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评《新现代汉语词典》方进词典不是消闲书,看后弃置一边可不再者;词典是读者常置案头用来释疑解惑的工具书,性质和功能决定了编写词典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不仅要求编者具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而且必须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编篡,“切莫误人”四字是起码的职...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新现代 汉英词典 《补编》 释义 形容词
  • 简介:希望《现代汉语词典》精益求精陆俭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在现代汉语辞书中应该说是水平最高的,它凝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可以说《现代汉语词典》是他们三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字、词、语研究的结晶。衡量一部现代汉语辞书水平的高...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形容词 动词性词语 精益 条理分明 留学生
  • 简介:<正>《现代汉语词典》(含《补编》,以下简称《现汉》)“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是一部使用价值很高的工具书。现在,它已成为人们使用汉语的最具权威的标准之一,对人们运用现代汉语有着举足轻重的制约力。正因为它有如此影响,所以对它的要求也就应该非同一般。当然,对于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规范化服务 词语释义 现代汉语词汇 推广普通话 工具书
  • 简介: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7版义项的增补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新义和原有未收义的增补、本义和引申义的增补、"〈方〉""〈书〉"义的增补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汉语词典》义项增补时的取舍考量,对《现代汉语词典》未来的修订提高和其他辞书的修订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修订 义项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在词典史上的贡献汪耀楠,张林川在我国现代词典史上,《现代汉语词典》立下了不朽功绩。中国古代词典的编纂到《康熙字典》作了总结。《辞源》(1915年)、《中华大字典》(1915年),《辞海》(1936年)几部大型词典是古代词典现代词典过...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 词典学理论 神道设教 词汇规范 释义
  • 简介:<正>自从1956年开始准备编写《现代汉语词典》到1978年正式出版,前后经过了二十二年。在这段漫长的工作中,从我个人来说,经验没什么,教训却不少。以下儿个问题对做词典工作的同志或许有可借鉴的地方,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 标签: 词典编写 现代汉语词典 工作人员 编写细则 准备工作 编写宗旨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做”字字头后附有“(作)”。词典《凡例》中说:“繁体字、异体字加括号附列在正体之后;既有繁体字又有异体字时,繁体字放在前面。括号内的字只适用于个别意义时,在字前加上所适用的义项数码。”根据这条说明,“做”是正体字,“作”加括号附列在“做”之后不是繁体字就是异体字。而且在“作”字前没有加所适用的义项数码,应该认为是适用全部义项。查《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2002年版就是这样,2005年版没有修改,仍保留了原样。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做”字 “作”字 繁体字 异体字 《凡例》
  • 简介:增删词语是词典编纂者在修订辞书时必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通过《现汉》不同版本增删、修改词语的实例来分析《现汉》增补新义新用的主要方法,并指出《现汉》吸收新义新用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新义 新用
  • 简介:文章阐述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科技条目修订的思路与实践:加强规范性、确保科学性、完善系统性、补充知识性、体现时代性。在修订中,力求做到这五个方面的完美结合,使科技条目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科技条目 规范性 科学性 系统性 知识性
  • 简介:国外的释义性词语研究始于“基础词汇”词表的研制,最终促成使用最低限量词汇释义的词典编纂方法,而汉语的释义性词语计量研究迄今尚无任何进展。本专题基于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方法,率先对《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性词语进行全面性计量研究,依据统计结果划分频度相对等级,列出《XH释义性语料高频词表》。本研究重在为汉语编纂优选释义性词语提供基础,也可补现代汉语常用词统计的语料选取缺陷。

  • 标签: 汉语词典 释义性词语 统计 分级 高频词表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量词词条和义项做了很多修订,主要体现在词性标注、释义和举例三方面。词性标注的修订主要是增加量词的词性标注;释义的修订体现在增加释义和释义语言的改变;举例的修订主要是增加、删除、变换举例。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量词 词性标注 释义 举例
  • 简介:作为一部全面反映现代汉语汇面貌的中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处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一些书面语词(或义项)前标〈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哪些词(或义项)标〈书〉,哪些不标,标准不够明确。文章认为,造成标注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好,因此标〈书〉词的界限自然模糊不清。文章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标〈书〉词 书面语 书面语词
  • 简介:虽然《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第5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订,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文章分类列举释义部分尚可商榷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供下次修订时参考。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释义部分 问题 商榷
  • 简介: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同形同音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区分标准和有效的判定方法。准确认识同形同音词和多义词以及它们的关系十分重要。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一些常见的单音节词为材料,试着对它们在词目分合上的处理作出评析,并提供了改进意见。

  • 标签: 同形同音词 多义词词目 《现代汉语词典》 意义联系
  • 简介: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订为例,基于专科条目的释义修订的特点,用实例阐明了:如何使释文内部逻辑关系顺畅,意思明白;如何使释文逻辑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如何使释文科学匹配,避免广狭、轻重、归类、语体等参差;如何尊重公共认知,避免认知分歧。

  • 标签: 语文词典 词典修订 专科条目 逻辑 认知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文章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的修订加以说明。通过修订,词典中“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不仅体现了时代性,其平衡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也都有所提高。

  • 标签: 收词 释义 平衡性 系统性 实用性 准确性
  • 简介:"释义+配例"是语文词典经典的词条结构。作为词典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释义与配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厘定。文章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对其认知效果进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释义与配例的相互关系分为认知增强、认知隐含、认知抵触以及认知缺损四类。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内向型语义中心型词典,对释义与配例的关系定位基本上能够满足词典用户对意义的查询需求。不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配例除了对语义进行说明区分外,可以考虑植入适当的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

  • 标签: 语文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认知效果 释义 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