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法国文学批评界积极探索,不断突破,形成了“可能性文本理论”,且影响渐盛。该理论由法国学者马克·埃斯科拉、苏菲·拉博等学者在米歇尔·夏尔、皮埃尔·巴雅尔、雅克·杜布瓦、斯坦利·费什等人的学说基础上形成,包括一系列理论主张及其指导下的批评实践,它再次对作者权威性和文本同质性提出了质疑,主张从“可能性”角度而非现实角度去考察文本,将阅读与批评的重心从论证文本必要性转移到拓展文本和文学潜力上来,强调文学批评活动具备元文本与超文本双重维度,为审视作者、文本、读者、创作、批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不同视角,有可能对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实践甚至写作实践都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 标签: 可能性文本理论 埃斯科拉 文本潜力 批评双重维度
  • 简介:“现代化理论”及“传统—现代”论是当代西方中心论的新形态,“依附—反依附”理论及“中心—边缘”二元观则对此提出了挑战。在此基础上,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把“世界体系”作为基本单元,对人类现代社会进行综合整体把握。其“中心—边缘—半边缘”三元结构论是对“东方—西方”或“西方—非西方”二元对立模式及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超越,形成了全球观与现代世界史的新模式,启发了阿布—卢格霍德、彭慕兰等一些学者发现“现代世界体系”之前的“早期世界体系”,从而对世界历史的结构做出了新的解释。柄谷行人“资本—民族—国家”三元构造论及“走向世界共和国”的瞻望,则是对“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进一步发挥、对“东方—西方”二元结构论的再超越。

  • 标签: 比较文化 “世界体系” 东方—西方
  • 简介:以塑造一个备受摧残、沉默寡言的黑人女性这一表象为掩护,藉"女同性恋小说"文本形式向男权统治宣战,颠覆和否定了黑人女性所处的"他者"地位.小说运用双层文本叙述策略既揭示了黑人妇女生存的困境,又强调了黑人女性团结的重要性以及重建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的必要性.

  • 标签: 表层文本 隐含文本 女同性恋 妇女主义
  • 简介:本文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出发,探讨了翻译文本的解构策略.解构翻译的目的是要在译作文本中使原作升入一个更高、更纯粹各种语言相互融合臻至完满的境界.这种境界尽管难以企及,但解构无疑为我们指出了通往这一境界的途径.

  • 标签: 诗性哲学 翻译文本 解构策略 符号系统 话语结构
  • 简介:“文学”这个概念是人类古已有之的,而“世界文学”这个观念并非是人类古已有之的。只是在1827年,伟大的歌德才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观念。这距今已经172年了。只是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才在不朽的《共产党宣言》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世界文学”的极其深刻的学说。这距今也已151年了。在人类快进入必将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21世纪的前夕,回顾一百多年来西方、东方是怎样看待“世界文学”的,这应该是更多还原

  • 标签: 世界文学 发展 美国 麦卡锡主义
  • 简介: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文学阅读及批评的模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文学文本与影视改编的关系究竞如何?改编的原则与理念是什么?其中有哪些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探讨?视觉产品在文学教学中有什么意义?本文从电影时代的文学研究语境、述说文本的时代与文本述说的时代、传播意义与受众范围的革命等几个方面探讨改编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研究意义。文章认为,改编研究彰显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是文学与其他媒介互动的重要原因,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文学跨学科研究视野。

  • 标签: 改编 文学 银幕 跨学科研究
  • 简介:杜拉斯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情结,"东方"这个在其文本中几乎缺席的语汇却像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幽灵盘桓不去。作为在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出生并长大的法国人,杜拉斯文化身份的暧昧决定了她写作立场的暧昧。东方主义复杂矛盾的双重表现在于作者一方面逃避童年亲历的"东方事实",另一方面又通过回忆和想象重构了她所认识和理解的东方:"印度+支那(即中国)=印度支那",这也是西方人对东方固有的一种简单化的认知范式。本文将通过杜拉斯文本中对印度支那、印度和中国的描述和建构来揭示杜拉斯"东方立场"的历史性和复杂性。

