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以外国人为使用对象的"日本語辞典"一般应告诉人们五方面的知识:(1)词义、语感等;(2)一个个汉字的相关知识;(3)互为依存关系的词;(4)和该词相关的信息;(5)词的形式.比如,应告诉人们"清める"与"洗う""きれいにする"、"のろのろ"与"とぼとぼ"、"とうとう"与"やつと"这类词的区别,还应告诉人们,相对于"真夏",日语中有"真冬";相对于"大路""大柄",日语中有"小路""小柄";而对于"大ざつば""大目に見る"中的大,日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小.

  • 标签: 日语 词典 词义 语感 汉语
  • 简介:时间、条件、因果、转折之间由交叉的相似性网络构成了一个统一关系范畴。反映在复句中即以时间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构成了一个意义连续体。本文以条件与因果关系的接点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假设以及假设验证的过程,确立了接续助词「カラ」为日语时间条件和因果关系接点,此后通过分析"X(前件)+接续助词カラ+Y(后件)"结构中所包含的主体性意义与客体性意义,考察了「カラ」的多意义用法间的连续性,从而明确了条件关系与因果关系之间连续性产生的原因。

  • 标签: 条件 因果 意义连续体 主体性 客体性
  • 简介:俄语主动句和被动句被认为是同义句式,二者的转换主要有两种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主动句都可以转换为相应的被动句,这主要受施事、受事语义特征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上下文语境、语义表达的侧重点、篇章衔接、语体需要等。研究句式转换有助于在平行的句式结构序列中探究相关语法意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寻找其区别性意义和约束性的限制条件

  • 标签: 俄语主动句和被动句 转换模式 限制条件
  • 简介: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为指导,对包括“なら”形式的日语条件句进行了多层范畴的细分、原型的界定,并对范畴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提出了日语条件句的范畴模型应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的立体模型的观点。并通过原型理论在日语条件句研究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条件句习得困难的问题,并丰富原型理论在句法学领域的研究。

  • 标签: 多层范畴 原型理论 日语条件句 原型
  • 简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集图书、电子、音像制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出版单位。建社至今已出版新书2800余种,重印率达50%以上。

  • 标签: 华东理工大学 大学出版社 市场 精品 读者 出版单位
  • 简介:据(详解日汉词典)解释,“てめゐ”接在他动词的连用形下,表示动作的结果仍然存在着的状态。如:“壁に地図褂けてめゐ”、“窓が開けてめゐ”。“てめゐ”一般与格助词“が”呼应。但是从“てめゐ”更多的实例当中,不难判断“てめゐ”还可与格助词“を”呼应。下面就“が~てめゐ”与“を~てめゐ”的成立条件及含义进行分析。

  • 标签: “が~てめゐ” 日语 “を~てめゐ” 词汇 词义
  • 简介:日语有A型、B型和C型3个类型的三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而汉语只有A型和B型2个类型的三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日语有生物用作主语时最容易被接受,而汉语无生物用作主语时最容易被接受。从有生物用作主语易于表受影响者,无生物用作主语易于表话题这个角度来看,日语的三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的主语主要用来凸显受影响者,而汉语的主语主要用来凸显话题。这个特点与二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一致。

  • 标签: 三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 有定 无定 受影响者 话题
  • 简介:谈汉字字音的和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王今知汉字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从这里传到神州大地的各个地区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日本最初有自己的文字,在长期学习汉语汉字以后,日本人开始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民族语言,借用的方法主要是:借用字(借音不借义),如(结实)...

  • 标签: 汉字字音 民族语言 汉字添加 黄河流域 辅音交替 元音交替
  • 简介: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日语》课本(第一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新编著的课本,新课本和旧课本的不同之处,是新课本的单词标上了金田一式的语调标记法,这样从基本上加强了语音的学习与应用。关于「行」鼻音问题,第三课有如下一段话:在词语中,这五个假名处于第二拍以后的位置,或作助词时,发出的声要鼻音。同时举出三个单词作例。笔者认为,应再补充说明,还有哪些

  • 标签: 鼻音化 二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五三 标记法 五百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明治时期与1980年后小说中「など」「なんぞ」「なぞ」「なんか」以及「なんて」的实际用例,展示了中心助辞「など」从原本只有客观例示用法的助辞发展到如今具有客观例示与主观评价双重意义的助辞。这也就是所谓的语法主观。围绕着中心助辞,「なんぞ」「なぞ」「なんか」及「なんて」也或多或少参与了从客观例示向主观评价发展的过程。然而「なんか」在语法过程中呈现的作用非常特殊。

