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解决化石燃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生产高效、性质优良、耐热的纤维菌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讨论改良纤维菌株遗传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筛选方法及生物技术选育方法,理化诱变育种技术、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艺,并对纤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纤维素酶 生产方法 筛选 生物技术
  • 简介: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的最佳碳源是麸皮一纤维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 标签: 筛选 鉴定 纤维素酶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h后测定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h对滤纸完全崩解;15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U/mL、5.445U/mL和6.876U/mL.

  • 标签: 纤维素酶活力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筛选 发酵培养
  • 简介:从云南腾冲热海温泉采集的泥土和水样中,分离并筛选出一株嗜热纤维产生菌TCRH-6,该菌株产量最高的发酵条件为:温度50℃、培养基pH=6.5、发酵时间为72h。

  • 标签: 纤维素酶 嗜热性 酶学性质
  • 简介:应用刚果红鉴定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两种分解纤维能力较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NY01和NY02.滤纸条降解度分析显示,NY01的降解能力高于NY02.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两株菌rDNA的ITS区域序列分析显示,NY01与木霉的相似性高达99%,NY02与毛霉的相似性高达99%,暗示NY01可能是木霉的一个种,NY02可能是毛霉的一个种.培养基中碳氮比例对两株真菌纤维降解活性的研究显示,在N/C比值较低和较高时,CMC和FPA活性都低,N/C比值在1∶8时活性最高,说明两株真菌降解纤维的最佳N/C比值是1∶8.

  • 标签: 真菌 分子鉴定 纤维素酶
  • 简介: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85页(实验7-5)“纤维水解”的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也是一个疑难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对于引导同学们学好纤维的重要性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中采用90%浓硫酸滴到棉花或滤纸上,再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直到溶液变成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Cu(OH)2加热煮沸。

  • 标签: 演示实验 纤维素 水解 高中化学 试验修订本 新教材
  • 简介:高中化学学到浓硫酸的时候,同学们都动手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稀硫酸在白纸上写个字,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接着把白纸放在酒精灯火焰的侧面,利用余热烘干字迹,发现涂有硫酸溶液的位置逐渐变黑。老师告诉大家,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 标签: 浓硫酸 纤维素 反应 高中化学 稀硫酸 玻璃棒
  • 简介: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应用潜力巨大,膜基础测量对其应用非常重要。采用TEMPO氧化针叶浆制备纳米纤丝纤维,随后铸膜,研究不同定量条件下,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的物性。SEM图表明,所有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呈层状结构,结构致密。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空气阻隔性优秀,膜密度约1.4g/cm^3。同时检测了膜抗张强度和水蒸汽透过率。

  • 标签: 纳米纤丝纤维素透明膜 透明膜 物性
  • 简介: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发展使得定量估算植被纤维含量成为可能。本研究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樟树幼林的冠层光谱,对观测叶片进行了同步纤维含量的测定。利用统计相关分析法,分析樟树冠层光谱与纤维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325nm至1075nm波段范围内,樟树幼林纤维含量的敏感波段位于895nm、590nm、591nm;通过建立各敏感波段与纤维含量之间的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得出了纤维含量估算的高光谱模型为:y=38.611+3894.056×α895-14713.7×a590+11100.905×α591。说明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估测樟树幼林的纤雏含量。

  • 标签: 高光谱遥感 估算模型 纤维素 樟树幼林
  • 简介:的传统概念受到挑战,有确凿的试验证据证实能作为催化剂的还有RNA和DNA。

  • 标签: RNA催化剂 DNA催化剂
  • 简介:江南,总能让人联想起一条蜿蜒的小河,河水如一条弯曲的丝带环绕着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小楼,小楼里住着一位优雅秀气的水乡姑娘,清纯俏丽的眼睛映出烟幕朦胧的细雨。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阐述了漆在自然界的分布、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催化氧化作用,以及漆在环境保护、食品、造纸及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漆酶 催化氧化 底物 应用
  • 简介:门上了锁,要打开,惯常的做法,用钥匙就是了。这是尽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不说谁也懂得。但一般人倒不一定知道,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也像一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对应的钥匙来打开。如果没有这些“钥匙”,我们每日三餐从食物中吃进去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就不会化成建筑身体的原料,我们的身体就会一无所得,我们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人体内这一把把奇妙的“钥匙”,就是各式各样的

  • 标签: 化学反应 生活常识 人体 蛋白质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胰蛋白在近江牡蛎的解工艺中解温度、加量、底物浓度和pH等因素对水解度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和从能源、节省时间和操作方便性等角度出发,确定牡蛎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加量1.2%,底物浓度1:2,pH7.0,解时间5h。

  • 标签: 近江牡蛎 胰蛋白酶 水解度
  • 作者: 李星珍(淄博市张店第四中学山东淄博255071)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0-04-14
  • 出处:《新华教育导刊》 2010年第4期
  • 机构:      【摘 要】《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实验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①中学生必修的探究实验,课本用括号注明: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我想为什么不也用淀粉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呢?两个探究实验同时用一种溶液—H2O2溶液,准备起来简单方便,且经济。如果配置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再配置肝脏研磨液,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浪费。经过试验,我发现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尽管能够解释PH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但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化学知识,不容易解释明白。本人在试验的基础上找出了课本注明的原因,希望对同行老师们少走一点弯路。  【
  • 简介: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但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苏州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痕迹。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淡如微风,少有的清雅和回味。

  • 标签: 凤凰古城 苏州刺绣 银饰 青花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几种不同水提工艺比较,改善白及的出膏率和溶化性.通过加入植物精提复合SPE-002、SPE-006和耐高温的α-淀粉,对白及进行解提取实验,考察在白及的提取工艺中加入不同的对其出膏率及膏粉溶化性的影响.从实验的澄清度和出膏率分析可以得出,上述几种的使用对白及的生产没有产生较好效果.所以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选择沉降或者使用澄清剂的方法,弃去沉淀,以期达到生产需求、用药需求.

  • 标签: 白及 酶解 出膏率 溶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