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一次文学沙龙上,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做过一次诚恳的检讨,他说他曾经大言不惭地宣布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告诉他网络文学的要害不在文学而在网络①。网络文学的要害真的在于网络吗?抑或还是在于文学?这涉及自它产生以来,对其本体构建的认知问题,大家争论的实质上指涉到当代所有艺术面临的基本问题:艺术究竟是技术的还是精神的。对于网络文学而言,焦点是它到底是为技术还是为艺术的文学

  • 标签: 文学本体论 网络文学 艺术 技术 北京大学 中国作协
  • 简介:中西人文交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张江与德汉两位教授的对话——《开创中西人文交流和对话的新时代》①,却不乏新意,既有理论建构,也有现实关切,本身即是一场饶有意味的跨文化、跨学科对话,读来颇受启发。笔者赞同两位教授的观点:中西人文学术交流呈现巨大逆差,中国学者仍待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语言障碍、综合国力还是中国学者缺乏自信等等,都只是现象,而非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以文学为代表的人文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政治哲学为理论基础,从文学世界秩序图式和文学公共领域视角探讨中西人文交流的关键问题。

  • 标签: 文学公共领域 世界秩序 人文交流 重构 学科对话 中国学者
  • 简介:以往关于文学艺术发生(“起源”)的各种假说,最著名的如“摹仿”说、“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等,的确从某些方面对文学艺术发生的研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又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而且学界还忽视了一位颇有成就的重要学者俄罗斯的维谢洛夫斯基,更遗忘了中国学者如陆侃如冯沅君等人的独特建树。在艺术起源的研究上,其实最接近真理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维柯,著有《新科学》,他的许多观点至今富有启示。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假说:文学(诗)是人的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应人的内在的本性欲求和诉求自然而然发生的,也是必然发生的。最早的语言文字显现出诗的最原初的本性,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发生的;最初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最原始的诗,就是最早的原始形态的文学

  • 标签: 维谢洛夫斯基 陆侃如 冯沅君 维柯 语言文字 文学发生
  • 简介:A如今的文学江湖,成了一个名利场。一些不入流的写作者,削尖了脑袋,利用各种机会,极尽各种手段,想千方设百计,绞尽脑汁也要混进场子里去。去干嘛?沽名钓誉,出人头地。

  • 标签: 江湖 文学 出人头地 名利场 写作者
  • 简介:在新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史中,“多民族文学”无疑是学科内最重要的理论关键词。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命名的变换带来的不仅是词汇前缀的变更,更体现了学科的范式转移和观念更新。“多民族文学”蕴含的理论能量不可小觑,因此就更有必要对此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产生的意义进行考察和分析。将“多民族文学”重新放回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场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各种议题进行对话和互动,“多民族文学”的理论意义与历史意义被凸显出来。而“内部的构造”的提出,则是对“多民族文学”进行新一轮理论建构的尝试。

  • 标签: “内部的构造”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 简介:1.【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辞书。由施行主编的学术性文学工具书,作家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是读者近距离了解汪曾祺人生轨迹和汪曾祺作品的捷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词典正文,它包括了北师大出版的《汪曾祺全集》中关于汪曾祺文艺创作、作家修养、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引言;汪曾祺小说、戏曲的主要内容梗概;汪曾祺作品中重要文学人物、典故的精辟介绍。第二部分:附录检索。

  • 标签: 汪曾祺小说 文学阅读 词典 作家出版社 选刊 人生轨迹
  • 简介:办一本杂志并不难,办一本有特色的杂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琳琅满目的书摊上,望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刊物,我却总忘不了作家韩石山“主政”那几年(2000年到2007年)的《山西文学》。

  • 标签: 韩石山 少年读物 一本 毛志成 卷首语 关心民瘼
  • 简介:在近年来的当代小说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开始越来越引人关注,与此相关的话题也曾引起诸多讨论。习近平同志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当然也隐含着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习主席谈到,“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 标签: 历史叙事 当代文学 想象空间 文学家 艺术家 当代小说
  • 简介:当许多讨论仍围绕着当今中国儒学复苏的话题时,刘剑梅的著作《庄子与中国现代文学》(ZhuangziandModernChineseLiterature)则展现了严谨且富于洞见的对于中国道家哲学传统的探究,而道家传统的重要性在中国现代思想及文学研究领域非同小可。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庄子 中国现代思想 哲学传统 中国儒学 文学研究
  • 简介:在当前学科分割日益固化的形势下,文学史与思想史的研究各有侧重,但在作者看来,它们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联,而且文学通过自身的“再现性”与“想象性”可以在文本中呈现其他学科的观念。由此,作者提出文学侨易学这一方法论概念,研究文学世界里的观念侨易现象,在纷繁复杂的文学世界里、数量庞杂的文学作品中,择出最具意义的诗思作品并追及其后之诗哲人物。将其适当地填入到思想史叙说的谱系之中,为文学史与思想史之间的联通提供有效的路径。

