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运动训练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迅速加快的重要因素是骨骼肌中的存在,通过综述的化学特点、作用机理、促反应特点,以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帮助教练员;住确理解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生物学机制,进而更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

  • 标签: 骨骼肌 酶促反应 运动能力
  • 简介:射击运动是一项对心理素质和神经类型要求极高的项目,本文通过观察血红蚤白值对六名步枪射击队员的平衡力、手动稳定性和训练成绩的影晌,得出血红蚤白值也应是射击运动选材的又一敏感指标.

  • 标签: 血红蛋白值 射击运动选材 敏感指标
  • 简介:研究综述运动对于乙酰辅酶A羧化调控的研究进展。长期运动上调ACC磷酸化的水平,抑制脂肪在肝脏合成,促进脂代谢,进而治疗因运动不足引起的疾病。连续的高强度间歇运动更容易产生运动适应,上调ACC磷酸化水平。抗阻运动可上调控衰老机体ACC的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不能直接激活ACC,但可以在运动的急性恢复期激活ACC磷酸化。运动对于人体是全方面的影响,ACC也不是孤立的。关于在运动中ACC如何发挥协同作用调控脂代谢的研究甚少,具体的机制仍需要探索。关于长期运动对ACC的调控机制已经有大量研究,其他运动对于ACC的调控研究较少。

  • 标签: 不同运动方式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脂代谢
  • 简介:通过建立大鼠过度训练模型,探讨了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上功能活性的影响。经过6周递增负荷训练后。运动组大鼠呈过度训练状态,心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膜发生脂质过氧化,Na^+,K^+,ATP和Ca^2+,Mg^2+,ATP活性下降。

  • 标签: 过度训练 心肌线粒体 Na^+ K^+ ATP酶 Ca^2+ Mg^2+ ATP酶
  • 简介:Sirtuins(SIRTs)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的去乙酰化。除了对染色质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实现对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外,SIRT1可以调节多种关键转录调节因子及辅因子活性。SIRTs所介导的生理过程包括控制氧化应激响应、能量内稳态控制和运动代谢适应等。体育活动对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或对衰老的延缓可能与SIRTs活性密切相关。多种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充SIRTs小分子活性物质都能提高骨骼肌、脂肪、心肌和脑等脏器的SIRTs活性,提升机体抗疲劳及能量代谢适应的能力。SIRTs可能是表征功能内稳态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运动生物化学 去乙酰化酶 运动训练 功能内稳态 综述
  • 简介:维持蛋白质动态平衡是防止细胞功能障碍和许多疾病传播的关键因素。蛋白质平衡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骨骼肌是机体“力量发动机”,并不断受到机械、热和氧化应激的挑战,这些事件无疑增加蛋白质的损伤,所以,需要有效的蛋白质运转来保持最佳的功能。因此,本文主要以细胞蛋白降解的三大体系为基础,探讨蛋白质降解在维持肌肉健康及促进骨骼肌生长方面作用,为促进骨骼肌生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蛋白酶体 细胞自噬 半胱天冬酶 肌肉生长
  • 简介:研究将枸杞应用于世居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实践,以观察对运动员血清活性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服用青海产柴达木纯枸杞汁可降低清活性增高幅度,减缓缺氧和大强度运动对机体器官和机能造成的伤害,延缓机体的疲劳,有利于提高抗疲劳、抗缺氧能力。

  • 标签: 柴达木 枸杞汁 平原运动员 高原训练 血清酶
  • 简介:激素敏感脂(HSL)是一种调节脂肪组织分解的,能在运动引发的脂肪组织代谢中的慢性变化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肥胖妇女减肥时,有氧运动强度是否对腹部HSL基因表达有影响。方法:30位女性(BMI=33.0±0.7kg/m~2,年龄58±1岁)分3组各完成为期20周的干预实验:热量限制(n=8):热量限制加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储备45%-50%,每周3天,n=9);热量限制加高强度运动(心率储备70%-75%,每周3天,n=13)。各组规定的能量赤字相同:营养不良(仅热量限制状态时每周2800千卡),或者营养不良(每周2400千卡)加运动(每周400千卡)。测量身体组成和最大需氧量,在实验前之后分别采集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样本,用实时RT-PCR测量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结果:3种干预方式在减少体重、脂肪量、脂肪百分比以及腰部脂肪方面均效果显著(p<0.01)。3种方式均未改变绝对最大耗氧量,但都增加了相对最大耗氧量(p<005到p<0.01)。同干预实验前相比,只有热量限制加高强度运动使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这组的HSL基因表达与另外两组有显著差异(只有热量限制p<0.05,热量限制加中等强度运动p<0.01)。整体来看,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绝对最大耗氧量(r=0.55,p<0.01)和相对最大耗氧量(r=0.32,p=0.09)成正相关。结论:这些结果支持肥胖妇女减肥过程中有氧运动强度对其脂肪组织代谢中HSL通路有潜在影响。

