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这里是我土生土长的故乡。这里有仰韶文化时期精美彩陶的大地湾遗址、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里和素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便是我安身立命的故土。从小涂涂画画的我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情感,学校毕业后便将自己的相思和希望寄托在西部这一方曾让我魂牵梦绕的上地上。

  • 标签: 大地湾遗址 仰韶文化 伏羲 女娲 人文始祖 历史文化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丝路新语——西部少数民族艺术骨干培训提升新计划”经过三个月近600学时的集中培训和近五个月的远程创作指导课程,圆满完成培训学业。本次展览也是该项目的结业展览。少数民族艺术骨干,在西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中承担着当代先进艺术思想文化的教育和传播的重要任务。通过培训提升,他们将成为新艺术新文化的“星星之火”,在中西部地区成燎原之势。期望他们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的进步与提高。

  • 标签: 民族 西部 艺术教育
  • 简介:西部作为中国的“腹地”,在地理、历史角度都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西部设计以西部文化为依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活态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此次“腹地智慧;站在西部看中国设计”学术论坛,通过跨界交流的方式,讨论中国设计的方法与态度,反思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国设计的未来发展之路。

  • 标签: 西部 设计
  • 简介:我院中国画系研究生课程班学生未君于今年2月16日至24日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献爱心画展《西部行·未君花鸟画展》。这次画展由西部书画艺术院、中国美术家论坛共同主办,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协办。

  • 标签: 办展 君西部 展献爱心
  • 简介: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学术梳理和规觉表述,一方面向世界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现实;另一方面,经由油画艺术这一世界性的绘画语言,向世界呈现一个更为真实、多元的中国社会发展面貌,试图在多重境遇交织的场景中,规划出当代艺术家新的表达,并实现艺术家们关于新文化的想象,造就出不同于过去的城市景观。

  • 标签: 西部 改革开放 当代艺术
  • 简介:1965年生于甘肃秦安,1988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美术系,2000年结业于“全国第二届全国画家高研班”。作品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大展”、“第四届、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等多项大展。《中国美术》、《中国向导》、《东方美术》、《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四十多家刊物对其作品均有专题介绍,并多次举办个展及联展。出版《王雄熙中国水墨画作品集》,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西部高原山水绘画风格,壮美粗犷、气势雄浑。现为甘肃省美协会员、天水市美协副秘书长、天水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王雄 高原 西部 中国画研究院 天水师范学院
  • 简介:本刊讯2017年3月27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6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翰墨薪传——苏州“牵手西部”书法人才研修班学员成果展亮相姑苏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

  • 标签: 艺术人才培养 资助项目 苏州市 书法家 成果展 研修班
  • 简介:2016年11月2S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教研科学研究院、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百余名国际、国内美术教育专家和一线美育工作者积极参加的“静待花开——第三届中国西部基础美术教育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探索新形势下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核心内容,围绕“中西方基础美术教育比较”“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西部基础美术教育”“优质美术教育资源的分配”“西部美术师资的现状与培养模式的改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美育实践创新”五个主题,参会嘉宾进行了研讨。

  • 标签: 基础美术教育 西部 美育实践
  • 简介:北京化工大学也有油画?当然有,而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尽管当时学校只有理工科类的专业,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个激情岁月什么都可能发生。记得在年底的一次中央交响乐团举办的音乐欣赏会之后,一夜间全校成立了十几个社团,其中就有我们的美术小组。当时的发起人唐尧本是数学专业的尖子生,偏偏倾向当代艺术那些新鲜玩意,现在已经是中国雕塑界的著名策展人了。而我是机械专业本科生,更欣赏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欧洲艺术。最初大家都喜欢油画,不仅画人物风景写生,还随时可以到中央美术学院各个画室观赏临摹。那时的人朴实,遇到陈老师、梁教授都会给你讲评,当时助教进修班的王春、朝戈会翻出自己的画允许你照相。

  • 标签: 北京化工大学 艺术研究 油画 作品选 20世纪80年代初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本雅明·布赫洛所著的《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到1975年间的欧美艺术评论集》一书是一本新前卫艺术史的研究性文集,也是西方20世纪末研究新前卫艺术史的最重要文本之一。笔者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分析布赫洛的理论来源与倾向,进一步剖析布赫洛的理论,厘清其与彼得·比格尔、法兰克福学派和"情境主义"等的关系。

  • 标签: 本雅明·布赫洛 新前卫 文化工业 理论倾向
  • 简介:一在一个资讯爆炸、教育普及、传播手段快捷和大众化程度空前的时代,文化再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不仅如此,商业化的机制把高智慧的创造纳入到自身的过程之中,作为最活跃最具有获利可能的核心要素之一。当代艺术主流之所以拒绝美感,原因正在于这种机制充分地挪用和吸...

  • 标签: “文化工业” 救赎 临界 个体生命 生存方式 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