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山西五台山南山留存有两处传故事壁画。这两处壁画,对于研究历史上传故事画的发展,应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之少有讨论,①并对这两处壁画的认识上亦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对该寺建背景以及两处传故事壁画的绘制时间、内容、风格、粉本来源以及寺院背景与画作关系等问题作以考察。

  • 标签: 南山寺 五台山 故事 考释 绘制时间 壁画
  • 简介:<正>自169窟发现了公元420年的造象题记和同期的壁画、塑像以来,炳灵石窟便为中外学者所瞩目,它为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与169窟相毗邻的172窟是近年来新修通的一窟。窟内有一内中有塑像的小式木构建筑物,值得重视。172窟在炳灵大佛左上方、169窟北面约略同一高度的崖壁上,与169窟同是天然洞穴而空间为小(图十五)。洞内除北壁遗留几尊塑像之外,窟内正中主要位置上,与洞口朝向相同(东向)处,架着一座类似小型木屋的木构建筑,内部保存着基本完

  • 标签: 炳灵寺石窟 木构建筑 天然洞穴 中外学者 塑像 壁画
  • 简介:法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藏有大量飞鸟、奈良时期的佛教造像,是日本佛教的艺术宝库。在东亚佛教文化圈中,基于信仰与仪轨而创制的佛教图像有着基本固定的程式与要求,凭借着直观且易于理解的优势,伴随着信仰的传播而蔓延至各地。然而,因各地风土、时代与区域的差异,佛教图像亦呈现出有意味的变化,固有的样式或被打破,或被其他样式替代,试图传达各自的宗教意图。

  • 标签: 法隆寺 摩尼宝珠 佛教造像 木构建筑 仪轨 摩尼珠
  • 简介:  《袁安碑》曾经满怀辛酸与委屈.  这块刻立于1900多年前的东汉篆碑,先是随世事跌宕泯没地下,究竟何时何地被发现出土的,至今没有答案.只晓得,明万历年间,被移置到河南偃师县西南辛村东牛王庙,用作供案.好在糙面朝上,碑文得免烟火荼毒.在村人眼中,这只是条蠢笨的石板而已.……

  • 标签: 佛袁安 碑佛
  • 简介:作者回忆先父陈之,认为父亲的一生.淡泊待人接物,忠实诚恳,和蔼可亲,对待工作,任劳任怨,文艺事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奉.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认真负责,他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

  • 标签: 陈之佛 工艺美术教育 艺术修养 审美需求 工作精神
  • 简介:浓墨重彩意在境刘云石“无数次夕阳染红天际,映得大地颗颗沙砾似粒粒黄金般闪着耀眼的光,我独自默默地行走在莫高窟的沙漠上,一步一步,艰难地背着一扎扎画卷像我的每一个孩子。”这是作者在他的《走出敦煌──谢成水画集》中自述的一段话。从这段自述中,人们不难体...

  • 标签: 壁画艺术 独自一人 敦煌壁画 艺术营养 粉画 线描
  • 简介:道释画自魏晋兴起,至隋唐达到鼎盛,随后,其形象逐渐与占据主要地位的人物画同化,以至于形象被世俗化,诸多具备美感的世间人物,被移接到不同的佛典仪规的宗教形象上。如韩在长安道政坊宝应所作的壁画"释梵天女,悉齐公(魏元忠)妓小小等写真也"[1]。那时,有个道宣和尚,以道德高尚而名,曾无奈慨叹,寺庙的菩萨竟然与妓女没有两样。至少在宋代宣和年间,道释画还体现他的重要性,《宣和画谱》将道释画列位第一就是明证。

  • 标签: 隋唐 《宣和画谱》 人物画 形象 世俗化
  • 简介:巩义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镇湾村,石窟为北魏皇室开凿,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开窟造像,最终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巩义石窟现存五个洞窟,第一窟规模最大,其中最精美的浮雕造像为"帝后礼图",由于洛阳龙门石窟的"帝后礼图"被盗往国外,因此巩义石窟的"帝后礼图"就显得尤为珍贵。

  • 标签: 石窟寺 河南省 洛阳龙门石窟 巩义市 石窟群 造像
  • 简介:一、张掖金塔石窟艺术的文化背景分析1.金塔石窟的地缘文化背景石窟是佛教寺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佛教僧侣进行宗教修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元1世纪初,在印度西北部的古代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和阿富汗东部一带),佛教信徒们在深山密林中的石崖上开窟凿洞。并在吸收了希腊雕塑艺术的风格后开始在窟内雕塑佛像,作为习禅的偶像崇拜。绘制佛经壁画,营造佛国氛围,最早的石窟就出现了。恰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也为佛教的东传开通了道路。

  • 标签: 石窟艺术 金塔寺 艺术研究 张掖 佛教寺院 文化背景
  • 简介:书房的抽屉里,有一个牛皮纸袋。我知道纸袋里有几张石碑拓片。我还知道它们是龙兴寺里几个石碑的拓片。可是我已经不知道它们拓于何年,1990年或是1991年、1992年,时间模糊了记忆。龙兴在凤阳县城北第一山下。《凤阳古今,龙兴》载:

  • 标签: 龙兴寺 记忆 朱元璋 石碑 凤阳县 寺院
  • 简介:与国建相识多年,他是一个不多言语的人,默默地做事,稳健、心力足。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收藏水陆画与版画的事情,他做得不声不响,满天下地慢慢寻找,十几年下来,收到手上的作品已可办展成书。,在画画这件事情上,他的状态也同样不急不躁,持守着内心对绘画的体验,做得踏踏实实,有识有趣,很有定力。"有的山"是他一幅画的名字,我很喜欢。山中有则圣灵。人也如此,内心有十足的定力和态度会显示出鲜活的气息。读国建的画,首先浮上心头的一个词,就是画面中人的"存在"感,尽管他的画面中的人物或景物是或

  • 标签: 油画艺术 表现主义 当代思潮 画中 一幅画 《游春图》
  • 简介:法海壁画作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在中国壁画史上其艺术价值与敦煌壁画相媲美,而其色彩运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敦煌壁画。本文即从色彩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考察,通过对法海壁画的绘制背景、设色工艺、用色数量、用色规范以及色彩气氛等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蕴含于壁画背后的色彩运用规律与艺术呈现的特色与模式,为进一步的壁画色彩保护与复原进行基于色彩的基础素材及理论积累.同时为中国传统色彩的继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 标签: 法海寺 壁画色彩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通过克孜尔传遗迹与犍陀罗这二者题材的释读和比较、画面构图及人物组成的对比、形象的比较与溯源,旨在探讨克孜尔传遗迹与犍陀罗的关系.得出克孜尔的传壁画曾经在一个时期部分地直接受到来自犍陀罗的影响的结论。

  • 标签: 克孜尔佛传遗迹 犍陀罗 比较 影响
  • 简介:陕北佛教遗存非常丰富,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以至宋代、明代一直延续着开窟造像的传统。近年来,学界对此研究也更为关注。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是陕西省北部自古以来的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交流共存的地带,

  • 标签: 安塞 大佛寺 图像 石窟 黄土高原腹地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