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应中国书协邀请,以日本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会长桥本照稔为名誉团长、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事务长高木厚人先生为团长的第30届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中日友好青少年书法交流团一行50人,于2014年8月3日至8月7日来华交流访问。8月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笔会。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中国文联国际部副主任薛伶,中国书协副主席赵长青,中国书协顾问林岫,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世俊,中国书协外联部主任张艺群等出席了交流活动。日本驻华公使三上正裕先生也出席了此次交流活动。

  • 标签: 青少年书法 交流活动 中日友好 北京 中国文联 书法交流
  • 简介:丰子恺是我中学时代最爱读的图文作家,也是我最早知道的漫画家。我之所以称丰老为图文作家,因为他的作品,常常是图中有文(诗),文中插图,图文并茂,这对一个爱好文学的中学生来说,当然是最佳的读物。我之所以称他是我最早知道的漫画家,因为较之同时代其他漫画家来说,他是最早以漫画命名的。无形中,丰子恺成了我印象中中国漫画的创始人。

  • 标签: 中日 图文并茂 漫画家 中学时代 丰子恺 中学生
  • 简介:本文从美三国动画的各自特征,以及各国文化对动画的影响等方面,对三个国家的动漫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动画 欣赏 文化
  • 简介:温家宝总理近日指出:“中日友好的基础在民间.中日关系的未来要靠两国人民携手去创造。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坚定世代友好、共同发展的信念。”值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之际,中国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会长张桂林发来一组日本少儿版画作品.并撰文如下.我们期待继续以此来促进中日少儿版画教育交流

  • 标签: 中日邦交正常化 版画作品 少儿 友谊 温家宝总理 中日关系
  • 简介:《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卷》编后记桂雍一本装帧精美、品位高雅的《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卷》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作为责任编辑的我,除感谢之外,还有几件小事值得追忆。一、江上得信息1993年初冬,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后,代表们大都由重庆乘大轮...

  • 标签: 林散之 诗卷 书法理论 编后记 桂雍 启功
  • 简介: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初中英语 词汇 教学
  • 简介:作为近邻的两个东方国家——中国与日本.其文化传统一直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反映在绘画上.日本绘画长期受到中国画的影响。近代以来.日本绘画逐渐摆脱中国画的影响,开始吸收现代绘画营养以寻求突破口,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建构之路。作为现代概念的“中国画”与“日本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背景,现代绘画的挑战、自我认同的迫切性,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是在创作道路上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两国绘画在20世纪的变革之路比较后指出.尽管中日两国绘画在革新之路上.其民族心理上都具有强烈的文化自我认同感.但是,二者所经历的实践之路却相殊甚远:20世纪中国画革新走的是一条“反复轮回”之路,并未将一个统一的现代化的艺术形态作为追求目标,缺乏坚定有力的思想指导,艺术家个体的自由创作随社会浪潮沉浮.显得盲目和无所适从;而日本画所走的则是一条民族化新画风的建构之路,具有清晰的自我体位确认特征.故而在艺术形式上形成了高度统一的现代审美风格。

  • 标签: 中国画 日本画 变革思潮 传统与现代 轮回 反复
  • 简介:  家里前年就买了电脑,但一直没有上网,因为我觉得上网对儿子的成长不利,儿子喜欢玩电脑游戏.去年有一天晚上,儿子一直没有回家,我的心像有一只猫在抓,打电话问他的老师和同学,终于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他,我心里非常气愤,回家后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儿子说家里的电脑没有上网,家里的游戏玩腻了,如果家里上了网,我还出去吗?什么时代了,不上网就是跟不上时代潮流,我和同学能有共同语言吗?连一个QQ都没有,不是老土吗?网络是信息库、图书馆、交流吧、娱乐园、快车道,你是老师,难道你不明白?儿子振振有词,伴着泪水.看着儿子的泪水,我说,明天上网.……

  • 标签: 书法交流 交流快车道
  • 简介:由德中文化交流学会主办的、艺术家管策、王成与斯洛文尼亚策展人贝蕾达·希柯兰纳和华人艺术家王惠琴女士联手策划的、艺术批评家顾丞峰先生主持的"2000当代艺术国际交流展"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终于在新世纪初始的2000年5月26日下午13点30分,在六朝故地的南京,本世纪以来中国第一个国家美术馆,现江苏省美术馆落下帷

