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 标签: 浓硝酸 稀硝酸 氧化性 还原产物 化学方程式 中学教科书
  • 简介:本文从HNO3与NO3^-的结构、化学反应实验结论、电极电势、化学平衡移动等方面。分析了浓、硝酸的氧化性。从而得出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硝酸的氧化性更强的结论。

  • 标签: 浓硝酸 稀硝酸 氧化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铜与硝酸的反应是体现硝酸性质的重点实验。铜与浓硝酸实验主要是探究硝酸的性质,灵活性强,可挖掘价值大,是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契机,通过老师的实验创新,增强学生探索学习积极性,使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相结合,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 标签: 硝酸氧化性 氮氧化物转化 尾气处理
  • 简介:摘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中,谈及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为NO,而NO遇O2生成NO2。开放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动手、思考等化学素养的绝佳机会。

  • 标签: 硝酸NONO2相互转化验证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实验改进的原因铜与硝酸反应,会产生有毒的NO气体,实验要求尽可能在封闭式容器中进行,以防止环境污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NO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能被迅速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NO气体的颜色,

  • 标签: 演示实验 稀硝酸 反应 环境污染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双加压法是硝酸生产工艺中十分先进的一项技术,该生产工艺具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其尾气排放量相对较少,而且具有较高的氧化率,铂耗也相对较低,因此逐渐在各国的硝酸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本文针对双加压法硝酸工艺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介绍了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的主要技术特点和生产工艺技术,探讨了生产工艺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借鉴。

  • 标签: 双加压法 稀硝酸工艺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它是一门由抽象化和实践性科学结合的学科,通过化学科目的学习不仅对于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而且是高中学生进入更高阶段学校学习的考察科目之一。高中是学生系统化接受化学科目学习的开始,学生在针对化学科目学习上具有被它独特的化学魅力吸引同时又被存在疑问的地方所困惑。化学科目中的实验也总是因为实践和操作性强的原因被学生所喜爱,而理论性比较强的部分因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考察方向多且比较难以掌握,让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高中阶段的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化学科目进行教学研究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知识内容来创新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提高对于化学实验的探索和求知精神。本文就针对高中阶段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展开研究和讨论,同时结合铜和硝酸反应的案例来进行讨论和说明。

  • 标签: 高中化学实验    改进与创新     铜和稀硝酸反应
  • 简介: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让学生明显的观察到一氧化氮的颜色,以及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颜色变化情况.(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 标签: 稀硝酸 化学反应 一氧化氮 化学实验 中学
  • 简介: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是现行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演示实验之一,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存在一些缺点,本文主要阐述怎样用医疗上的废弃物品(药用安瓶、一次性医用塑料注射器)对该实验进行改进,以便在进行铜与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同时,能够完成该反应的气体产物NO的性质实验。

  • 标签: 稀硐酸 演示实验 注射器 药用安瓶
  • 简介: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回许多当地的土特产,其中就有西瓜。那时候这种瓜很大,但是模样很难看.外表歪歪扭扭、疙疙瘩瘩.就像癞蛤蟆的皮.还带有扎手的刺。

  • 标签: 西瓜 西汉时期 土特产 癞蛤蟆
  • 简介:SO3^2-存在下检验SO4^2-应选用稀盐酸作酸化试剂,不能选用硝酸作酸化试剂,这在中学化学中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硝酸才是检验SO4^2-的最佳酸化试剂。请看以下实验探究及结果。

  • 标签: SO4^2- 稀硝酸 试剂 酸化 检验 实验探究
  • 简介:这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煽动,却仍然嗡嗡地响个不停。想起教科书上和《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等昆虫发声的原理,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书上说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

  • 标签: 思维定势 勇气 探索精神 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