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2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公司治理强化了它的企业竞争优势,一度让美国深感不安。而90年代后,日本公司治理却又演化为经济发展的羁绊,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本文首先探讨了日本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90年代后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的根本动因。文章的分析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提供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见解。

  • 标签: 日本 公司治理 企业 竞争优势 改革
  • 简介:<正>企业文化建设是日本跨国企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介绍日本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并提出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或许能对我国跨国公司的研究者有些启示。一、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成功的源泉之一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管理新潮,它不仅仅限于探讨企业的一种新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而且是一种经过更新和重构的自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 标签: 企业文化 日本跨国公司 日本企业 界面管理 第三文化 国际化经营
  • 简介:日本的关键:急需一个清晰的ZI世纪整体战略框架叨年代的日本:经济上,出现战后持续时期最长的景气低迷,且迄今难见迅速复元的迹象;政治上,支撑战后日本发展和运营的“55年体制”解体,政治领袖面临代际交替、政党忙于分化组合、政府既要更大更有力地推动综合改革又要准确地应对改革与恢复景气的矛盾;安全与外交k,面对冷战后时代趋势和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需重新审视和调整与主要盟国——美国及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和政策;文化和社会方面,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新局面,需要对蕴含于日本社会结构深层和日本民族心灵深处的“日本独特论”进行深刻反省和重新定{AO』e’的来说,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日

  • 标签: 战后日本 日本形势 冷战后 转型 主体设计 日本政府
  • 简介: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经济规模最大、战略意义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而欧盟历来在中日之间左右逢迎,两面下注。欧盟在2003年分别与中国和日本确立了双边“战略伙伴关系”,在2013年分别启动了对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对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 标签: 日本 中国 欧盟 双边投资协定 疏离 战略伙伴关系
  • 简介:赌徒心理诺门罕一战,日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一个整编师团全部报销.算是交了学费。这时,中国战场怎么样呢?1938年1月16日。你看近卫声明就知道日军有多猖狂:“再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9月的武汉作战,日军胜了,10月,日本控制整个广东。

  • 标签: 日本 局势 错判 中国战场 谈判对手 国民政府
  • 简介:日本的大学排行的机构、内容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日本大学排行的特点作了分析和评述,并概括了日本国内对大学排行的态度以及由排行反映出的日本大学的科研情况。

  • 标签: 日本 大学排行 述评
  • 简介:日本对外交的高度重视,以及日本外交对国际法的高度重视,大大超过中国,这背后是日本民族强烈的危机感1894年7月27日,中国外交部(总理衙门)紧急召见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NicholasR.O’Coner),

  • 标签: 日本外交 国际法 中国外交部 日本民族 总理衙门 危机感
  • 简介: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1992年-1994年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0.5%和0.6%,步履维艰,裹足不前,特别是1997、1998年.竟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6年减少0.7%,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又比1997年降低3.6%,1999、2000年仍未见好转.其问男性完全失业率高达5%.创日本1953年以来的最坏记录。一个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经历过经济持续大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何以如今经济低迷达十年之久而难以自拔。其原因繁多.但最值得警示者有以下数端。

  • 标签: 中国 日本 经济发展 高新科技发展 人才流失 经济政策
  • 简介:日本这个国家常常让我纳闷。到日本走走,你会觉得它有许多了不起的地方。见面又是点头,又是哈腰,蛮有礼貌的。但是,对于70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就不说是侵略。为什么常人一眼就明白的事他就不明白呢?

  • 标签: 日本人 文化传统 处事方法 社会发展
  • 简介:日本式的党政关系探究唐亮经过战后的民主改革,日本从制度上确立了政党政治的地位,在选举中获取多数席位的政党,在组织内阁对官僚机构实施政治上的领导、组织上的统制和监督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权对官僚机构进行政策方面的领导,然而,在实际的政治...

  • 标签: 官僚机构 党政关系 执政党 日本式 政治家 自民党
  • 简介:<正>八十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我国。特别是近几年,投资金额增长异常迅速。例如1993年一年的外资总额就超过1992年以前总额,1994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340亿美元,1995年则为43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境外直接投资吸收国。在此过程中,日本对华投资扮演着十分重

  • 标签: 日本企业 日本对华投资 日本在华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境外直接投资 制造业
  • 简介: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日前说,日本目前的危机、困难以及萧条,都与日本的整个政治经济制度能否彻底改革有很大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王洛林指出,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除1995年、1996年稍有恢

  • 标签: 日本经济 日本战后 东南亚金融危机 泡沫经济崩溃 阵痛 经济学家
  • 简介:现有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非效率资本配置治理效果的检验大多局限于静态层面,本研究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进程的动态层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动态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随企业生命周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变化,且不同阶段差异显著,但投资不足在企业生命周期内几乎不发生变化。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发生演变。在过度投资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成长阶段显著抑制过度投资;大股东持股在衰退阶段加剧过度投资。在投资不足组,管理层持股能够降低公司投资不足;成长阶段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成熟阶段中的独立董事反而加剧投资不足。

  • 标签: 资本配置效率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公司治理 企业生命周期
  • 简介:通过顾客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相互持股的比较研究,从企业战略联盟的角度,得出了顾客参与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企业战略联盟类型——治理权战略联盟——的结论,它与现有的包括公司相互持股在内的股权型战略联盟和契约型战略联盟相比更具生命力和优越性。在当前经济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的背景下,通过顾客参与公司治理的形式在供需双方间建立治理权的战略联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 标签: 顾客参与公司治理 公司相互持股 战略联盟 治理权联盟
  • 简介:自从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在国内便渐成燎原之势.由于正值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现实意义更加凸现.一时间,理论界言必称产权,言必称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的名词成为许多报刊杂志重要文章的关键词.

  • 标签: 公司 治理结构 治理原则 中国 国际比较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