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如果能够投胎转世,我盼望自己成为一个舞蹈家,一个东方的玛莎葛兰姆*.从童年的第一步跳跃旋转开始,我已既是舞者,又是观众.然后像一面反光镜,穿过一个个阴影,走向中年及至老年,最后将一幕幕舞剧呈现在记忆中.

  • 标签:
  • 简介:对戏剧符号诗性的认识,尤其是对戏剧语言的诗性的理解,古往今来的哲人、理论家多有论述。黑格尔说:“诗的适当的表现因素,就是诗的想象和心灵性的写照本身,而且忠于这个因素是一切类型的艺术所共有的,所以诗在一切艺术中都流注着,在每门艺术中独立发展着。”黑格尔指出了诗性是一切艺术的共性。诗在戏剧语言中的表现,是思想与想象的结合。小仲马

  • 标签: 戏剧语言 独立发展 舞台 审美意义 剧作家 象征意义
  • 简介:大型交响京剧《杨门女将》时间:11月2日~3日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交响乐与京剧的结合是"文革"时代的产物,留下了8个样板戏。京剧《杨门女将》从1962年排演到现在,是中国京剧院的代表剧目,担当出国交流的使命。自2003年起,爱乐乐团、

  • 标签: 杨门女将 交响乐 中国京剧 国家话剧院 麦克白 样板戏
  • 简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我们的时代基本的和不可或缺的需要。它给艺术提供了理性的基础,并且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灯光就像是一只富有灵性的画笔,它通过自身独有的光线色彩,不仅能在对人物的刻画中赋予他(她)灵魂,还能在对景物质感的描

  • 标签: 信息传达 戏剧舞台 构图灯光
  • 简介:(一)近年来,对于戏剧内容的深刻性、时代感、现代意识,我们是分外注重的。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也很多。这对于我们冲破那种取材上的非艺术思维模式,显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对于戏剧形式,我们却较少光顾。所以许多剧作者,包括本人在内,写着写着就会莫明其妙地问自己:什么是戏剧?我写的东西是不是戏?不知道。有的话剧作者,从他开始写戏时就是借剧中人之口说道理、说故事、说主题,十几年过去了,所说的内容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变化,而戏的写法却始终没变。有的戏曲作者,从开始写戏就是话剧加唱,至今还在

  • 标签: 话剧加唱 小说作家 《茶馆》 人物形象 演出形式 契丹魂
  • 简介:舞台”上,有个跳芭蕾的萤火虫。它借着自己的微灯照亮着大自然这个细雨滋润下的大“舞台”。这样的“舞台”却给它舞芭蕾增加了高难度。而它的此起彼伏,表现了它的不甘言败的心。即使它的生活将要完结,可是它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终于,它捕捉到大自然给它的第一缕阳光,也是最后一缕,我看见它笑了,它是笑着离开大自然的……——题记

  • 标签: 中的芭蕾 芭蕾舞台 青春中的
  • 简介:从古至今,孔子一直被公认为最讲仁义道德的“大圣人”,是中国历史上“仁、义、礼、智、信”的倡导者。无可讳言,他的儒家学说,早已深入人心,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我国戏曲自从出现以来,各地舞台上不

  • 标签: 孔子 中国历史 仁义道德 舞台 儒家学说 圣人
  • 简介:中国农民从2006年新年第一天起,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一一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2004年,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衣政策,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

  • 标签: 农业税条例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农民 国税 表决 会议
  • 简介:舞台剧聊斋戏的改编巩武威聊斋戏就其内容来讲是指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篇章改编的戏剧作品。目前主要改编的形式有两类:一是影视作品,一是舞台戏剧作品。本文主要探讨以舞台剧样式出现的聊斋戏。聊斋戏还有一个重要的剧目来源,是蒲松龄编撰的聊斋俚曲,如《墙头记...

  • 标签: 聊斋戏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墙头记》 《聊斋俚曲》 舞台剧
  • 简介:六方会谈彰显中国力量: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7月26日至8月7日在北京举行。漫长的会期背后,透露出的是朝核问题的严峻形势。8月3日,中国提出《共同文件》的第4稿,除朝鲜外,其他4国均表示愿意签字,谈判呈现曙光。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朝美顺利实现了双边对话,仅中国代表团与其他代表团之间就进行了近50场双边磋商。

  • 标签: 第四轮 朝核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 国际问题 2005年
  • 简介:舞台灯光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如何在舞台上运用好灯光色彩。是每一个灯光设计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灯光设计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布光技巧,还应熟练掌握各种色彩光在舞台上的运用。尽力在舞台上处理好色彩关系的对比谐调.从而在舞台上创造出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舞台灯光艺术效果。

  • 标签: 舞台灯光 色彩关系 艺术效果 艺术水准 设计者
  • 简介:~~

  • 标签: 台缘
  • 简介:从民间的角度来看,武侠小说这种形式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并由作为具体的现实关系的直接投影向承载现代都市民间欲望的虚幻舞台的方向一步步变化。大致看来,这一过程是由古典侠义小说创作、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创作以及香港新武侠创作三个阶段共同完成的。金庸小说则是这一传统体裁当代转化的一个直接成果。

  • 标签: 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 侠义小说 欲望 虚幻 民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