注。

  • 标签: 重新认识 打电话 父母
  • 简介:看成都市川剧院一、二联合团新近推出的现代川剧《杠爷》(编剧谭愫、谭昕;导演宋学斌,载《四川戏剧》1995.4期)所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有如生活本身那样朴素,那样平凡,但却牢牢地吸引住了观众。该剧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思维,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具有东方戏剧神韵,又有蒙太奇“多维结体”点染的艺术氛

  • 标签: 纵横谈 川剧 现实主义 蒙太奇 戏曲艺术 艺术思维
  • 简介:川剧《杠爷》(载《四川戏剧》1995年第4期)的演出,将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戏曲界讨论过的戏曲现代化问题,重新提了出来。要讨论戏曲现代化是什么,不妨先明确界定戏曲现代化不是什么。我以为,戏曲现代化,首先不是简单的现代题材戏曲化。也就是说,以中国戏曲特定的载歌载舞的形式,简单地搬演一个

  • 标签: 戏曲现代化 生命形态 文化形态 审美形态 川剧 戏曲化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价值的载体之一,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2007年,在纪念太原籍文化名人傅(1607年-1684年)诞辰400年之际,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剧团为大家奉上的《傅进京》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今天再次重提,颇具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该剧特邀郑怀兴先生编剧,特邀玉昆先生担任导

  • 标签: 郑怀兴 传统文化价值 中国价值 文艺创作 玄烨 心理体验
  • 简介:研究前辈伶人演剧时的扮相,所需要的参考资料不外乎影像、图像和文字三类文献。其中,影像文献不但可以记录表演时的表情动作,还可以展现角色在不同场次的脸谱、服饰变化,最为直观,但囿于当年水平和条件的限制,传世影像大多画面质量不高。图像文献包括剧照、写真画像、脸谱摹本等。这类文献资料也有较为突出的缺陷,如剧照只能展现演剧过程中某一时刻角色的扮相,无法全面记录扮相的变化,而且当年彩照尚未盛行,黑白照无法反映脸谱、穿戴之瑰丽色彩;写真画像与脸谱摹本则存在着无法做到至精至准,只能摹其形而难传其神等问题。

  • 标签: 艺术文献 金少山 影像文献 参考资料 表情动作 画面质量
  • 简介:关于晋剧《傅进京》唱腔的创作,作曲者们遵循传统晋剧唱腔中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创腔方法革新发展,创作出既秉承传统又新意迭出的唱腔。《傅进京》的唱腔晋剧韵味十足,旋律及情绪恰如其分的表现剧作家的精巧构思,并创作富有新意的唱腔代替传统曲调。

  • 标签: 《傅山进京》 唱腔音乐 创作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