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巴金第一篇翻译小说是俄国迦尔洵的《信号》,巴金一生译过两部长焉小说。即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和《处女地》,另有波兰寥·亢夫作的自传小说《薇娜》。中篇小说计有3属。其中丽篇出自屠翁之手;短篇小说凡40篇,主要是高尔基(11篇)、迦尔洵(8)、王尔德《童话9篪》、屠翁(5)、史托姆

  • 标签: 巴金 文学翻译 小说 文学作品
  • 简介:作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早期的翻译家之一.郭沫若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引进了那么多外国文学名著.而且表现在对文学翻译发展状况的关注上。针对20年代翻译界出现的粗制滥造的现象.他提出了“翻译是媒婆.创作是处女.处女应该加以尊重”的观点.强调译者的翻译动机与责任感。此后他根据切身的实践提出了“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的文学翻译观.提倡创造性的翻译。诗歌翻译上.他主张“风韵译”.强调诗歌翻译对于原文的气韵不许走转。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中国翻译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郭沫若 文学翻译 创作 风韵译
  • 简介:粤剧名称的英文翻译粤剧,有五种英文翻译。广东粤剧院的“粤”字,用YUE译音,此其一。有人将粤剧英译成:GUANGDONGOPERA,这不大准确,广东戏剧不等于粤剧。广东省不单有粤剧,同时有汉、潮及正字戏等多个剧种,此其二。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粤剧”晚会,英译名称是GUANGZHOUOPERA,直译意是广州歌剧,此其三。第四,羊城国际粤剧节及新加坡国际粤剧节的英译是CANTONES

  • 标签: 外文翻译 粤剧外文
  • 简介:  绪论  上世纪70年代末,北岛以冷静和深刻的思辨创作了大量诗歌,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重新确定人的价值,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时至今日,提起"朦胧诗派",北岛的名字依然赫然在目.上世纪80年代末北岛移居海外,1989年至1993年间,他辗转英伦、南非、纽约,甚至战火纷飞的以色列,住过7个国家,搬了15次家,在没有终点的漂泊中,北岛因为生计开始茫然中动笔写起了散文,2003年以来,国内包括、、等在内的一些主流文学杂志开始陆续刊登北岛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一类叙写北岛旅居海外与艾伦·金斯堡、鲍尔·勃鲁姆、盖瑞·施耐德等诗人的交往以及他们漂泊海外的心态,另一类则是北岛对一些国外诗歌中文翻译的解读.  ……

  • 标签: 北岛诗歌 翻译观 试论北岛
  • 简介:优秀的中国戏曲艺术,长期来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戏曲文学里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有崇尚礼义与高尚道德,有纯真爱情及人间真情。戏曲艺术有强烈的人民性,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而且得到世界人民的向往和追求。一百多年前,外国人不断翻译中国戏曲文学。中国戏曲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世界艺林中独树一帜。

  • 标签: 中国戏曲艺术 翻译家 西厢记 中国戏曲文学 出版社 人民性
  • 简介:胡风谈鲁迅的翻译胡风说,从《小约翰》可以看到欧洲民风的淳朴。鲁迅翻译《壁下译丛》与《译丛补》,是想弥补中国翻译界缺少的部分。鲁迅很注意小民族的代表作的翻译,说这可以有利于击破人们关系冻结的角隅,刺激中国的血液。谈到《工人绥惠略夫》,胡风觉得,现在中国...

  • 标签: 鲁迅 胡风 《小约翰》 中国文学 政治自觉 小民族
  • 简介:<正>由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人民对外友好的协会、辽宁省出版协会、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日报文艺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日前在沈阳举行颁奖大会。据报道,这样的省级文学翻译评奖在全国亦属首次。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赵乐甡译巴比伦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获特别奖;罗兴典译《爱与孤独》、黄玉光译《瓦季姆》、张晓胜、耿德本、史国强译《赛珍珠》获一等奖;另有19人的译作分别获二、三等奖。我刊林建法译论文《边际与颠覆》、高海涛译中篇《爱情血红》均获二等奖。

