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前些天,为查找商承祚先生的资料,翻阅金毓黼《静晤室日记》,无意间竟看到了他们抗战时期发现汉代永寿、熹平石刻的经过。后来在常任侠的《战云日记》也看到了关于这一发现的记录。重庆嘉陵江畔崖洞的永寿、熹平石刻,不是什么著名的石刻遗迹,这个墓葬的发现也不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此后也很少有人提起。但当时金毓黼、常任侠在重庆,商承祚在成都,三

  • 标签: 永寿 石刻 嘉陵江 日记 任侠 抗战时期
  • 简介:暑假时,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主题为“发现身边的美”的作文,写人写景写物都可以,但必须是图文并茂,也就是说这一定是同学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次作业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用这份作业来启迪、培养同学们发现美的眼光。

  • 标签: 图文并茂 亲身经历 发现美 同学 作业 作文
  • 简介:西方近现代美术与传统美术在面貌上拉开距离,有着环境、时代、绘画本体的诸多因素,更有着画家主体的自觉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色彩本质对于人类艺术及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而分析西方近现代画家色彩感觉的逐步发现:由静态的色彩感知到动态的色彩感知。它们印证出色彩感觉发展的层次和递进过程。

  • 标签: 色彩本质 色彩感觉 静态的色彩感知 动态的色彩感知
  • 简介:2000年的西方美术界举办了不少回顾性的画展,其中先后在巴黎、伦敦和纽约以1900年为主题举办的画展尤为引人注目.三地的展览对于二十世纪西方美术开端的传统理解提出了也许是最为大胆的、最为彻底的挑战.组织者都是通过展示在1900年前后创作的大量的美术藏品来实现目标.

  • 标签: 画展 西方美术史 创作 展览 传统 藏品
  • 简介:无锡荡口华氏后裔华绎之家族向无锡博物院捐赠古代书画中的文徵明家族法书四件,其内容多以文、华两家的来往信札为主,人物关涉文徵明、文彭、文嘉、华夏、华云、华察、华时祯等当时名人,对于研究明中叶时期江南一隅的家族书画鉴藏、家族交谊、吴门书派乃至吴门地区的经济社会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文徵明 书信 无锡荡口华家 鉴藏
  • 简介: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数量最庞大、艺术类型最丰富的农民形象群,是如何进入新文学作家们的想象范围与书写视野的?农民形象作为乡土中国的经验书写主体乃至作家的情感表现主体是如何深度参与乡土中国现代性坎坷多艰的历史进程的?他们在整个中国现代性洪流大潮之中的精神痕迹、思想转折、心灵波动又是怎样一步步逐渐地成为新文学家们的情感诉求对象与审美表达主体的?

  • 标签: 中国现代性 乡土中国 文学想象 中国农民 新文学作家 张丽
  • 简介:记者:莫言老师,您好!我们看了好多您的作品,您作品中写的我爷爷我奶奶父亲母亲七叔等等,感觉好像都是您身边的故事,其实他们和您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吧?莫言:这实际上就是叙述的视角或者说是讲话的语调,比如说“哎,我给你讲讲我爷爷的故事我奶奶的故事”,就是这种语气,这个爷爷奶奶跟我生活中真实的爷爷奶奶没有关系,基本是虚构的。记者:那么您为什么要虚构那些人物、那些故事呢?莫言:当时写《红高粱》正是中国文学最

  • 标签: 莫言 作家 作品 写作 小说家 记者
  • 简介:一直以来,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吸引着众多研究者去解开其中的谜题,一般认为这幅画始作于一五0三年,画中人是一位怫罗伦萨商人的妻子。

  • 标签: 《蒙娜丽莎》 研究者 意大利
  • 简介:日前,居住在伦敦的一对夫妇邀请专家上门对他们收藏的艺术品进行估价.由此意外发现了家中一幅收藏了20多年的吴冠中作品.预计价值超过100万英镑。据英国媒体报道.来自多切斯特的杜克拍卖行专家盖伊·施文格(GuySchwinge)第一时间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中国绘画大师吴冠中的真迹。

