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正>《春秋·僖公16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公羊传》注:“曷为先言陨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又云:“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由这一组材料可以看出,上古人造句与理解句子不是按固有的语法形式来进行,而是按人的直观所感知的形象序列来进行的。就是说,上古汉语的语法是一种“隐形语法”,它隐藏在形象

  • 标签: 上古汉语 语句 现代汉语 陨石 汉宁 洪迈
  • 简介: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 标签: 民国初年 大夫 山羊 病人 夹板 伤筋
  • 简介: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不仅普遍采用汉语口语语体写作,且语言苍白平淡,表达手段单调贫乏.主要原因在于汉语书面语输入不足。根据语理论,我们设计了相关实验:选用一些古今经典诗文让留学生进行写前阅读,并通过练习的方式强化其习得效应,然后促使他们将所习得的语运用于写作。实验结果表明,有目的地输入经典书面语语可有效提高留学生汉语写作水平,读写同步训练可有效改善写作质量。因此我们建议应多选择一些经典诗文语篇作为范文进入写作教材,阅读、写作教学也应彼此打通,相得益彰。

  • 标签: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语块 经典诗文 留学生 阅读
  • 简介:汉语“双宾句”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双宾”构内部语义的复杂性给二语学习者带来极大的困难。“双宾句”教学要遵循人类认知共性,从“典型到边缘”分层次分梯度地教学,即以“给予义”为原型,帮助学生掌握“双宾句”的语特点,而后再扩展到“索取类”及“予夺不明类”教学。本文将构-语教学法运用于“双宾句”教学,这不仅为构-语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例证,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素材,而且对其它难点句式的教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构式-语块教学法 双宾句 教学顺序
  • 简介:近些年,语已成为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回顾梳理最近十五年的对外汉语教学语研究。分析发现汉语语分类的理论探讨较多,但分类视角窄且分类标准存在较多问题。实证研究数量增加较快,方法也更多样化。其中,语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进展明显,但不同类型语及其习得机制的教学与习得研究成果有限。结合国内外语研究发展趋势,本文分析目前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后续汉语语教学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 标签: 汉语语块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 简介:内容简介:《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构建研究》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借鉴语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以初级阶段教材中语选取为切入点,开展初级阶段语构建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在于:在梳理、分析语理论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及汉语教学中语的界定、选取及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初级阶段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论证了将语理论应用于初级教学的理据。同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初级阶段语项目展开构建研究,最终制定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项目表”。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句式的语义构成是人类认知对现实的反映,近年兴起的构语法要解决的正是语法研究的核心内容--句法和语义的一致关系.构即形式与意义/用法的配对,语言的创造性就来自于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把具体的词语嵌入语言构中,形成构的多义现象.本文从构语法的角度对英汉双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对构语法理论在跨语言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与习得以及外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外语教学 英语教学 构块语法 语言研究 句法 语义
  • 简介: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注。本研究使用限制性语境下的自由作答任务,考察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口语语提取运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水平的高级汉语学习者在学过语占全部语的比例以及学过语的正确提取使用率两个指标上都有显著差异,也显著差于汉语母语者的测验表现。这些结果暗示着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学过的汉语口语语数量有限,难以合理得体正确使用。作者进一步讨论了汉语口语语提取运用的影响因素及加大语教学的必要性。

  • 标签: 汉语口语语块 语块提取 语块运用
  • 简介:关于''字的构造原理,目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除去四个'口',剩余的部分是指'血脉',另一种认为剩余的部分是指'犬'。笔者通过查阅《常用源流字典》《说文解字》《图解说文解字》等资料,梳理分析各种观点,得出如下结论:''是象形字,其本义为'内脏'、再引申出'器具''器量''大器晚成''器重'等词中的相关语素义。

  • 标签: 字形 字义
  • 简介: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甚至小型企业,在制定规划、年度计划,或开展一项大型经济活动包括建设项目时,都要制定工作方针,以指导今后的行动。工作方针主要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用精炼的语言,简要表达工作原则、发展方向或思路、重大部署、重要举措等。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谋略的体现。工作方针有两种行文方式:一是单独行文,制作成条幅、标牌、督语在企业张贴、悬挂,或用通知、通告、决定等转发;二是作为规划、计划、工作要点、业绩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文种的一部分,随文发出。