  • 标签: 当代艺术 国际交流 艺术家 新世纪初 美术馆 中文化交流
  • 简介:一、概况《东南文化》1990年1~3期发表南京艺术学院阮荣春先生文章,该文5万多字,分六章系统地研究了印度和中国佛教造像的起源,他认为,汉晋时期由中印度经长江流域至日本存在一个受秣菟罗造像风格影响而形成的早期佛教造像南方传播系统(简称为"南传系统")中国早期佛教造像先兴于南

  • 标签: 佛教造像 秣菟罗 汉晋时期 魂瓶 传播系统 早期佛教
  • 简介:书法有一定的审美范畴,有表述其审美范畴和效果的词汇。它们是怎么来的?书法的审美范畴的确立、语汇的运用,会对我国的其它艺术门类产生影响吗?有人说“会”,而且已经产生了许多的影响。

  • 标签: 审美范畴 书法 词汇 艺术门类 “会”
  • 简介:《中国画研究院高级研修班首届刘大为导师工作室毕业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泰安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展,《家鸡画法》出版,省港澳书画拍卖,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正式启动,刘德功国画作品被长期悬挂于中央办公厅。

  • 标签: 美术交流 新书介绍 书画展 中国 2005年
  • 简介: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地书画界友好发展,应邀赴台的山东8名画家:公丕炎、王法堂、王延林、徐康、牛其英、包小义、吴越、衣服珂于7月28日由香港转机归来。

  • 标签: 山东 画家 文化交流活动 2005年 台湾省
  • 简介:伴随着旅英华人艺术家曲磊磊先生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在牛津阿什莫利安博物馆隆重展出和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的展开这一盛事,近日由伦敦中华文化基金会和英中协会协办的《墨乐·中国艺术的传统与现代》活动也在大英博物馆如期举行。本刊执行主编李鸣泉先生也再度应邀访英参加了这一系列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事并作了“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漫谈”的发言,受到英方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 标签: 中国 英国 对外文化交流 书画艺术品 2005年
  • 简介: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迎院二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于11月11日拉开帷幕。配合庆典活动的建院二十周年画展和艺术论坛及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各地来宾和全院师生的一致赞扬。

  • 标签: 美术交流 哈尔滨师范大学 短评 创作 信息 展览
  • 简介:刘德功作品展在秋田美术馆举行由甘肃秋田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创作中心、中原书画研究院主办的《刘德功新撞彩工笔画作品展》于2005年5月20日在兰州秋田美术馆举行。

  • 标签: 美术交流 绘画评论 新书介绍 展览信息 2005年 中国
  • 简介:1992年12月中旬,北京日坛艺术厅与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理论座谈会”,就当前美术创作的形势与艺术市场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本文是对日坛艺术厅经理袁华先生关于画廊经营与艺术创作关系的一些看法以及此次座谈会的有关意见的综述,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把中国艺术家推向世界,本刊将继续有选择地介绍和报道这方面的情况。

  • 标签: 中国当代美术 美术创作 中国艺术家 中外文化交流 袁华 中国艺术品
  • 简介:9月15至22日,以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秘书长李啸为名誉团长,江苏省直书协主席汪寅生为团长,江苏省直书协常务主席黄正明为副团长的江苏省直书协书法家一行18人,赴台湾交流、采风。

  • 标签: 江苏省 直书 采风 交流 台湾 团长
  • 简介:历史上朝鲜半岛与汉文化交融颇深,高丽王朝作为汉文化圈的笃信者不断吸纳、熔铸宋元绘画的适用因素,并与朝鲜民族自身的审美习俗相结合,形成了朝鲜绘画的基本发展格调。本文通过梳理、归纳两国相关史料,力图勾画高丽与宋元间绘画交流的大致面貌,以今人之视角解读艺术作为民族间文化沟通的媒介所起的特殊历史作用。

  • 标签: 高丽 宋元绘画 交流 汉文化圈
  • 简介:一、我国现代园林发展状况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华夏文化沃土之上,布局严谨巧妙,技艺精湛高超,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极具艺术魅力,成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

  • 标签: 园林设计 中国现代 人民生活水平 世界文化遗产 中日 中国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