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颐和园早年唤作清漪园,园里的昆明湖碧波荡漾。湖上西堤南端的第一个叫作柳。柳,远没有十七孔和玉带闻名,可一个"柳"字,已令人遐想联翩,据说是乾隆取"柳晴有絮"之意赐名的。柳是一座不大的五孔石桥,两边湖水连天,桥上一座重檐四角方亭,八只朱红亭柱,亭的顶部绘着仕女弄荷,还有一些因年代风蚀模糊不清的旧画。

  • 标签: 清漪园 赐名 十七孔桥 方亭 玉带桥 园林艺术
  • 简介:独特的︽马词典︾朱珩青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的生存家园。一个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的人肯定是无法生存的。韩少功在他的长篇新著《马词典》里,编撰的马地区的日常用语词典,揭示了马地区整个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可以说是马地区的简明百科...

  • 标签: 《马桥词典》 韩少功 语言交流 民族文化 丰富的内容 “化”
  • 简介:<正>我的故乡在金井河畔单家坝。这是金井与范林交界处,跨河有座宽6米,长60米的4拱形花岗麻石桥——太平。它像艘巨轮横泊,一头搁在金井沙滩,一头衔接范林。这座,记不清是哪个年代的先人所造,桥面正中的麻石被独轮车辗出了一道深深的凹痕。今天,它已改头换面了。然而,我对这座古老的却有着深厚且特殊的感情。

  • 标签: 太平桥 范林 盘山公路 喇叭声 单家 凹痕
  • 简介:<正>在黑龙江的诗人群中,我们应当特别提到南,过去说起的“北大荒诗派”,许多论者都忽略了南诗歌的应有地位,把他排除在北方诗人的行列,这恐怕是一种不应有的失误。诗人出生在南方,但他的生命已扎根于黑龙江的泥土之中,他的诗歌呈现出鲜明的北方特色。读他的诗,一种苍凉、宏阔的质感扑面而来,好象脚踏

  • 标签: 诗歌 黑龙江 泥土 “荒原” 诗歌意象 行列
  • 简介:咏物诗于齐时期大量出现,齐咏物诗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咏物诗之和。故王夫之曰:“咏物诗,齐始多有之。”那么,齐诗人认为咏物诗的本体是什么呢?齐诗人在论著中多次表达了诗歌创作的实质是抒发情性。而梳理从先秦到齐时期,文人对“情性”观念的演变和齐咏物诗创作实际的考察,则让我们更精确的理解齐诗人的情性观,并对齐咏物诗本体的认识更加接近事实。

  • 标签: 齐梁时期 “本体” 咏物诗 情性观 诗人 诗歌创作
  • 简介:进入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诚然并没有出现什么令人新奇和激动的东西,这一点与IT(信息技术)领域那种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当然不可相提并论,但是,有一点不应当轻易忽略:这就是面向“文化研究”寻求新的战略性转变。近年来不少文学理论学者纷纷转向文学的“文化研究”,表明“文化研究”正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如何看待这种新情形?我想这是见仁见智的事,这里不过是提出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 标签: 中国 文学理论 文化批评 语言论 审美论 心理论
  • 简介:<正>结联同志瘦弱、个头不高,据说儿时多病,几乎早夭,所以我认识他以后,总把他当成需要别人关照的“小弟弟”.但当我读着他的诗时,才感到我的认识中有那么多的片面性.这个集子中的很多诗都有着深思的哲理、跳荡的激情、强劲的力量.读读《天

  • 标签: 文艺评论 作品 杜鹃 语言 姑娘 作家
  • 简介:欢娶回家当太太,是我的一个失策。许多人觉得我结了离、离了结的,肯定是喜新厌旧。其实婚姻这种东西,除了当事人,其他人是很难了解其中是非对错的。欢虽然比我年轻八岁,但这相貌吧,怎么说呢?想想,她是梁天的妹妹,能美到哪儿去?但作为编剧,她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 标签: 当事人 对错 婚姻 失策 装修 是非
  • 简介:公元479年,腊月梅开的季节,我出生在南齐钱塘苏家,因生下来瘦弱娇小,爹爹遂取名“小小”。虽是贾商之家,但受祖上香书遗风熏染,我自小能书善诗,四书五经样样精通。在爹娘的掌心里,我度过了一段憎懂幸福的春光。怎奈世事无常,十五岁那年,爹娘染病相继谢世,僮仆四散,我随奶娘贾姨移居西冷畔、湖山深处的梅林精舍。“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冷妾姓苏。”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九月下旬,时令虽已入秋,但江南却依然闷热。与我久未联系的诗人小海从苏州突然打通了我的电话,邀我到昆山小聚一下。我因正忙于写作关于法国哲学家乔治·巴塔耶的文章,怕中断以后再捡起来很麻烦,再加上天气比较热,有点不想动。但他坚持要见面,

  • 标签: 啸峰 小海啸 峰巴桥
  • 简介:无论读文章还是写文章,鄙人都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今年初在北京站的书摊上偶然看到前辈衡先生的《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急切地拿回来拜读。衡先生的确算是我的前辈,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在我的一个好朋友家里,就看到一本书的扉页上篆书刻成的大红印章,朋友告诉我,那是“衡藏书”,衡是他的亲舅舅。

  • 标签: 梁衡 作文 业余爱好者 中学生 北京站 文章
  • 简介:摘要在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以及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当中,经常需要使用串行通信来实现数据交换。目前,有RS-232,RS-485,RS-422几种接口标准用于串行通信。针对整流测试设备中存在的功能不足,设计了以PC机为主机,分布在现场的各个单片机系统为下位机的主从式结构。单片机主要完成整流参数的测试和分选,上下位机之间采用RS-485总线进行通信。

  • 标签: 分布式系统 串行通信 整流桥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简介:在当代中国的新诗发展史上,南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要的诗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在诸多"归来"的一代诗人群中标示了作为诗人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精神.他同时又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歌理论家,他以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古今中外名篇名作的深入阅读及对中国诗歌史的全面研究分析,从诗学本体、诗歌文化、思维方式、诗意创造等方面建构了极富个性特色的诗学理论体系.

  • 标签: 诗人 诗论 诗学 中国诗歌史 诗歌理论 新诗
  • 简介:一1945年台湾光复,重回睽违了51年的祖国大家庭,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台湾文学终于走上了再出发之路.三、五年内围绕着台湾新文学的重建、再出发,值得文学史记载的重要事项有:

  • 标签: 台湾文学 新文学思潮 艺术风格 《桥》 民族文化
  • 简介:“三农问题”是乡土中国所有问题的集结点与重心,而这其中,“农民”又是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如何认识农民,如何实现农民自身主体的现代性,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力图解决的中心问题。在新世纪急剧变化的新时代历史文化语境中,鸿以其独特的乡村记忆、乡村情感来阐释“中国庄”系列非虚构写作的脉络、肌理与内在症结。作为这一问题的“自叙传”式书写,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思想架构与内在的情感逻辑,有助于从情感深处理解今日中国之农民。

  • 标签: 乡土文学 乡土中国 梁鸿 梁庄 农民
  • 简介:  这不是一份书单.我讨厌书单,尤其是那些开给年轻人的书单.青少年已经有太多应该要上的课,应该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应该要遵守的规定和礼仪,我们为甚么还要管他们应该看甚么书呢?人生早年的最大好处就是还有浪费得起的时间,就算看书也尽可以看些师长眼中无甚意义的废物.……

  • 标签: 书话 弱水三千梁文道 梁文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