  • 标签: 文学侨易学 观念侨易 思想史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后,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文学的快速变化。网络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就是媒体创新在文学领域的典型体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得文学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文学的IP热潮加快了以文学为内容的印刷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但是,从总的趋势来说,近年文学领域一方面出现了媒体创新的繁荣,另一方面文学内部的创新却相对冷寂。

  • 标签: 网络文学 媒体创新 媒体技术 文学领域 传播渠道 印刷媒体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方面的作用做了许多重要论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讲话的思想研究一直是文艺理论界近几年的热点,本文将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角度,谈谈习近平总书记繁荣发展“民族文学”的世界视野。

  • 标签: 民族文学 世界视野 总书记 习近平 大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 简介:文学本质论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进程中,文学本质论建构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文学本质论观念是一个历史建构与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随着时代变革和文学发展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新时期以来也是如此,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从审美论到人的文学论,乃至在反本质主义语境下对文学本质问题的重新探讨,反映了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进程。对文学本质论问题及其观念嬗变的反思,一方面可从中获得应有的经验教训或历史启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当代文论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克服反本质主义论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自我迷失的困惑,进行当代人应有的理论探究与建构。

  • 标签: 文学本质论 历史嬗变 理论反思 理论建构 实然性与应然性
  • 简介:美国文学虽然历史不算长,但不少经典人物,从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到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老人,都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了许多读者的文化友伴。此外,美国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场景,如弗罗斯特那“未被选择的道路”。还有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郡”,也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读者和作者启迪心灵和激发写作灵感的源泉之一。

  • 标签: 跨文化对话 美国文学 《老人与海》 辞典 中国读者 桑提亚哥
  • 简介:在中国文学史上,媒介变革与文学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在口传文学阶段,记忆是促使文学得以创作与传承的唯一方式。为了方便记忆,此时期构成文学作品的语句大都短小精悍,且充满韵律感。

  • 标签: 文学生产 媒介场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发展 媒介变革 口传文学
  • 简介:文学与思想史的跨学科研究,虽然是近年来才更有意识加以倡导的研究取向,但事实上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轫之初就已竹诸实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乃是其中的典范之作,新时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本文从文学与思想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出发,试图强调下列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将文学与思想、心态和精神的历史联系起来,不是一种机械的拼合与杂糅,而应该是一种相互渗透和交融,从最高意义上说,是为了恢复文学研究的人文学品格;其二,文学与思想史的连接,非但不是要简单地用文学和语言的材料证明思想史的结论,而且恰恰是要激活“如何说”与“说什么”之间的有机关联:其三.文学是对真理问题和个体命运具体而直接的表达。因而它也为我们质疑那些约定俗成的“常识”与“定见”、那些一成不变的命题和所谓“普遍规律”提供了最大可能性,而这也正是比较文学之所以成为比较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 标签: 跨学科研究 思想史 文体 意义
  • 简介:文学评论家要有两手:第一手是阅读文学作品;第二手是知识结构。欲作优秀评论家,于第一手同应努力,但关键还在第二手。凭才情年少成名者,很快遭遇瓶颈,即因第一手硬、第二手软。

  • 标签: 文学评论家 文学作品 知识结构
  • 简介:在中国传统的史书中,对人物的记述总是受到史家的重视。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具体到文学史这一专门史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便主要是作家。如何对作家进行选取、介绍与编排,是每一部文学史著作都绕不开的问题。德国汉学家顾彬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后文简称《顾史》)也不例外。《顾史》的现代文学部分中,其编排体例虽然是作家、文体和文学思潮并存,但整体上仍是以一个个的作家为线索串联起来的。

  • 标签: 文学史书写 中国文学史 20世纪 顾彬 郁达夫 “论”
  • 简介:回溯20世纪世界文论风风雨雨的演变历程.回看上一个百年各种“主义”众声喧哗的狂欢表演.“结构主义”之真正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之旅,无疑是其中一道值得回味的思想景观。即便是在“后结构主义”似乎都已然远去的今天,纵然是在所谓“后理论时代”,“结构主义”文论依然是当代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文学理论所归属于其中的人文科学显然不可能是线性进化,不可能是一味的“新潮”将“旧浪”取而代之,不该是“旧话”就不应重提。实际上,在人文科学领域,一些话题,一些若明若暗的问题,恰恰需要再探。

  • 标签: 后结构主义 文学理论 跨文化 文论 主持人 人文科学
  • 简介:《青年作家》杂志自2015年7月改版以来,追求经典和先锋,发掘潜力和新秀,把当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展示给读者,推出了大量佳作,被各大权威文学选刊纷纷选载。2017年,各大权威文学选刊选载本刊作品如下:

  • 标签: 文学选刊 文学作品 青年作家 多样性 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