  • 标签: 腹部肥胖 脂肪组织 饮食 运动强度 激素敏感脂酶 减肥
  • 简介:耐力性运动由于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极易导致机体血红蛋白下降,引起运动性贫血,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为此,我们试用艾灸中药并用之法,在夏训期间提高竞走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艾灸 中药 竞走运动员 血红蛋白 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疲劳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MyoD和卫星细胞(SC)在骨骼肌再生和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和变化,以及不同负荷运动和云南白药干预在骨骼肌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04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无负荷组(N)、中等负荷组(M)和大负荷组(H),然后将不同负荷组随机分成治疗(T)组和非治疗(n)组。建立大鼠损伤模型1d后,模型大鼠左侧后肢为治疗侧,右侧为非治疗侧,损伤后0、1、4、7、10d取大鼠后肢腓肠肌做HE染色,观察SC数量及形态学变化,用RT-PCR法测定损伤后骨骼肌MyoD表达。结果:骨骼肌形态学变化在损伤后0d、1d最严重;所有分组MyoD表达除MT、Mn组和NT、Nn组在10d时与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它各组与S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yoD表达在不同组别T组与n组中,HT组较Hn组在4、7、10d均显著降低,MT组较Mn组无统计学差异,NT组与Nn组比较只有在4d时显著降低;所有分组SC数量在4、7、10d时与S组比较均有显著增加。SC数量在不同组别T组与n组中,4d时不同负荷T组与n组比较有所增加,7、10d时不同负荷T组与n组比较显著增加(P&lt;0.01)。结论:云南白药在损伤过程中缩短炎症反应时间,加快了SC的激活与损伤修复,同时下调MyoD表达。MyoD和SC可以作为骨骼肌损伤后恢复程度的一个间接指标。

  • 标签: MYOD 卫星细胞 云南白药
  • 简介:对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跟踪测试,研究运动员HB的变化,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分析比较,提高选材的科学性。

  • 标签: 血红蛋白 选材 成绩
  • 简介:为研究瑜伽练习和健身跑对女大学生免疫力的影响,通过8周练习前后对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测试对比,得出结果:瑜伽练习和有氧健身跑均能提高IgG、IgM、IgA三者的水平,但两种练习方式对练习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瑜伽练习组IgG高于有氧健身跑组,且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瑜伽练习组IgM和IgA均高于有氧健身跑组,且两者差异显著(P〈0.05)。提示瑜珈练习较有氧健身跑提高免疫球蛋白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瑜珈 健身跑 免疫球蛋白 女大学生
  • 简介:对48名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后进行血红蛋白尿、红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SOD).谷胱甘伏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比赛后尿血红蛋白阳性者18例,发病率为37.5%.比赛后患病组MDA含量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比赛后虽各值亦有变化,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异常与溶血有明显直接关系.

  • 标签: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丙二醛 超氧化 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简介:雄激素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是通过雄激素受体作用的,高原训练时高原低氧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肌肉质量下降。综述了雄激素受体的结构,作用机理,在骨骼肌中的作用机制,低氧和运动对雄激素受体的作用,明确低氧和运动条件下雄激素受体在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中的可能作用机理。

  • 标签: 雄激素受体 低氧 运动 骨骼肌蛋白质 综述
  •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高住低练对大鼠骨髓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蛋白表达的不同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检测EpoR在骨髓组织中的含量,分析运动和低氧2种不同的处理因素对骨髓EpoR蛋白表达的效应。研究结果:高住低练和低住低练都可使EpoR蛋白表达增加。高住低练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EpoR增加更明显。结论:随着低氧和训练因素的影响,EpoR蛋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模拟高住低练能使EpoR蛋白表达加快。

  • 标签: 高住低练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WanFangdata中有关ACE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病例—对照研究(含17个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在所有基因模型比较中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运动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ACE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力量型、耐力型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游泳类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果稳定性较好,漏斗图结果显示各基因模型比较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与中国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与耐力型运动能力呈负相关,与游泳类运动能力不相关。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多态性 运动能力 中国人群 META分析
  • 简介:本研究测定了17例体育系女生和14例生物系女生70%VO2max恒负荷前后体内血乳酸(简称BLA)和乳酸脱氢(简称LDH)含量。结果表明:体育系女生在恒负荷后体内的BLA浓度明显低于生物系女生(p<0.05):LDH在恒负荷后含量明显增高,但两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70%VO2max后BLA含量有明显差异,这主要是体育锻炼使机体机能改善,有氧代谢能力和耐乳酸能力提高,从而为体育系的体育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体育系 VO2MAX 生物 女生 血乳酸 体育训练
  • 简介:为了解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对国家皮划艇队女子皮划艇运动员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国家皮划艇队女子皮划艇运动员10人为研究对象,监测高原训练前、高原训练第1、2、3、4周的周一清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变化,求取心电图ΣT/R值;同时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cTnT)。结果显示:(1)与高原训练前相比,安静心率(HeartRate,HR)在高原训练第1周显著升高(P〈0.01),之后几周无明显差异。(2)血清cTnT先上升后下降,高原训练第1周显著升高((0.13±0.02)ng/mL),P〈0.01)。(3)高原训练第3周后心电图ΣT/R显著下降(0.91±0.44,P〈0.01)。结果说明:(1)高原训练初期安静心率升高,随机体适应后,心率下降。(2)高原训练中低氧环境能促使血清cTnT升高。(3)高原训练过程中低氧和训练双重刺激会使心电图ΣT/R值明显下降,要密切关注心电图ΣT/R值在高原训练中的变化,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心电图ΣT/R 肌钙蛋白T 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 女子皮划艇运动员
  • 简介:为掌握女子运动员的月经周期对运动能力影响的规律,本文对23名12~15岁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无氧阈、有氧能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呈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与月经周期有密切联系,波动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血红蛋白高峰时,无氧闽曲线右移,有氧能力提高。据此,可以从调整月经周期入手,调整血红蛋白峰值出现的时间,从而控制有氧能力高水平出现的时机,使运动员最佳身体状况出现在竞赛时,对进一步科学安排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有氧能力 少年女子 无氧阈 游泳运动员 高水平 女子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