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贵刊93年第10期刊登的林俊同志的"巧用倒数知识解题"一文,读后颇受教益。该文例1、例2应用倒数知识解答确有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但笔者认为例3、例4若抓住"不变量"去进行解答,更符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和心理承受能力,且算理浅显易懂,思路通畅清晰,步骤简捷明快。现把此两题解答如下:例3有一个数,它的分母加1,约简为1/2;分母减1,约简为2/3,这个分数是()/()。分析:从题义可知,虽然由于这个分数的分母发生变化而引起自身的变化,但分子未发生变化,即分

  • 标签: 不变量 算理 浅显易懂 令人 原奶 分子分母
  • 简介:中间变量是指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在程序中引入的与已知量、未知量无关的变量.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在程序设计中如何使用中间变量简化程序书写、提高程序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技巧.(文中程序用C语言描述)

  • 标签: 程序 中间变量 使用技巧
  • 简介:"秩"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其自身体系中除了常被用作理论基础之外,一个重要的实际用途是用于判断线性方程组有解还是无解,有唯一解还是有无穷多组解。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秩的概念与它的实际用途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系,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 标签: 向量组 线性相(无)关 初等变换 矩阵的秩 高斯消元法 线性方程组
  • 简介: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变量主要有学习负荷、不足奖赏、公平感的缺失、自我效能感的缺失、自我评价的偏离、缺乏控制和班级学习氛围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负荷,其他依次为不足奖赏、公平感的缺失、自我效能感的缺矢、自我评价的偏离、缺乏控制和班级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倦怠 前因变量
  • 简介:〕在以往教材中,线性代数是大学期间的课程,高中的课程中只是少量接触,而在新教材高二年级的数学中新加了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内容。线性规划在数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中数学中线性规划在对于解决最优惠最佳方法的应用题中体现出它独特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在领悟题型是对类型题的加深理解。对学生在数学方面解决疑难问题也会起到开发性思维的拓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解答问题。线性规划最优解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 标签: 〔〕线性规划最优解可行域
  • 简介:<正>教师从日常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等实例出发,提出“什么是二力平衡?”的研究课题。带着这一问题,学生们观看教师做二力平衡的演示实验(初中物理第一册P.44

  • 标签: 二力平衡 教师 演示实验 静止状态 初中物理 日常生活
  • 简介: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不具备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就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把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列入教学目标。

  • 标签: 可持续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物理教学 课堂笔记 中学
  • 简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那么,作为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 标签: 小学生运算 提高小学生 运算能力
  • 简介: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两种形式,二者间具有密切且复杂的关系。为排除OLS估计在探讨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关系中存在的内生性等问题,本文使用CFPS数据库2010、2012和2014年的调查数据,以义务教育法在各省的实施为工具变量,采用双重差分-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探讨了教育对个体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法实施使个体受教育年限在受政策影响群体和不受影响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考虑了义务教育法对不同群体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并尽可能消除教育与健康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教育对个体健康人力资本的确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相比OLS估计,使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更加明显。

  • 标签: 教育 健康人力资本 义务教育法
  • 简介:本活动是《科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教材中的一个活动。我们对本活动进行了如下探究。1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1)取60g面粉和60mL清水充分搅拌均匀,将1g干酵母加少许温水调成糊状,加入面粉糊中,充分搅拌均匀。(2)用汤匙分装到6个100mL烧杯中,每个烧杯装20mL(注意慢慢加,快到20mL时要特别慢,尽量让其水平,侧壁上不沾面粉糊,以免影响观察)。(3)将晓杯编号A1、A2、A3、B1、B2、B3,其中将A1、A2、A3置于冰箱冷藏室中(4℃);B1、B2、B3置于室内阳台(34°~35℃)。观察并记录结果。(见表1)

  • 标签: 中学 《科学》课程教学 酵母菌发酵 影响因素 温度 干酵母量
  • 简介:〔摘要〕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学生正确理解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的理论依据,是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合成新物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理论工具。在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化学教材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如下的叙述两种物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 标签: 〔〕复分解反应条件浅析
  • 简介:所谓示例学习,就是通过考察例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示例学习历来就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并成为机器学习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198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朱新明教授在国际著名认知科学家西蒙(H.A.Simon,中文名“司马贺”)的支持与合作下,探讨了示例学习在代数、几何、物理等学科学习中的有效性,并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这种学习的认知过程。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示例学习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教学试验: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示例学习研究的思路和主要结论;第二部分阐明“条件建构-优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三部分介绍示例学习在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教学/学习中的应用。

  • 标签: 示例学习 课堂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远程教学 学习
  • 简介:近十年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博士培养质量受到质疑,焦点之一是师资条件不足。从数量、结构、国际化水平三方面对当前我国博士培养的师资条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博士生导师数量短缺;博士生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博士生导师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等。因此,在以后的博士生教育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以实现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目标。

  • 标签: 师资条件 导师队伍 博士培养质量
  • 简介:介绍近年来,公众对教育越来越关心。大家认为,到二〇〇〇年,学校的形式、所授的课程及教师的培训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展示了一位教育学院院长对未来的预测和未来对教育模式的判断。预测未来并非容易之事,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又必须这样做,因为他们的责任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这些人才将在二〇〇〇年或更远的时间运用其才智米改造社会,改造世界。

  • 标签: 教育工作者 教育模式 教育学院院长 培养人才 体育活动 瓦特小时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新课程改革下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认识物质、理解化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 标签: 〔〕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创 新能力
  • 简介:一道数学题能否正确、迅速地获解,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发掘并使用题中的隐含条件.从它的内在结构看,隐含条件归纳为制约型、补充型,导向型和综合型.

  • 标签: 数学 隐含条件 发掘
  • 简介:以往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是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角度展开的,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启示。因此,从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入手,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结合的层次对应性,弄清其结合的内外机制,就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 标签: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实践群体 理论研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