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社会一大难点问题,其中在校中学生违法犯罪或针对中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也逐年增多,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受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中学校园犯罪的特点及成因作初步探讨分析,对我校预防校园犯罪的措施和做法做简要介绍。

  • 标签: 校园犯罪 法制观念 预防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违法犯罪现象 教育行政部门
  • 简介:高校职务犯罪主要分为行政型和科研型职务犯罪两种类型,在犯罪主体上不同于一般职务犯罪,存在特殊性。当下我国高校职务犯罪呈增长趋势,原因主要有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以及个人主观上存在认识偏差等。通过研究发现,加强对高校工作者的思想教育,调整现行的管理制度并构建良好的监督治理体系等,可以提高对高校职务犯罪的治理效果。

  • 标签: 高校职务犯罪 犯罪治理 法治监督 犯罪主体
  • 简介: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团伙的松散性、动机的单一性、事态的突发性、过程的智能性、手段的凶残性等特点.探寻、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遏制、减少与防范的途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大学生 违法犯罪 研究
  • 简介:文章论述了运用多种审计方式监督领导干部职务行为,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 标签: 审计 职务犯罪 预防
  • 简介: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欲望予以适当满足或限制.由于人是管理中最复杂、最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激励就成为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最具有挑战性的技能之一.管理者若想提高激励效果,就应了解激励的原则.

  • 标签: 激励 激励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教师在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时,首先应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其次要注意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可忽视后进生;三是在提问过程中应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后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纠正.只有充分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提问 设计 课堂气氛 积极性 重要保证
  • 简介:1988年初,我校接受了《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这一国家教委的“七五”课题,经过近三年的学习与实验,取得一些成果。参加实验的90届高三毕业生,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比过去提高,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对所学专业比较满意。本文是从学校领导的角度汇报我们是怎样领导与组织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 标签: 职业指导 职业准备 教育工作 骨干队伍 率比 教育内容
  • 作者: 朱海罗永忠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11-21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情况严峻,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系统综合解决。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然后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最后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
  • 简介:在教学观念变革的大环境下,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日趋重要,协作学习被视为极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介绍了协作学民的概,优势,组成要素以及组织一个协作学习活动的一般步骤,另外还对开展更为有效的协作学习活动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协作学习 协作小组 依赖关系 同质组合 异质组合 教学模式
  • 简介: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两种活动,一是教学活动,一是组织管理活动。组织管理活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保证,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活动加以组织与调控。建立良好的纪律,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也是师生感情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课堂气氛愉快和谐的班级成绩显著高于课堂气氛不和谐的班级。心境差的学生学习效率低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所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专心学习。因此,我们认为搞好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与调控是一项重要的组织教学艺术,

  • 标签: 课堂教学过程 组织与调控 组织管理 教师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 作者: 吴柯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群体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防止青少年出现对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的依赖与沉迷,成为网络时代青少年教育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特征的分析,阐述其对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对预防或减少青少年犯罪有所裨益。
  • 简介:学海堂在清中期崛起,成为清代广东书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学海堂具有组织目标、结构、制度,并且和外界环境密切关联,具有进行组织分析的可能性。从组织视角来探讨,其崛起的影响因素中,组织环境是学海堂崛起的外部驱动力;“不课举业,专勉实学”的组织目标、“八学长制”的组织结构及“季课制”和“专课肄业生制”的组织制度,这三大要素的协调创新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学海堂变革的实质就是组织的变革。

  • 标签: 清代 学海堂 崛起 组织 视角分析
  • 简介:随着全球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才智已经成为竞争力的基础.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正在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上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开始崛起,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转型中的经济模式要求组织能够敏锐的觉察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收集、融合和运用知识、技能,高效地管理知识,使之为组织创造价值.

  • 标签: 员工发展 模式要求 生产要素 员工职业生涯 持久竞争优势 管理经历
  • 简介: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积极地满足时代的要求。成为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为了现代学习方式的形成,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究竟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笔者就这一问题做了些探讨,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教师 促进者 引导者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
  • 作者: 殷卓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都是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课堂上,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从而更好地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 作者: 丁润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在开展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有相当的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实训活动。本文拟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物流专业实训模式”,从课前准备、课程展开、课后评价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释物流实训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