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人们对身体感觉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极其久远的时代,据《说文》的解释,“美”从“羊”从“大”,其本义为“甘”。从“美”字的起源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是十分重视官能感受的。这显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由“滋味”、“风骨”、“诗品”、“气”等范畴构成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身体话语 美意识 审美文化 文学批评
  • 简介:新世纪诗歌从生命意识的觉醒到身体意识的觉醒,其间转变的轨迹是有迹可寻的。诗歌的身体性如井喷般登上当代诗歌的舞台,并诡异地表现为诗歌与身体的粗鲁却又包涵着深意的美学结盟。表面上看,身体与诗歌的关系终于上到了台面上,尽管出场的方式令很多人惊愕。身体,成为诗歌的主题,诗歌的素材,诗歌的焦点。

  • 标签: 当代诗歌 身体性 另类书写 打工 真相 生命意识
  • 简介:"这是身体的秘密,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抒情年华》的作者潘婧在谈及性爱时,这样说.

  • 标签:
  • 简介:20年代末,“身体”由五四时期反传统伦理道德、伸张个人欲望的意义系统发生了转向,这一转向主要是社会发展由文化革命到阶级革命的变迁所造成的。五四时期对身体的认同从属于反封建文化运动,身体并没有获得独立的意义,对人缺乏生命层面的关注使得个人在面对人性的许多问题时仍充满着困惑,由此也形成了五四时期浪漫而感伤的文学风格。

  • 标签: “身体” 革命文学 书写 早期 想象 传统伦理道德
  • 简介:由20世纪八十年代李碧华《胭脂扣》以名妓如花的爱情隐喻"香港"的烟消云散,到九十年代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黄得云的情爱对照香港的政治寓言,直至千禧年黄碧云《无爱纪》写尽每人的无所不爱,深深地记忆着香港的爱和恨。香港女作家以情爱经验写出一个又一个香港传奇,并在二十世纪末的香港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重要的风景。

  • 标签: 身体书写 女作家 香港 小说 《胭脂扣》 二十世纪末
  • 简介:郁达夫先生有一句名言,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最重要的成功就是“个人的发现”。可惜这一重要发现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被人遗忘,否定甚至唾弃,一直到三十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又重新被人提起,启蒙,逐渐地恢复了“五四”时期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和自觉。从今天的立场反思这三十年的人文主义发展道路,大致也是可以分作两步,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到1989年可以算作一个阶段,因为思想解放运动本身是上层政治权力斗争的产物,所以这一阶段达到的人的自觉还是比较宽泛的,政治化的,如强调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有独立思考的权力,

  • 标签: “五四”新文学运动 “身体” 意识形态 思想解放运动 象征 “五四”时期
  • 简介:当代生活日新月异,审美现象层出不穷、纷繁复杂,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加富有解释力、穿透力的美学理论来应对。美国学者舒斯特曼倡导的身体美学将身体作为审美感官并注重它在审美体验中的功能,比旧有的美学更多地关注了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对于我们解释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具有较大的启发。但是,它的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待拓展的理论空间很大。本文首先介绍并分析身体美学的由来、学术意图、理论核心与基本缺憾,然后从‘使美学成为高尚的生活艺术”这一学术追求出发,重新界定了当代中国学者提出的‘审美活动论’,最后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 标签: 日常生活审美化 身体美学 舒斯特曼 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 学术追求
  • 简介:假如'9·11'事件的电视画面没有解说,人们会认为这又是好莱坞的一部大制作影片.但这次不是电影,它以惨烈的方式再现了大众文化中人类无数次的自我毁灭的想象.这次袭击,从本文的角度看,揭示了当下语境的两个主题:一是文化,二是身体.首先,在视觉形式上,'恐怖主义分子'采用的是好莱坞的文化方式;第二,在内容上,他们以自我和他人身体的毁灭书写了对美帝国主义文明的仇恨.这种仇恨,无论文明冲突论的提出者亨廷顿如何辩护,文化的冲突已经从理论走向了现实.无论是'9·11'事件,还是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的耶路撒冷的人体炸弹,都以血腥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生存--或者说身体作为我们时代的文本存在形态.

  • 标签: 大众文化时代 身体话语批评 语境 视觉形式 文本存在形态 美学理论
  • 简介:借助攀爬来培养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攀爬对于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作用。攀爬不仅可以增强幼儿身体协调能力,而且有利于建立幼儿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如此一来,幼儿会对更多的攀爬活动感兴趣,在一系列的攀爬运动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老师和家长应该更多地选择攀爬活动中的亲子游戏,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有利于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塑造健全的人格。

  • 标签: 攀爬 幼儿 协调能力
  • 简介:摘要高中生是提升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对高中业余跳高运动员进行训练时,首先要以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同时侧重发展每个人的身体优势。为达到这个目的,训练时要明确个人体能特征,采用适宜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 标签: 高中业余跳高运动员 身体训练 健康发展
  • 简介:本文旨在讨论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直接回应最近的见刊论述以及2014年上海复旦大学专题研讨会中与身体美学相联系的四种观点。这些观点是:1)身体美学是一个学科,犹如经济学一样的研究领域,不同流派彼此阐发但学科本身仍然有待于历史学者与其它形式的批判加以论述;2)身体美学不是一种实用主义;3)身体美学研究促进赋型(embodiment身体化),可以成为身心互融的强有力手段,以及4)正如已有的种种马克思主义式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一样,也会有马克思主义身体美学。然而,当我们将舒斯特曼的论著与马克思主义学说联系起来,我们也许要将以上四种主张全都摒弃。我的论证是,舒斯特曼的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可谓是资产阶级的、非历史的、实用主义的,因此他的美学,从坏的角度看,代表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结晶,从好的角度看,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应对策略。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生产、异化、剥削等诸方面能促成虚假意识形态的形成,由此出发,我们可论证的是,身体美学则促成一种去型(disembodiment去身体化)。其结果便是,舒斯特曼所提出的身体美学究其本质是与马克思主义彼此不容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美学 身体美学 实用主义
  • 简介:美术学院应该设置人体写生课,而此课应当聘用裸体模特儿,这在今天中国的众多美术学院,已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普遍教学实践。但是,接近一个世纪前,围绕着聘用裸体模特儿这一教学安排的兴废,曾经酝酿成一件引发汹汹群议的重大事件。今天,我们通常将模特儿事件与刘海粟联系在一起,而且,绝非巧合的是,刘海粟本人也不厌其烦地多次长篇大论论及此事。(1)刘海粟其实并不是中国第一个进行裸体模特写生课教学的人。

  • 标签: 刘海粟 模特儿 人体写生 美人画 西洋画 身体书写
  • 简介:本文对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哈姆莱特〉前传>中的王子形象、女性视角中的王子复仇的涵义及其与身体政治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这一切都是在与莎士比亚的剧本的对比中进行的.本文以为,厄普代克对王子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并不纯然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将感性生命置于抽象伦理观念之上的必然结果.这种全新的展示带有极大的暧昧性,既表现了复仇事件的复杂性,也使人们在价值评判中陷于困惑.

  • 标签: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约翰·厄普代克 复仇题材 正义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