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华古族的族神话中有三仙女族神话,自成系列,虽有细节上的差异,但却表现出文化融合的痕迹。为探明三仙女族神话的系统、文化性质与文化内涵,并从中探寻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多元辩证发展规律,无疑对中华文化史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殷商 高句丽 满族 三仙女族源神话 比较研究
  • 简介:2007年6月28日-7月1日,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庄韶教授与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徐黎丽教授来校进行民族学学科建设指导、讲学。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兰州大学 庄孔韶 讲学 博士生导师 少数民族研究
  • 简介:在愈演愈烈的满族“汉化”趋势下,满族文化的式微正在无可避免地发生.对于新时期满族文学而言,民族的彰显与维系愈加艰难.作为一种主动选择,新时期的满族作家开始了“汉化”突围,通过宣告“我是满族”、具象展示满族文化传统、“历史记忆与文化想象的适时整合”来标记、展示文学作品的民族属性.部分满族作家为了克服“展示”所带来的泛化效应,努力深入满族文化的肌理当中,通过反思民族命运、省视民族性格、自我批判与砥砺等方式将民族表达引向深入.此外,他们还自觉秉承满族文学传统,表现满族传统的道德、艺术旨趣,借此维系自己的族书写.

  • 标签: 新时期 满族文学 满族作家 民族性
  • 简介:清代,以敖拉·昌兴为代表的达斡尔族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促进了达斡尔书面语的形成。通过敖拉·昌兴《巡边诗》和达斡尔族英雄史诗《altangalburt》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达斡尔书面语比口语更加严谨、规范。达斡尔书面语形成是迭斡尔文化受满族文化影响的结果,反映着清代达斡尔族文化发展轨迹。

  • 标签: 敖拉·昌兴 达斡尔 书面语
  • 简介:道光七年(1827年),清王朝已远离盛世,身处中衰之际。不相称的是,该年户部银库收入竟至2380余万两,达清前中期从未有过之高,成为衰败中的一抹亮色。这项以捐纳和盐商报效为代表的高额"临时财政进项"彻底击溃了清朝的收支平衡态势,也打破了官民正常的生存态势。伴随着"临时财政进项"对清王朝的补苴,社会亦百弊丛生。于清王朝而言,表面得之,实则失之,终究预示着其在衰败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 标签: 户部银库收入 捐纳 盐商报效
  • 简介:1991年6月17日,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语言学教授约翰·H·具先生在黑龙江省民委语文处许德行处长的陪同下,来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访问。双方相互介绍了满语研究状况,并就互相关心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都非常希望今后能进行课题合作,共同研究,以求得满语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此,满语研究所于1992年6月向约翰·H·具教授发出邀请。7月21日,约翰·H·具教授如期来所,

  • 标签: 美国阿拉斯加 语言学教授 许德 实地考查 语言学理论 附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