  • 标签: 杜拉斯 东方 自撰 写作
  • 简介:是20世纪末西方具先锋性的性别解放文本.小说塑造了新型的叛逆者、性别边缘人跨性别者形象,展示了西方社会发展的新态势:追求个体生命的完全自由,拒绝一切规定性,包括性别的规定.但由之引发的却是恐惧、惶惑与自我的失落.小说沿袭的是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跨性别者具有革命性,但它在人性的提升、完善,人类的生存、繁衍等方面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 标签: 费雷思 | 性别解放 跨性别者形象
  • 简介:尽管纪弦曾断言,“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但考察二十世纪的中国新诗文本,就会发现纪弦的说法未免武断,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从白话新诗的鼻祖胡适开始,二十世纪的新诗创作和评论鉴赏,都程度不同地禀承了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小到

  • 标签: 古典诗歌 新诗 传统文化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意象
  • 简介:早在1979年,利奥塔在《后现代情景》中指出,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现正改变着知识的性质,任何称作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转化为新的形态,终将遭到淘汰,而学术研究的方向将取决于其成果是否有可能转换成计算机语言。随着信息处理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利奥塔的预言似乎正迅速成为现实。除了互联网上每天涌现的新信息、新知识以外,

  • 标签: 东西 后现代 预言 现实 利奥塔 情景
  • 简介: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小妹安妮·勃朗特有部小说叫《阿格尼斯·洛雷》,这点文学爱好者都知道,但她还有一部长达576页的小说叫《怀尔德费尔府第的房客》这一点则鲜为人知了。今午6月,美国的企鹅经典丛书中将推出这部小说。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代,法律和社会都视已婚女子为其丈夫的财产,而作者在小说中所全力关注的却是妇女权利问题。小说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追求独立的女人所进行的不懈抗争。主人公

  • 标签: 世界文坛 当代小说 安妮·勃朗特 拉什迪 厄普代克 多伊尔
  • 简介: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曾经塑造了许多犹太人的形象。最近他在小说《多尔恩或童年的博物馆》一书中又成功地描写了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多尔恩的犹太人的一生。该书还被法国拉封出版社翻译成法语。多尔恩1929年出生于德累斯顿,1953年离开民主德国来到西柏林。以后他在西德的威斯巴登市定居,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功,既有权力,又受人尊敬。然而,多尔恩的心中却留着一份苦涩,他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破损的童年——父母离异,母亲早逝。就在多尔恩一心想从物质上找回那些能代表他童年生活的东西的时候,他突然神秘地去世了。

  • 标签: 当代著名作家 世界文坛 阿尔弗雷德 童年生活 多尔 瓦尔泽
  • 简介:基地诗人金斯伯格的新诗集据英国《卫报》周刊95年1月29日报道,著名“垮掉的一代”重要诗人阿伦·金斯伯格新诗集《世界你好》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发行。金斯伯格诗歌中的政治倾向从不需要你费心去索解。从开始写诗起,他就总是直抒胸臆。这本新诗集读起来让人觉得是对接连不断地发生于1986年至1992年间所有重大事件的评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爱

  • 标签: 金斯伯格 世界文坛 “垮掉的一代” 《一千零一夜》 美国通俗小说 马哈福兹
  • 简介:1988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揭晓1988年度美国全国图书奖已揭晓,两位新闻工作者荣膺这项美国最高图书奖,分别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尊路易丝·奈维尔逊的雕塑作品。最佳小说奖由报刊专栏作家皮特·德克斯特获得,获奖作品为《巴黎鲑鱼》(ParisTrout)。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以一名14岁的黑人少女被害为线索逐步展开情节,描写了一名白人店老板如何疯狂地胁迫一黑人青年偿还债务,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这是德克斯特的第三部小说。

