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中应用手针配合运动治疗急性扭伤取得良好效果,30例患者中,痊愈25例,占83.7%,有效3例占10%,无效1例占6%,总有效率93.7%。

  • 标签: 手针疗法 运动 急性腰扭伤
  • 简介:通过对上海市举重队患有肌末端病症状的20余名运动员进行约1500次治疗的总结,提出肌高张力是举重运动员肌末端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肌高张力下的疼痛是末端病的主要表现和诊断的重要依据。概括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较适用于训练比赛实际的针灸疗法。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腰肌末端病 肌肉高张力 针灸治疗
  • 简介:急性扭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在腰部过度负重、身体体态不正常、体位骤然改变时或腰部肌肉受凉后发生。本文以骶棘肌损伤为例加以说明。当脊柱屈曲时,两旁伸肌(特别是骶棘肌)的张力增大以抵抗重力作用和维持躯干位置,这时若肌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临床表现为:腰部出现剧烈疼

  • 标签: 腰肌损伤 推拿手法治疗 棘肌 腰部 运动员 点拨法
  • 简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浙江省19~22岁城乡男女大学生体重指数(BMI)、体脂率(F%)和臀比(WHR)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体成分存在性别、城乡差异;城乡男女学生体重正常,腹部肥胖和体脂百分比超标占有一定比例,BMI与F%之间相关系数为最大,WHR与F%相关系数为最小,体重指数变化与脂肪增加有关,体内脂肪堆积主要体现在腹部.

  • 标签: 浙江 大学生 体重指数 体脂率 腰臀比
  • 简介:依据《2005年浙西南山区丽水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的腰围、臀围等指标,计算浙西南山区成年女子臀比值进行分组,通过对正常组(WHR1)和超常组(WHR2)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成女子臀比值与血压之间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浙西南山区成年女子的体质健康和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淅西南山区 成年女子 腰臀比值 血压变化
  • 简介:目的:跟踪观察先天性隐性骶裂对培养青少年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对基层业余体校输送到省体校和运动队八个运动项目的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经X线摄片和体检确诊的331名患有先天性隐性骶裂的队员进行跟踪观察。随着运动量的不断增大,在骶部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酸痛、隐痛,有的胀痛从骶部向大腿后侧放射等症状,出现8例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4例为腰椎椎弓断,上例症状的出现都无明显外伤史。其结果严重影响正常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结论:先天性隐性骶裂由于其胚胎发育不全而造成的残缺和畸形,大运动持续对骶部的牵拉使腰腿疼痛逐步明显。同时这种刺激也造成先天畸形的椎板缺损处出现继发性病理变化,因而削弱了对腰椎关节的稳定性,易发生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及脊椎的滑脱和椎板断裂等其他损伤。所以对于患有先天性隐性骶裂的青少年作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筛选中要严格加强控制。

  • 标签: 先天性隐性腰骶裂 青少年运动员 科学选材
  • 简介:分析湖北省20~39岁成年人群臀比分布特征,探究成年人臀比与背力、握力、纵跳、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等7项身体素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显示:20~39岁男性臀比正常的人数比例占绝大部分,肥胖类型以臀部型肥胖为主,腰部型肥胖比率较低,占总人数的2.9%,而女性中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肥胖,且臀部型和腰部型肥胖分布较为均匀,差异有显著性(p<0.01);臀比与身体素质之间相关关系显著(p<0.01),但关系并不密切(r<0.02);其中,手臂力量素质随着WHR的增加而增强,腰腹部力量相反,柔韧素质、平衡素质和反应速度则随着WHR的增加而下降;正常组与胖组人群之间的各项身体素质存在差异。

  • 标签: 成年人 腰臀比 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