  • 标签: 吉尔伽美什 英雄史诗 赛珍珠 文学翻译 中外文学交流 外国语
  • 简介:毫无疑问,当今社会无人能否认翻译在阿拉伯文化生活中有着根深蒂固、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然而对于翻译现象在文化中的作用,学者中则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方全力支持翻译事业,认为翻译是阿拉伯文化得以活跃、丰富、繁荣的基本因素之一,并使它向其它文化敞开自己的大门;另一方则对翻译持消极态度,将它视为文化渗透或异族文化侵略的主要源头,认为它会对本族文化及文明的本质造成威胁。但无论是鼓励、支持翻译也好,还是想尽一切方法限制翻译也好,双方都在各自的文化领域进行着一系列实质性的活动。当然,我们不可能简单地把支持翻译的一方划为先进分子,把反对翻译的一方归为倒退的保守主义者。因为事实上先进分子中也有反对翻译的人士存在,而保

  • 标签: 文化翻译 翻译事业 阿拉伯文化
  • 简介:<正>鲁迅先生编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竖琴》,出版于1933年1月,为《良友文学丛书》第一种。他在此书的《前记》中说:“……在四五年以前,中国又曾盛大的绍介了苏联文学,然而就是这同路人的作品居多。这也是无足异的。一者,此种文学的兴起较为在先,颇为西欧及日本所赏赞和介绍,给中国也得了不少转译的机缘;二者,恐怕也还是这种没有立场的立场,反而

  • 标签: 苏联文学 鲁迅 同路人 短篇小说 人性 日本
  • 简介:傅雷(1908—1966)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众所周知的大翻译家。出于对傅雷人品的钦敬和译笔的喜爱,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傅雷佚文的搜集,而上苍也一直眷顾我,让我不断的有所发现。最新的收获是《庞董琹绘画展览会序》和《亦庄亦谐的<钟馗嫁妹>》(片段),均为《傅雷文集·艺术卷》(1998年10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所未收。一先说《庞董琹绘画展览会序》,此文原载1946年11月7日上海《文汇报》第4版。我原本是为了查核柯灵先生生前回忆的几条张爱玲史料而去逐日翻阅1945年至1946年间的上海《文汇报》的,没想到得此意外的欣喜。特别是傅雷公子傅敏告诉我,庞氏后人多年寻觅此文而不获,而

  • 标签: 傅雷 新发现 翻译家 艺术眼光 展览会 中国文学史
  • 简介:据预测,今后每隔10年将发生一次全面的“职业大革命”;重大变化每两年一次;技术性工作将是21世纪社会的职业主体。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此,我们特地预测了中国未来相对热门的26个行业。透过这26个行业,也许我们能够感觉到,在经历了4年又一轮的人才大革命之后,2010年,中国的人才格局将会演变成怎样的格局?2010年到底会发生什么?今年上大学的学生4年后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他们将走向何处?如何解决这些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未来几年里,还有哪些缺口专业?热门专业有哪些?听专家们预测,至少,我们应该有点自我意识——我们将要选择去往哪里的道路?

  • 标签: 人才培养工程 A TO Z 2010 未来预测
  • 简介: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 标签: 鲁迅 中国文化史 学术史 文化转型 价值 意义
  • 简介:苏哈托政权,政党统治集权化,家族当政,贪污腐败,官商勾结,“裙带风”盛行,导致社会矜持加剧,民怨鼎沸,无药可救,其垮台可以用3个“3”来形容:30年的鸦雀无声、3个月的街头骚动、3天之内土崩瓦解——

  • 标签: 专业集团 政权 印尼 贪污腐败 土崩瓦解 苏哈托
  • 简介:<正>鲁迅与任国桢交往的史实,为人们所知的,主要围绕在《苏俄的文艺论战》的校改、出版方面。1923年,任国桢还在北大俄文系读书期间,苏联文艺界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论战,任国桢在学习之余,不仅细心研读了刊登在俄文报刊上各派论战的文章,而且还细心精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准备介

  • 标签: 鲁迅 代表性 文艺界 俄文报刊 苏俄 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