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姓名:何思娴爱好:音乐,舞蹈,画画,体育指导老师:蔡德宁学校:广西南宁市亭洪学校获奖经历:2015年首届雅马哈全国电子键盘决赛电钢琴幼儿组银奖2016年第十六届卡西欧全国电子键盘大赛决赛电子琴丙组三等奖。

  • 标签: 档案 童星 电子琴 指导老师 电钢琴 雅马哈
  • 简介:姓名:董梅性别:女教龄:15年授课专业:古筝资历与特长:北京古筝研究会会员。师从陈灵芝教授,林玲教授、王世璜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深谙幼教心理,因材施教。教学严格而耐心细致。为人师表,雍雅和蔼。为现今难得的优秀古筝启蒙教师。授课形式:集体、个人联系电话:010-67147965

  • 标签: 教师档案
  • 简介: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音色各异,独奏乐灵动鲜活、合奏乐恢弘瑰艳。民族器乐呈现出的流畅清逸的旋律线条、雅致蕴藉的意境氛围,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特有韵味与审美情趣。笔者在聆听了来自新加坡华乐团的盛大演出后,有感于民族乐器所带来的独特听觉享受,并反思中国民族乐器与器乐在当代的发展、传承与创新。

  • 标签: 民族乐器 传统音乐 发展 传承 创新
  • 简介:在一个声部中表现出来的乐意,叫做旋律。旋律是构成多声音乐的主导部分。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的形象、内容正是通过旋律来体现的,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以及近现代音乐创作,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复调音乐的旋律就更不例外了。

  • 标签: 复调 近现代音乐 民间音乐 多声部 作曲者 基础训练
  • 简介:一、简历司文虎,汉族,出生于1938年6月18日,祖籍山西晋城,中央党员,国家一级作曲。1953年9月考入西北文艺工作团舞蹈队,担任舞蹈演员。1955年9月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60年代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一些简单的歌曲、钢琴小序曲及小奏鸣曲等。同时也和教师一起深入生活,赴陕北志丹县参加了学校《刘志丹大合唱》的创作。1962年9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大专学历。

  • 标签: 司文 艺术档案 山西晋城 陕西省文化厅 西安音乐学院 小奏鸣曲
  • 简介:<正>我喜欢梨园戏,喜欢王仁杰的作品,也包括曾静萍老师的表演,也一直在关注王评章对王仁杰及其梨园戏的研究。我很欣赏王评章关于王仁杰是"最后一位优雅的古典诗人"的说法。之所以比较认同这种说法,是它能够反映出王仁杰及其剧作的突出特点,但是这种说

  • 标签: 王评章 当代意识 古典戏曲 曾静萍 舞台动作 董生
  • 简介:常曾刚,笔名曾刚、司马泉清,1924年出生,汉族,陕西米脂人,编审。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群众音乐》主编、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名誉委员、陕西省音协顾问、陕西省延安文艺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陕西分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诗词》副主编。

  • 标签: 艺术档案 中国音乐家协会 国际文化交流 中华诗词 协会会员 陕西省
  • 简介:一、简历樊奋革,1934年9月12日出生,汉族,陕西省横山县人。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西北艺专音乐系本科毕业,1975年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毕业。1978年创建榆林地区文联并任主席,1983年组建榆林民间艺术团任团长。中国音协会员,陕西省音协常务理事,陕西省剧协理事,陕西省文联委员,国家一级作曲。历任榆林市文工团书记、团长。

  • 标签: 艺术档案 中国共产党 西安音乐学院 榆林地区 常务理事 1934年
  • 简介:在中国的乐评文章中,常见对于表演者(演奏、演唱或指挥)、创作者(作曲或创编)以及唱片的评论,但对于演出节目单的文章却寥寥。七年前,王纪宴先生发表在《音乐周报》上的《节目单,何时告别山寨?》算是一篇肺腑之吉,尽管只是感想性文字,但它的意义也许在于“零的突破”。

  • 标签: 节目单 “精品意识” 表演者 创作者 文章 演奏
  • 简介:纪录片创作在中国已进入一个相对自由和繁荣时期,但人们对纪录片的一些本质规定性,仍然缺乏深度的了解。它在实践和认识的层面所引发的混乱还有待于进一步澄清。本文将纪录片的“问题意识”与“善”相勾连,从而改变我们常规的对于纪录片“真”与“美”评判的思维定势。而且,以中国新纪录片创作为分析对象,对于“问题意识”在它们创作中的具体表现给予了一定的梳理。

  • 标签: 纪录片 问题意识 规定性
  • 简介:声乐是语言美、旋律美、形态美的完美融合,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审美意识对声乐艺术的创作、演唱、欣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进行讨论,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 标签: 声乐教学 审美意识
  • 简介:歌唱腔体“空间”意识训练的探索素如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腔体“空间”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歌唱者的“乐器”即自己的本身。对于歌唱发声训练,是有其特殊性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听觉的感受和心理的体验。歌唱腔体空间意识(简称“空...

  • 标签: 意识训练 歌唱发声训练 打开喉咙 头腔共鸣 腔体 空间意识
  • 简介:“潜课程”是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著作《教师中的生活》中首次提出来的,用以区别于现有的“学程”。潜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等。

  • 标签: 潜课程 学生 意识 激活 教学内容 教育影响
  • 简介:本文通过对"意识"本质和功能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声乐教学的亲身体验,揭示了歌唱与发声的动作和一切活动,都是演唱者主观意识的外化,从而说明主观意识在声乐教学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 标签: 声乐教学 演唱者 歌唱 发声 主观意识 动作
  • 简介:戏曲新编剧目的现代审美意识,主要在内容主题、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对个体的观照,力求揭橥历史事件背后,人的各种存在状态及其体验;而在舞台形式的构建上,也试图以更贴近现代人心理的叙事方式来提升大众的审美情操。实际上,关注戏曲创作中的现代审美意识,不仅是戏曲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戏曲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回应。

  • 标签: 新编剧目 现代审美意识 人文精神 人性 舞台形式
  • 简介:<正>本文由四部分组成,主要探讨民歌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源自与中美两国民俗、民族音乐及文化学者的讨论,亦与近来发见的探讨文化、艺术跨学科理论的文章有关。近廿年来,人们不仅在政治科学及人类学领域而且在文学、电影、通俗文化、视赏艺术和宗教等研究领域的反思与回顾中,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注意日益增进。许多西方现代理论已脱离了旧的思想概念,如连贯的思想体系、僵化的政治教条及错误的意识。取而代之的是学者们开始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灵活的概念来看待,在具体地区,

  • 标签: 意识形态 民歌 民族音乐学 通俗文化 人类学 政治科学
  • 简介:在钢琴表演中,表演者的心理要素是综合心理活动的反映。钢琴表演艺术是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相结合的音响运动艺术,是音乐语言与形体动作相互协调及高超技巧的综合体现。钢琴表演的全过程始终受到心理感受的调控。

  • 标签: 钢琴演奏 心理调控 心理感受 心理体验 心理体现
  • 简介:1988年,苏联文化部全苏艺术科学研究所和作曲家协会举行了一次有关“当前阶段苏联历史音乐学的任务”的会议。同年《苏联音乐》杂志第九期开辟了《艺术学方法论》的专栏,称将陆续刊登会议的论文。但目前只见到伊·巴尔索娃(N.барсоВа)的一篇。现由张洪模编审摘译如下,以供参考。

  • 标签: 苏联音乐 音乐史学 作曲家 主体意识 历史音乐学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