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硝酸、硫酸氧化”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效率。

  • 标签: 氧化性 教学 教学设计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其理论知识零乱、抽象、难懂,尤其是物质氧化和还原性的判断.知识虽零散,但仍有规律可寻,现将常见的判断方法和理论依据总结归纳如下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 化学 氧化性 还原性 判断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 标签: 浓硝酸 稀硝酸 氧化性 还原产物 化学方程式 中学教科书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涉及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强弱比较的知识较多,因而了解其常见的判断方法非常重要。其理论知识零乱、抽象、难懂,尤其是物质氧化和还原性的判断,知识虽零散,但仍有规律可寻,现将常见的判断方法归纳如下:

  • 标签: 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 物质 “八法”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教材
  • 简介:氯酸盐是一种比较强的氧化剂,能与许多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如与KI溶液反应即可将I-氧化成I2单质,进一步氧化成IO3-.在氯酸钾氧化实验中,学生往往观察不到单质I2继续氧化成IO3-离子,观察不到正确的反应现象,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通过研究NaClO3溶液和KI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很容易观察到NaClO3溶液和KI溶液的两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NaClO3溶液的用量和溶液的酸碱度与NaClO3溶液氧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可知,在酸性环境下,0.50mL0.20mol·L(-1)KI溶液加入0.20mL1.33mol·L(-1)NaClO3溶液就可以完成第一步反应;进一步加入0.10mL同浓度的NaClO3溶液可完成第二步反应;若用0.50mL0.20mol·L(-1)KI溶液与0.30mL1.33mol·L(-1)NaClO3溶液在不同酸碱度环境下反应,可得出完成两步反应溶液的最佳pH值应低于1.00.结果表明足量氯酸盐及强酸性环境是保证氯酸盐和碘化钾溶液两步氧化还原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氯酸钠 氯酸钾 氯酸盐 氧化性
  • 简介: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地笋多糖的工艺条件及研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了地笋多糖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清除·OH,O2^-·,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液料比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温度,最佳组合为A2B2C3,即取地笋样品,按40:1(mL·g)的液料比,在80℃下微波提取8min,最终地笋多糖提取率的平均值为57.89%。对地笋多糖的体外抗氧亿陆进行探讨的结果显示,地笋多糖样品液对·OH,O2^-·,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 标签: 多糖提取 地笋 抗氧化性
  • 简介:在中学化学里,物质的氧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归纳:1)元素在周期表的“位”——原子的组成“构”——在化学反应里表现出来的“性”三者关系;2)金属活动顺序与非金属活动顺序;3)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4)元素形成的非金属氢化物和含氧酸;5)两种物质对同一物质反应情况;6)从化学反应方向。

  • 标签: 物质 氧化还原性 相对强弱 比较
  • 简介:对不同产地大蒜抗氧化能进行测定.亚铜离子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当加入大蒜时,羟基自由基和水杨酸反应产物荧光强度发生变化,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方法.得出不同产地大蒜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大蒜抗氧化能因产地不同而不同的结论.

  • 标签: 大蒜 抗氧化性 水杨酸 荧光法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缬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缬草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2.6h、提取温度81℃、料液比1:27(g:mL)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17.00%,与理论值17.24%相差较小;不同浓度多糖(0.2~1mg/mL)对DPPH(62.9%~82.5%)和羟基自由基(45.6%~80.2%)都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性。由此可知,所得回归模型可用于缬草多糖提取工艺预测,且缬草多糖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缬草 多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性
  • 简介:高锰酸钾(KMnO_4)为红紫色斜方晶系,呈粒状或针状结晶,有金属光泽.具有强氧化,在酸性介质中一般被还原成Mn~(2+),碱性或中性介质中一般被还原为MnO_2.与浓硫酸接触易发生爆炸,与有机物接触、摩擦、碰撞,因受热放出氧会引起燃烧.在中学化学中对其强氧化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 标签: 强氧化性 中学化学 酸性介质 金属光泽 斜方晶系 针状结晶
  • 简介:以巨峰葡萄籽为原料,用乙醇提取其中的原花青素,并采用猪油POV值测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用DPP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猪油具有抗氧化作用,12d时,添加1.2%葡萄籽原花青素粗粉的猪油的POV值与添加TBHQ的猪油的POV值相差不大.通过对DPPH·的清除作用的实验,得知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半抑制浓度为4.25μg/mL,其自由基清除能力是维生素C的1.49倍,是TBHQ的3.38倍,测得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为0.690mg/mL,对超氧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为0.069mg/mL,说明葡萄籽原花青素是一种强天然抗氧化剂.

  • 标签: 葡萄籽 原花青素 抗氧化性 自由基
  • 简介:以氯化锶、钛酸丁酯为原料,以CTAB为模板,固相合成锶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xPA—VII型光化学反应仪对茜素红进行可见光降解.结果表明,锶离子已进入TiO2的晶格中,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样品的晶粒尺寸在7—20nm之间,Sr-O-Ti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峰为l089cm-1,并改变TiO2表面极性.Sr/TiO,样品对茜素红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可见光降解能力,在温度200C、pH为7的条件下,2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60rain内的降解率达98.2%,远高于纯TiO,的降解率(28.7%).

  • 标签: 二氧化钛 固相合成 可见光降解 茜素红
  • 简介:摘要:本论文采用液相还原法分别制备Pd/C和Pd-SnO2/C两种催化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测试,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Pd-SnO2/C催化剂在对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都要好于Pd/C催化剂。

  • 标签: 甲酸,Pd基催化剂,电催化活性
  • 简介:采用超声波法从迎春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建立了迎春花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方法.本法的回收率为93.1%~96.4%,RSD0.51%.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迎春花的抗氧化能,实验结果表明:迎春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

  • 标签: 迎春花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性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 简介:摘要:通过实验对产品的抗氧化、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定检测紫苏粕对鸡肉丸感官品质、抗氧化能及抑菌效果的影响。鸡肉丸的脂肪氧化程度测定显示紫苏粕0.4%添加有利于提高鸡肉丸的抗氧化能力,鸡肉丸的抗氧化能力逐步增强,并且口感较好。菌落总数测定显示紫苏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具有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作用。

  • 标签: 紫苏 鸡肉丸 抗氧化 抑菌效果
  • 简介:以硝酸镍、硝酸钴和氢氧化钠作为反应原料,乙二胺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双轮状组装体镍钴氢氧化物。通过改变溶液中镍钴离子的摩尔比以及乙二胺的加入量对产物的形貌进行调控。运用能谱仪(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对产物成分、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合成的双轮状组装体镍钴氢氧化物为立方结构,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率为92.21%。

  • 标签: 双轮状 镍钴氢氧化物 水热法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