  • 标签: 小说叙述 全国图书奖 世界文坛 德克斯特 美国佐治亚州 新闻工作者
  • 简介:又一部亨利·詹姆斯传记问世纽约市昆斯学院英语教授弗雷德·凯普兰的传记新作《亨利·詹姆斯:天才的想象力》已在美面世,这部传记在情感的复杂性与洞察的深刻性方面堪称与詹姆斯本人所写的小说相媲美。这部极其生动的作品描绘出了一幅詹姆斯精致的画像: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为了保持自身的某种独立性而放弃美国国籍迁居国外。按书中所述,詹姆斯在两性关系、社会生活及自己的小说中均采取女性角色。尽管他曾恋上许多男性,但总体上说,他总是压抑自己的同性恋欲望,唯恐自己的性错乱会妨碍自己体验生活的深度。

  • 标签: 亨利·詹姆斯 世界文坛 矛盾心理 维多利亚时代 非洲裔美国人 马克·吐温
  • 简介:1995年在美国出版的报告文学作品《一起民事诉讼》面世以来屡获殊荣:被《时代》周刊评为当年10本最佳图书之一,被《纽约时报书评》评为当年11本最佳图书之一,获1995年度全美书评界奖中的最佳非虚构作品奖,获美国律师协会银木槌奖,获《芝加哥论坛报》哈特兰奖。《一起民事诉讼》记叙了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律师为一批深受两家大公司生产的食品之害而身患白血病的身无分文的人起诉两家大公司的故事。打官司的结局是:受害人获得为数不多的赔偿,而律师却因这场官司

  • 标签: 世界文坛 谷崎润一郎 卡罗琳 马斯特斯 民事诉讼 威廉·福克纳
  • 简介:<正>普天之下也许聋哑人是心灵最少烦扰的族群。因为声音带给人类的愉悦远远少于带给人类的懊丧。对于一个耳聪的正常人,他无可奈何地被迫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与你杳不相关的声音,这些声音既不能陶冶你的心灵,也不能哪怕给你些微的快意。它死乞白赖地送上门来,它唯一的使命是使你烦躁、不安和厌倦。耳聪的人时时不经意地皱起眉头,那不是由于无名烦恼,只是偶然的、舍之不去的声音的干扰。而对于聋哑人,这一切都不存在。他平静的笑容和安谧的心

  • 标签: 给你 耳聪 弹琵琶 《北京文学》 伊索 鸟鸣
  • 简介:法国发表著名作家吉奥诺的日记今年是法国已故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让·吉奥诺诞生一百周年。法国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摄影展览,报告会,小说研讨会等等。法国七星书社也为此出版了《日记、诗歌、随笔》一书。该书的第一部分是吉奥诺未曾发表的日记。吉奥诺的日记是在两个时期写的:第一段从1935年4月到1939年6月,那是他主张反战,呼吁和平的时期。第二段从1943年到1944年,即二战后期,也是他第二次被捕的前一年。这两部分日记形式内容迥异。

  • 标签: 宫泽贤治 世界文坛 吉奥诺 惊险小说 《第一个人》 阿尔及利亚
  • 简介:8月25日,由浅田次郎、鹿岛茂、林真理子等组成的评委会宣布,将第9届中央公论文艺奖授予日本女作家木内升。木内升1967年出生于东京都,毕业于中央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心理学专业,曾做过出版社和杂志社编辑,2004年以《新选组幕末的青岚》步入文坛,2008年《茗荷谷的猫》广受好评,

  • 标签: 文坛 动态 世界 心理学专业 2008年 评委会
  • 简介:8月22日,第8届中央公论文艺奖在东京揭晓,由浅田次郎、鹿岛茂、林真理子和渡边淳一组成的评委会宣布,石田衣良以《北斗:某杀人者的回心转意》夺得本次大奖,颁奖晚会于10月17日在东京举行。石田衣良1960年出生于东京,原名石平庄一,毕业于成蹊大学经济学系,自幼渴望成为作家,1997年以《池袋西口公园》获得第36届“ALL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

  • 标签: 动态 文坛 世界 大学经济学 渡边淳一 颁奖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