  • 标签: 吴冠中 作品 英国 媒体报道 中国绘画 时间意识
  • 简介:2010年7月24至30日,第七届广东现代舞周在广州举行。本届现代舞周以"发现亚洲"为主题,在一连7天里,数百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以色列和欧美等地的

  • 标签: 现代舞 港澳台地区 中国内地 亚洲 广东 马来西亚
  • 简介:当今,艺术融合于实用的趋势愈加明显,这可以看作现代艺术发展的崭新境界。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社会其他领域,艺术的手都在尽力将功利和冰冷化作美丽的花朵,也在尽力为人类塑造更直观、更方便的理想世界。在此,我仅以“视觉识别系统”中的“视觉调整”为例,探索现代设计艺术对于商业标识的重大影响。

  • 标签: 视觉识别系统 再设计 艺术融合 商业标识 艺术发展 理想世界
  • 简介:作为“历史研究之研究”中人,海登.一怀特的深刻之处,是他的发现能够激活那些因为过于“成熟”而陷于“停滞”的专业学科的工作。我们的很多研究,都停留在对“现成历史叙事”的认知、重申和维护上;’但海登·怀特并不这样看。海登一怀特的说法也许并不全面,但解决了一个问题,即找出了一个“进入问题”的方法。

  • 标签: 海登·怀特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文学史研究
  • 简介:阅读女真的小说,愉悦而轻松。那些仿佛信手拈来的生活细节,一如流水一样,通顺而晓畅,就那样让人惊奇而又万分熟悉地被结构成好看的小说,成为一种新颖的生活图景,成为牵引阅读并引发深入思考的日常生活的动人叙事。

  • 标签: 长篇小说 日常生活 《绯闻》 女真 生活细节 阅读
  • 简介:玉兵器和玉礼器的出现是华夏文明起源期的特有文化现象,玉制干戈的功能在于从精神信仰上防御和化解实际的武力攻击,即“化干戈为玉帛”的中国式和平理想,其物质的和观念的前提是由北方红山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在5000年前奠定基础的。石峁龙山文化古城建筑用玉器的现象凸显玉石神话信仰(玉教)的避邪禳敌功能,而其大批量玉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则预示着华夏文明资源依赖的“西玉东输”现象,以及“玉石之路黄河段”的存在,比所谓“丝绸之路”更早也更值得关注、

  • 标签: 玉教信仰 建筑用玉 避邪神话 玉兵器 玉石之路黄河段
  • 简介:本文主要以更顿群培的弟子,冉热仁布齐的访谈为主要内容,对更顿群培的绘画实践活动,以及他的艺术观点进行了论述.文章进一步说明更顿群培不仅积极吸收和学习了外来绘画的影响,批判传统的保守艺术思想的同时,包括藏族传统艺术在内的东方优秀经典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有较广泛的研究和高度的评价.他的绘画作品在学习外来艺术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东方艺术的神韵和启蒙主义的现代色彩,他在绘制作品的过程中自觉地融入了他对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理解,这些绘画作品从他个人的视角表现了他所关注的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的众多题材,这在早期西藏现代美术的发展史上具有前无古人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更顿群培 启蒙 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东方艺术
  • 简介:近日,为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加大西藏对外文化交流,结合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实际需求,我区派出尼玛次仁和强巴次仁两位同志于2016年10月和11月分别赴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五个国家举办了以《中国西藏传统造像艺术》、《中国西藏民间歌舞品种概述》为题的5场讲座,受到了当地学者、群众、学生的热烈欢迎。

  • 标签: 中国文化中心 专家学者 尼日利亚 新西兰 西藏 文化领域
  • 简介:一、绪言长沙窑兴盛于中、晚唐时期,五代暑期开始衰落。作为曾经楚国的首都,长沙是浪漫的楚文化荟萃之地。1974年出土的马王堆汉王墓器物,更是名震寰宇,长沙窑器造型及纹饰独特,变化多端,正是继承了这楚文化的精华。

  • 标签: 铜红釉 窑蓝釉 中国 文物考古 工艺美术 艺术风格
  • 简介: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纵然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当前在基础理论、保护传承、经营管理、价值指向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困惑与争论。本文其意并不在作答,而在于促进反思。

  • 标签: 文化遗产 基础理论 保护传承 经营管理 价值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