  • 标签: 经济写作 行文方式 文种 语言 决定 计划
  • 简介:<正>§1汉语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有一种常见的格式,可记作“A以B”。例如:唐代以前长江以北五十个以上洛阳以远十年以来白线以里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割据势力以后划定的临时军事分界线以南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处在A位上的成分是开放性的。这些成分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数量无法穷尽。处在B位上的成分,全都是单音节的。这是封闭性的,仅限于如下17个词:上、下、内、外、里、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来、往。“以”位于“A”和“B”二者之间,是由古代汉语延用下来的,似应视为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整个“A以B”是名词性结构。

  • 标签: 类事物 围墙 有定无定 拐角 异类 喀什市
  • 简介:<正>主语和表语同形的判断句,由于在修辞上产生某种特殊的表达作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陈望道先生曾把这种修辞现象归入“复叠”修辞格。语法上最早注意到这种句式的大约是吕叔湘先生,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曾作过一些有启发性的分析。然而,正式命名为“同语”,并从修辞特点方面专门作了论述的当推张弓先生。他给“同语”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

  • 标签: 判断句 同语式 修辞特点 主语 老舍 吕叔湘
  • 简介:  凡是主语是受动者的叙述句,称为被动.汉语特别是古汉语缺乏形态标志,被动和主动有时是同形的.如"伐者""攻者"既可以是施动者(主动者)即施行动作行为者,也可以是受动者(被动者).……

  • 标签: 特殊被动式
  • 简介:“拿”字处置元代已出现,但其发展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即元代产生于北方,明代才出现于南方。自清代中叶开始直到现代汉语,南方的发展超过了北方,特别是在吴语中,处置“拿”字句几乎完全替代了“把”、“将”字句。

  • 标签: 处置式 “拿”字句 方言
  • 简介:辩技千种贵在巧,巧能在一团模糊中找出疵点,在鸡蛋里挑出骨头;巧能四两拨千手,抓住牛鼻子,三言两语,令对方败北。

  • 标签: 调包式诡辩 论题 隐蔽性 论据
  • 简介:<正>北方话里有一种ABC三字组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在元以来的作品中不时见到。如:(1)软兀刺方馋睡着。(《梧桐雨·第四折》)(2)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王实甫《西厢记》)(3)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齐打呼坐下,喝酒说笑。(《红楼梦》九十二回)“软兀刺”“颠不刺”“齐打伙”等都是ABC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在当代文艺作品中更为常见。如:(1)冻了冰,滑刺溜的……(杨朔《三千里江山》22页)(2)怎么晚上刘拴儿胡拉巴儿地跑到你家。(管桦《将军河》303页)

  • 标签: 单音节形容词 后缀 单音形容词 梧桐雨 红楼梦 王实甫
  • 简介:无标时间背景复句是时间复句中的一种类型,其特点表现为:时间分旬表达纯粹的时间概念且没有特定形式标记;时间分句直接表明正分句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本文描写了这一类复句中时间分句的语表形式,研究了时间分句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类型,探讨了时间分句表达时间的特点,并就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

  • 标签: 时间复句 时间分句 时间表达
  • 简介:“V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复杂的多种用法,这是由“起来”自身语义、所处构和作用层面等三个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趋向义“起来”可以用在事件构、处置构和遭受构,直接作用在动词上随动词一起进入构;体貌义“起来”只能用在事件构,作用在句子上,是句子成型后另加的时态算子;方式义“起来”用在描写构,不是后来加入构的具体成分,而是构自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生义“起来”使用在判断构,也是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标签: “V起来” “起来” 构式 意象图式
  • 简介: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再A也B”表达式虽然形式唯一,但由于其内部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可分为两种构:增效构和非增效构。两种构在语A的有界无界、“再”的语义释义、“再A”与B的关系以及“再A也B”结构的凝固程度、构义和解析角度等多个方面都不同。

  • 标签: “再A也B” 构式 增效 非增效 有界-无界
  • 简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提升学生对所学文本内容的内拓和外延,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建构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网络。

  • 标签: 小学语文 主题式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