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广东现代舞周”作为国内目前专注于现代舞领域的国际舞蹈项目,从2004年起已经进行了8个年头。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从2012年起,舞蹈周将进行改革,建立“现代舞周办公室”全年运作,联系各地有志于创作和演出现代舞的个人或团队,为他们设计宣传形象并策划国际交流,协助推动中国各地的现代舞发展。

  • 标签: 现代舞 改革 广东 舞蹈艺术 中国当代 国际交流
  • 简介:2001后4月15—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河南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在郑州举办了关于《中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70余人,包括奥地利、俄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的代表。本文是作者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

  • 标签: 舞蹈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 中国 舞蹈事业史 龙舞
  • 简介:金星的《半梦》与沈伟《不眠的夜》(接上期)在首届现代舞大赛举办的一年前(1993年),也曾在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班学习却没有参赛的金星,先行在北京举行了晚会《半梦》。刘青弋的《一半是梦境,一半是……》(《舞蹈》1994年第1期)对晚会进行了全面评析。

  • 标签: 中国现代舞 广东舞蹈学校 中国舞 阅读笔记 新时期 《半梦》
  • 简介:(接上期)谈到“88舞剧创作研讨会”,不能不关注王举创作的舞剧《高粱魂》。时任成都市文联主席的才女作家周诗蓉,以《“魂”惊四座》(《舞蹈》1988年第11期)为题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说:“《高粱魂》这部舞剧,以舞的咏叹、诗的意境,从人的生命本体的内在欲望出发,

  • 标签: 《舞蹈》 中国现代舞 阅读笔记 中国舞 新时期 创作研讨会
  • 简介:东风发我枝上花──寄语成立的北京现代舞团江东又一个专业现代舞团体──北京现代舞团──日前宣告成立!1996年伊始,成立的北京现代舞团为庆祝自己的诞生,在京公演了该团的首台晚会《红与黑》。晚会上,一群训练有素的年轻现代舞演员,在从海外归来的青年现代...

  • 标签: 西方现代舞 北京现代 中国现代舞 中国舞蹈 中国特色 《红与黑》
  • 简介:“倒喇”是古代杂技性的乐舞,兴起于金、元时期,明、清两代又有发展,有关记载首见于明代,清代文献才有较多的记述。“倒喇”一词,源于蒙古语的汉字记音,由于不同时期的表演形式不尽相同,因此,其含义有多种解释。早在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家李家瑞先生《北平俗曲略》一书,摘引《野获编》、《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燕都杂咏》等有关“倒喇”的记述进行了考证,为我们今日研究“倒喇”提供了重要线索与参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舞蹈家们虽有诸多研究“倒喇”的文章发表,但尚无系统的论述。为此,本文拟以文献资料结合仍在流传的民间舞蹈,以动态形象为切入点,对“倒喇”的文化源流、形式特征,做进一步的考证。

  • 标签: “倒喇” 西域乐舞 佛教文化 动态形象 杂技因素
  • 简介:随着今年5月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与荷兰舞蹈剧院(NDT)2团的共同亮相,以及舞团自己的演出季“灵感”即将拉开序幕,我们得以了解到荷兰又一个一流的芭蕾舞团INTRODANSE。这是一个目前在荷兰堪与NDT比肩的现代芭蕾舞团.随着近年来不断展开的国际巡演,正逐渐让世界刮目相看。它成为荷兰女王出访的随行舞团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新剧场演出的现代芭蕾舞团。

  • 标签: 演出季 莫斯科大剧院 国际艺术节 水面 芭蕾舞团 “灵感”
  • 简介:1964年6月,美国后现代舞蹈大师默斯·堪宁汉在维也纳上演了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事件”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随后他继续以结合动作、音乐和设计的方式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环境里上演备种“事件”.每个“事件”都是将堪宁汉的作品进行独一无二的组合而形成特有的表演,通常会配以的舞美和音乐。堪宁汉在美术馆、海滩、纽约的中央车站等地都引发过“事件”。

  • 标签: 事件 舞蹈团 后现代舞蹈 传奇色彩 维也纳 美术馆
  • 简介:对于一个中国的现代舞者来说,广东现代舞周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是一次舞者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今年现代舞周已经迎来了第四届。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的现代舞者们都会聚集在广州,参与各种关于现代舞的活动,在这一周之中,他们会暂时抛掉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事情,尽情地享受在舞蹈的世界里。

  • 标签: 舞者 舞蹈 现代舞 一个中国 广东 学习
  • 简介:2015年7月,中央芭蕾舞团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上已演经典剧目《红色娘子军》平口《牡丹亭》。中国媒体报道“此次演出轰动‘世界之部’,给世界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而《纽约时报》首先用“断裂”来形容《红色娘子军》的革命暴力美学与《牡丹亭》含蓄婉转的中国传统美学之间的审美距离,

  • 标签: 中国形象 《红色娘子军》 现代舞 《纽约时报》 《牡丹亭》 中央芭蕾舞团
  • 简介:2013年9月,笔者在博客里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探讨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的三代现代舞编舞家们的精神面貌,题名为《中国三代现代舞编舞家》。文章引来不少批评,认为我谈论中国的三代现代舞编舞家,却没有提到吴晓邦老师,是偏离事实:

  • 标签: 中国现代舞 钩沉 精神面貌 改革开放 编舞 三代
  • 简介:20世纪初伊莎多娜·邓肯针对芭蕾而创作了自由舞蹈,总称之为创作舞蹈,此后使用“壬夕、タソタソス”。有德国和美国两大系统。20年代是德国舞蹈鼎盛的时代,出现了鲁道夫·拉班、玛丽·魏格曼等著名人物,他们于1913年在阿斯考纳相会,曾演出《魔女之舞》(无音乐)。德意志系统的特点是对时代状况的敏感绝望,都市孤独感等为主题,强调舞蹈的空间艺术。稍迟一些的美国玛莎格兰姆、桃丽丝·韩芙莉为代表的人物,和德国共能的出中以绝望和死为丰颢.

  •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芭蕾 演出 创作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