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外访谈对留学生期待的汉语教师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发现留学生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国籍、汉语水平、学习时间、母语语系、性格特征、是否华裔等方面均与教师个性特征的期待有着或大或小的相关性。限于篇幅,仅从留学生的母语语系、汉语学习时长、汉语水平、个性倾向、是否华裔等角度与教师个性特征期待的相关性进行考察,认为留学生个体因素决定着其对汉语教师个性特征的期待要素及程度。在国际汉语教师教育、选拔和培训尤其是汉语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学习者基于个体差异的种种期待,这是实施差异教学、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 标签: 留学生个体差异 期待 国际汉语教师个性特征
  • 简介: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界对教师发展研究的关注,有关国际汉语教育新手、熟手与专家教师的比较研究已成为教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新手、熟手和专家教师的概念界定、教学行为差异性、认知能力差异性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旨在进一步揭示教师专长养成的规律与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参考与方向,并为国际汉语师资培养与培训提供有效资源。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 新手 熟手与专家教师 比较研究
  • 简介:首届亚太语言文化生态国际会议定于2015年6月20~21日在中国广州暨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亚太语言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办。会议旨在进行语言文化生态研究的交流,推进亚太地区语言文化生态研究的深入开展。会后将举办世界语言调查高级研修班,邀请多位专家讲习语言调查和语言资源库建设方法(见附件)。

  • 标签: 语言调查 文化生态 亚太地区 国际会议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会议通
  • 简介:首届亚太语言文化生态国际会议定于2015年6月20~21日在中国广州暨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亚太语言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办。会议旨在进行语言文化生态研究的交流,推进亚太地区语言文化生态研究的深入开展。会后将举办世界语言调查高级研修班,邀请多位专家讲习语言调查和语言资源库建设方法(见附件)。一、会议主要议题:1.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调查;2.亚太地区语言调查;3.语言类型研究;4.语言资源库建

  • 标签: 华文学院 广州暨南大学 生态研究 资源库建设 会议通知 会议主要议题
  • 简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asterof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therLanguages,简称MTCSOL)专业学位。本文认为,MTCSOL的教学信念,是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解和看法,并且确信这些认知是恰当的,确信教学中的某些操作和教法是有效的。MTCSOL的专业发展信念,是对从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者主要应该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理解和看法,并且在专业学习阶段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着力学习和发展有关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教学信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什么样的教学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专业发展信念。专业发展信念影响着教师知识、能力和自身素养体系的构成,进而影响其教学的取向和重点、质量与得失。本文重点讨论了教学信念的内涵与作用,例示了MTCSOL所应具有的教学信念和专业发展信念。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教学信念 专业发展信念
  • 简介: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汉语国际推广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国家也趁热打铁,积极在国际上大力宣传推广汉语。在汉语推广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不禁对汉语推广的“推广”及汉推基地中的“基地”两个词的英文翻译进行思考,究竟哪种翻译能够正确表达中国向世界推广汉语的真实意图。本文从国家汉语推广的意图和意义出发,借助中英文词典和网络查询来讨论“推广”和“基地”的英文翻译,力求能够表情达意,准确表达汉语国际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 标签: 汉语推广 基地 中心 中英文
  • 简介:由于官方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已于2006年停考,所以各种全球性组织颁发的此类相关证书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国家汉办也从未对这些证书发表过评论或表示过认可,只是在其官网上申明这类资格考试都与其无关。时隔8年,为贯彻落实《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与水平,国家汉办于2014年10月31日举办《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试考),证书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也可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对这一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 资格考试 对比分析
  • 简介: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中小学汉语教学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中小学汉语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语言教育和汉语学习的特殊性,这一趋势对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一方面,应该加强国际汉语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和定位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面向国外中小学汉语学习者的国际汉语师资培养模式建设,以全面培养面向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胜任力。