  • 标签: 语法化 例示 否定的评价 明治时期 现在
  • 简介:一、引言名词谓语句是现代日语的基本句式之一,其表达形式为和。从语义看,因其多表现语言主体对主谓成分间“命名”、“所属”、“同一”等关系的确认、判断,故又多称为“名词判断句”。实际上,名词谓语句无论是以单句形式,还是作为引用句中从句的形式,位于句末的谓语构成成分的脱落现象都是很常见的。人们常把这一语言现象解释为“省略”。那么,为什么会被省略、省略的条件是什么,的省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问题在日语教学中是需要认真加以澄清的。本文试图对上述

  • 标签: 无形化 现象成因 隐身术 费苦心 句型 谓语动词
  • 简介:命制俄语专业标准考试阅读试题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命题者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因素:文章的题材和体裁、选材的长度、生词总量、考点的选择、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覆盖面、选项的设计、选项的排列、选项间的关联、问题与选项的用词总量等。标准考试中,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不得选用内容涉及武装冲突、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考试成败、失去亲人、负面国情。本文探讨了上述问题和命制阅读题的主要依据;选材与压缩、设问与选项、用词总量与考点;设问角度与句法结构;正确项与干扰项的编写等。

  • 标签: 标准化考试 阅读试题 命制理论 命题方法
  • 简介:本文是继《论日语动词意义的研究》后的又一篇有关动词意义研究的相关论文,试图通过和汉语中的相关问题的对比对这种假设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发现新问题,深挖日汉之间在深层次上的不同点,在解决诸如自他动词的区分问题上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探讨日语教学本土问题。

  • 标签: 隐性动作主 显性动作主 使役意义 反身意义
  • 简介:“安■死”の制度は避けられない(“安乐死”的制度不可避免)送山高史作石月译安乐死的概念自古有之。在佛教的经典中就写足的人饮毒而死是对这种有建议苦于不治之症的人不过,古时安乐死的概一种情况,即为了使安乐死的范围不至于过广而必须由于人工呼吸等的发呆状...

  • 标签: 安乐死 制度化 器官移植 呼吸等 佛教 史作
  • 简介:多年来,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存在实现形式单一、要求脱离实际、学生被动参与、教师态度消极、论文质量低下、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重点比较了英语专业大纲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教育部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官方文件,指出了英语专业规定毕业论文单一形式存在的缺陷,结合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研究的文献指出了规定英语专业单一毕业论文形式存在的七大问题,总结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探索的结果,提出了以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设想,指出了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潜在的优势。希望本文能为外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英语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多样化
  • 简介:本文首先从广义的"语态"范畴的角度分析了日语对偶自他动词中"有对自动词"无标记具有"被动"语义的问题(例,「町が空襲で焼けた」)。通过考察"有对自动词"无标记派生"被动"语义的过程,说明了日语动词词汇与"语态"范畴语义相关性的重要特征。并基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理论,探讨了日语"语态"现象以因果关系为动因,从原型的单一事件向边缘的复合事件扩展的机制,揭示了日语的"语态"是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述认知突显的语法范畴。

  • 标签: 语态 有对自动词 因果关系 事件结构 认知突显
  • 简介:日语「ナ」形容词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其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二字汉字「ナ」形容词由于在形态及语法功能上与名词及形容词有诸多联系,因此有必要对其词性进行详细考察分析。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选取日语二字汉字「ナ」形容词中词频最高的50个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名词、「ナ」形容词、第三形容词的典型特征,具体地制定了三个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将二字汉字「ナ」形容词细分为六类,用以考察「ナ」形容词内部的连续性。在结合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名词、「ナ」形容词、第三形容词是一个连续体的发展路径;「ナ」形容词处在名词和第三形容词的中间位置兼具名词和第三形容词的特征。最后,本文分析了二字汉字「ナ」形容词出现多词性的三大原因:①日语汉字词整体具有多词性的特征;②从历时来看,二字汉字词的词性会随时间发生变化。③二字汉字「ナ」形容词在修饰名词做定语时会出现「な」和「の」的摇摆。

  • 标签: 词类 ナ形容词 名词 第三形容词 连续性
  • 简介:「N1+あふれる+N2」结构是日语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语言表现形式。本文认知语义学角度,以共时层面考察日语「N1+あふれる+N2」结构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阐述在这一结构中动词「あふれる」语义发生功能类转的特点,即由表现动词典型情状的事件范畴转变为与形容词功能类似的属性范畴,句法功能也由陈述描写性功能向属性定性功能转变,即“事件→状态→属性”的语义演变过程。通过对「N1+あふれる+N2」语义的规约性、类转及其外在形式的融合等词汇要素的检验,论证了「N1+あふれる+N2」具有词汇倾向。

  • 标签: 共时 N1+あふれる+N2 词汇化 事件 属性
  • 简介:经济全球趋势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非通用语种专业,既面临着机遇又面对着各种挑战。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传统外语专业的资源和经验,充分发挥非通用语种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加强非通用语种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并与国外高校合作,拓宽非通用语种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非通用语种+英语"双外语应用型国际非通用语种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 标签: 非通用语种 双外语 应用型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