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规范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中层干部新老合作和交替,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的“四化”,根据中发[1995]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院)中层领导干部班子建设的需要,在94年首届聘任基础上,于九六年三月二十五日顺利而成功地完成了第二次干部聘任工作.这次聘任的干部职数由并校时的78人,降为目前60人,减少近1/4,得到大家赞许,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气候.通过这次干部的重新聘任.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平均年龄从原来的52岁降为46岁,离任18人,新任干部16人,职数下降2人,其中35岁以下5人,36—40岁5人,41—45岁16人,46—50岁19人,51—55岁9人,56岁以上6人.目前,经过聘任和委任的干部队伍是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朝气和活力的干部队伍.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做好干部聘任工作,领导重视是保证,群众公认是基础,培养教育是基础.

  • 标签: 干部任用机制 干部聘任 中青年干部 中层干部 干部队伍 用人机制
  • 简介:一、自主招生政策的萌发及定型2001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先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要求进行自主招生工作试点,教育部批准这三所大学在江苏省范围内尝试自主招生。此次首批试点院校权限是可以自主确定同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的调档比例和要求。2002年,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通过自愿申报也加入到自主招生的行列。

  • 标签: 高校 自主招生政策 条件背景 结构特征 政策周期 实施困境
  • 简介:本文通过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该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因素分析的方式阐述该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学校将要推出的一系列的改革政策,配合学校总体规划,提出对该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看法及问题解决方案。

  • 标签: 高层次人才 选拔 使用
  • 简介:制度创新对于大学来说非常重要,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创建一流大学极为重要的条件,大学人事制度创新的当务之急有三:一是定位科学、合理整合资源,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方略;二是推进学校内部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三是学校人事运行机制的改革。

  • 标签: 高校发展 人力资源 制度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校师资管理有其特殊性,师资管理越成功,教学质量越有保障,文章主要讨论了师资管理的基本原理——互补原理,竞争原理,激励原理,匹配原理,适应原理,开发原理,凝聚原理及代谢原理。

  • 标签: 高等学校 师资管理 管理原理
  • 简介:自主选拔录取从2001年试点以来,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藩篱,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帮助一些有“特长”的考生迈入名校。而高校在选拔过程中的认知、探索及改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 标签: 午餐 选拔过程 有效率
  • 简介:社会治安的新形势和警察工作的性质,客观上要求警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警察的心理选拔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执法机关和警察科学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也已成为世界各国警界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如何以科学的心理素质测验运用于警察心理选拔,将警察心理选拔纳入科学轨道,是现今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警察 心理选拔 心理素质 社会治安 心理测验 考核形式
  • 简介:如何发挥博士后制度的优越性来促进高校人才科学合理流动,并在人才流动背景下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博士后制度建设,是高校博士后工作当前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简述了人才充分流动对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博士后个人而言,保持博士后队伍的合理充分流动都是有利的,且其从整体上也推动了我国博士后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而结合高校博士后工作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观念障碍、管理障碍、收入分配机制障碍及区域流动障碍等等阻碍人才充分流动的制约因素,进而从推进师资博士后制度、建立科学考核制度、构建激励性薪酬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等方面提出推动和改进高校博士后工作的几点设想与建议。

  • 标签: 博士后制度 人才流动 高校制度建设
  • 简介:机遇因素长期困扰我国人事任用工作。遏制干部任用中的机遇因素,主要应从坚持党管干部工作原则、改革人事制度、加强政治教育工作、加大人事工作反腐倡廉力度等方面作好工作,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组织保证、人才保证。

  • 标签: 遏制 干部任用 机遇因素 组织保证
  • 简介:大学人才培养如何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理论界对此也有许多观点和意见,但问题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人才培养周期很难缩短。为此,要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预见性、应急性和调节性三大适应体制,以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 标签: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社会适应性 制度设计
  • 简介:近年来,台湾在面对高等教育供过于求、产业结构转型、少子化及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开始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制度改革,希冀通过改革高校治理结构,发展多元自主的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多元培育的机制,加强国际化以培养具备竞争力的未来人才。其在改革的组织运作中,体现了政府主导和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在中国大陆建设创新型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审视台湾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启示我们应社会发展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协同式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以形成强大的人才效应。

  • 标签: 台湾地区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制度改革
  • 简介:为更好地推动工会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北京邮电大学工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维护、多办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工作思路,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立了校内基层工会网络动态量化管理制度。我校网络动态量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 标签: 量化管理制度 工会工作 网络 北京邮电大学 学校党委 中心工作
  • 简介:选拔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经教育部批准,本校成为2008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两年来,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招生办法公开化,录取结果公示化”的四化要求,

  • 标签: 录取 综合素质 创新精神 程序规范 教育部 刚性化
  • 简介:传统的考试制度,在新的形势、新的人才质量观下,已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在对高校考试制度现存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考试改革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的必要性,并就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 考试改革
  • 简介:各个多民族国家都希望能够实现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英国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在立法、规划、内容、管理上做出不懈努力,体现了政治平等为重、个性化教学、全纳教育氛围、培训培训者、服务经济发展的英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特征。

  • 标签: 英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 政治平等 全纳教育 培训培训者
  • 简介:文章从介绍美国高校终身轨道教职制度出发,分析了国内高校人事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在优秀人才引进工作中借鉴和采用美国终身轨道教职制度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国内高校应用此项制度时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等问题。

  • 标签: 高等学校 人才引进 终身轨道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