  • 标签: 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 国际汉语师资培养 课程建设培养模式
  • 简介: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第7届年会于2015年11月21~22日在日本神户学院大学港岛校区召开,来自亚太地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0名汉语教学专家、教师等在会议期间进行多项学术交流。本届年会以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亚太各地区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日本关西汉语教师交流协会和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承办。会议期间,日本关西汉语教师交流协会还举办了汉语教师培训班。

  • 标签: 汉语教学 日本神户 汉语教师 学术交流 汉语课 汉语热
  • 简介:为进一步推动学术进步,促进学科发展,为国内外华文教育及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学者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华侨大学拟创办“国际华文教学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 标签: 教学研讨会 华文教育 国际 第1号 学术进步 学术平台
  • 简介:真语文倡导"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这样的倡导无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课程形态的变化来看,"习得课程"是课程形态最终落脚点。这就意味着,"教真语文"首先要关注学生地位,"学生能否学好语文"是检验真语文的唯一途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从理论上对此给出了结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改十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受到极大关注,语文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更多还原

  • 标签: 课程形态 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 考试题型 导学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华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之理论与应用研究,促进国内外华语文教学的国际交流,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联合数所大专院校与专业组织拟举办第四届"华文作为第二语言之教与学"国际研讨会。会议将于2015年9月9日至9月10日在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举行。会议主题为:多语环境下的华语文教学:实践中显精彩,精彩中求实在!会议除了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发表关于华文作为第二语言之教与学的研究成果,也邀请学前至高中的一线华文老师分享教学经验,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第二语言 教与学 华文 会通 南洋理工大学
  • 简介:汉语国际教育的本土化包含教育对象的本土化、教育内容的本土化、教育资源的本土化和教学人员的本土化。教学人员即师资的本土化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土化的师资既包括本土师资,也包括外来师资。本土化师资的培养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域内培养模式和域外培养模式。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上述两种模式正呈现出日益融通的迹象。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 师资 本土化 内涵 模式
  • 简介: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 课程教学 专业实践
  • 简介:2015年11月7~8日,"第二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秉承首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文会友"的精神,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6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华文教育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7日上午,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学楼六楼活动中心举行开幕式。

  • 标签: 华文教育 华文学院 暨南大学 以文会友 林如 泰国农业
  • 简介: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inInternationalReadingLiteracyStudy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主持的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比较研究。它选择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在9—10岁)来评价,是因为这个学段处在阅读的关键期,学生由学习阅读转型为通过阅读来学习。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对各国儿童阅读素养领域的关注长达40余年,1991年它开始对32个国家进行阅读素养评价。

  • 标签: 学生阅读 阅读素养 成绩评价 测评 国际教育 委员会
  • 简介:在语言评估范式正从"对教学的评估"转换成"为教学的评估"的过程中,评估与教学对接的研究就尤为重要。在当今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下,评估与教学的接口主要是语言能力描述。在分析《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为代表的语言能力描述之后提出,为了使得语言能力描述更具有教学指导意义,语言能力描述应与语言能力诊断相结合,构建一种符合针对性和个体化教学理念的诊断性语言能力描述。在介绍《新加坡小学一年级华文口语能力诊断量表》研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口语能力诊断与针对性教学实践,介绍了一套针对小学低年级口语能力发展的干预性教学策略,以此例证语言能力描述与华文教学及评估如何对接。

  • 标签: 能力描述 评估 诊断 量表 针对性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以本族语语料为参照的情况下,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厍中外国学生汉语插入语系统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尝试概括了外国学生汉语插入语发展的基本过程,并描写解释了习得中出现的偏误。结果发现:外国学生对插入语的使用与本族人匹配度较低,要么使用过度,要么使用不足,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逐渐好转;外国学生插入语使用的正确率与其汉语水平正相关;中介语中插入语系统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即发生期、爆炸期、发展期和稳固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欠缺和文化差异。

  • 标签: 插入语 习得 发展模式 偏误
  • 简介:2014年11月19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司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华文水平测试项目论证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会议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主持。参加认证会的专家组成员有: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红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研究所所长刁晏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原HSK技术总监郭树军副研究员、

  • 标签: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测试项目 论证会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办公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