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高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盂癌:左肾下盏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鳞状上皮化生1例、肾盂腺癌(部分为肠型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1例。2例患者行患肾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肾结石伴有患肾重度积水无功能,术前未发现肾盂肿瘤,行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术后分别生存12、8、6个月。结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临床较为隐匿,术前发现困难,重点多放在结石处理上,容易漏诊。发现多为晚期,进展迅速,预后差,应加强对此类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肾结石 肾盂 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LP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肾盂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肾盂结石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LPL组和PCNL组,每组35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术前血清SCR水平、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CNL组相比,LPL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LPL组血清SCR水平较PCNL组更低(P<0.05)。LPL组术后1周、1个月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PCNL组[85.71%(30/35)比62.85%(22/35),97.14%(34/35)比82.86%(29/35)](均P<0.05)。LPL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PCNL组[2.86%(1/35)比17.14%(6/35)](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NL相比,LPL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及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更能保护肾盂结石患者肾功能。

  • 标签: 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盂结石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例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52~81岁。既往均有腔镜碎石术史。3例术前检查发现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可疑占位。3例均行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术中切取占位组织活检,分别确诊为肾盂中-低分化鳞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肾盂中分化鳞癌,均行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术后随访16~48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3年和4年未见复发转移。复杂性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容易出现漏诊,选择性采用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切取法术中活检,能有效提高活检确诊率,是避免漏诊、实现诊疗一体的新型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肾结石 肾盂肿瘤 肾盂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既往文献进行总结。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0~67岁。1例既往有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较差。5例入院时均有发热表现,体温分别为38.7℃、38.8℃、37.5℃、38.6℃、40.0℃,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7.2×109/L、14.9×109/L、11.2×109/L、15.1×109/L、13.3×109/L,中性粒细胞分别为0.90、0.89、0.85、0.87、0.88,均高于正常。尿常规白细胞均>200/μl。C反应蛋白分别为68 mg/L、253 mg/L、9 mg/L、8 mg/L、67 mg/L,其中例1、例2和例5升高较明显。3例有肾功能不全。5例中肾鹿角形结石2例,肾多发结石3例,均伴中重度肾积水。CT检查均提示肾、集合系统和/或肾周有气肿性表现,明确诊断为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例3、例4经单纯抗感染治疗,例5行肾穿刺引流术配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降至1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降至0.80以下,尿常规白细胞降至50/μl以下。另2例感染控制不佳,例1接受肾周脓肿穿刺引流术及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并配合抗感染治疗3 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血常规白细胞始终为(11~12)×109/L,多次复查CT提示各肾盏及肾周积脓积气情况无改善;例2留置输尿管支架及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并配合抗感染治疗后,仍有间断发热,尿细菌培养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加用氟康唑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血常规白细胞仍为12×109/L左右,复查CT提示肾盏及肾周积脓积气情况略有加重。结果3例感染得到控制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例4术后出现发热,抗感染治疗后缓解,未发生其他并发症。2例感染控制不佳者行肾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肾小球萎缩、硬化,肾小管扩张,炎性肉芽组织形成。5例随访1~84个月,血常规、肌酐、CT影像与出院时相比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结石梗阻导致的感染。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少见,但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应早期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留置双J管或行穿刺引流,并配合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尿路结石 上尿路结石 气肿性肾盂肾炎 经皮肾穿刺引流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在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腔内碎石术中,为了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及碎石顺利冲出,往往需要进行灌注冲洗,但这极易引起肾盂内高压。肾盂内高压不仅对肾脏有一定损伤,还可导致灌注液中细菌及内毒素反流吸收,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脓毒血症,甚至有肾脏破裂的风险。因此,认识肾盂高压并有效控制术中灌注压是泌尿外科医生必然面对的话题。本文从肾盂内压的研究现状、肾盂内发生高压的机制、肾盂内高压的并发症、肾盂压监测方法以及有效降低肾盂压的措施等五个方面对肾盂内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碎石术 肾盂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LP)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盂单发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关于两种术式的所有对照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2项随机对照研究与9项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LP组较PCNL组手术时间延长(WMD=18.93,P=0.009),住院时间缩短(WMD=-1.09,P<0.001),术中出血量减少(WMD=-46.48,P<0.001),结石清除率更高(RR=1.21,P<0.001),术后发热率(RR=0.41,P<0.001)、输血率(RR=0.23,P=0.003)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更低(RR=0.3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的术后尿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P=0.730)。结论RLP治疗肾盂单发结石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发热及术后输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PCNL。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小儿小肾盂,即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2.5 cm的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患儿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robotic-assistant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RALP)的12例小肾盂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15岁,平均7岁;患侧为左侧9例,右侧3例。术前1~7 d患儿B型超声检查提示APD<2.5 cm,术前核磁共振或CT尿路造影均提示为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过往腹痛时期本院或当地超声检查示APD>3.5 cm。核素检查提示患儿患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肾分肾功能在6%~43%。结果12例RALP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其中3例为单纯扭曲狭窄所致UPJO,3例为输尿管肾盂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处息肉的病变,4例为异位血管压迫,1例为UPJ处结石嵌顿伴感染,1例为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时间115~225 min,平均165 min;其中输尿管肾盂吻合时间40~60 min,平均50 min。术中无合并症,平均出血量<10 ml。患儿随访2~22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术后APD为(1.16±0.82)cm,与术前(1.87±0.57)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可在小儿小肾盂UPJO中应用并能取得较好结果,操作相对较易掌握,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儿童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肾积水 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肾盂旁囊肿和非结石性肾积水的可行性。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尿路成像确诊的肾盂旁囊肿患者14例(肾盂旁囊肿组)及非结石性肾积水患者22例(非结石性肾积水组)。采用能谱CT对两组患者进行平扫,之后进行碘对比剂泌尿系常规皮质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及较长时间延迟扫描(20~30 min),收集病灶的7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水浓度(WC)、能谱曲线斜率(λ)等数据,进行线性对照。结果肾盂旁囊肿组7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非结石性肾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5)。肾盂旁囊肿组WC值稍高于非结石性肾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两组λ40-140、Zeff、IC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平扫成像所获得的70 keV单能量CT值和WC值,可对肾盂旁囊肿和非结石性肾积水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利用该检查可一定程度上免除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或CT尿路成像,从而减少辐射剂量和碘剂载荷,但是20~30 min延迟扫描更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肾盂旁囊肿 肾积水 物质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融合肾、异位肾、旋转不良、萎缩肾和肾盂肾盏畸形等异常肾脏中的复杂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在汉川市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4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存在肾脏旋转不良,12例有重复肾盂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10例为马蹄肾,8例单侧肾萎缩,3例交叉融合异位,1例盆腔肾。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所有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操作。结果一期PCNL术后,39例患者(81%)达到完全的结石清除,另有7例术后残石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也达到无石状态,最终结石清除率达96%(46/48)。术中25例手术采用仰卧位,其经皮肾脏通道建立到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明显少于俯卧位(P<0.05);3例需要建立多通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7)d。术后3例患者需要输血,2例出现肾周假性囊肿,未发生肠瘘或血管、内脏损伤患者。结石分析显示83%的结石为草酸钙结石。结论在治疗各种畸形肾脏的结石中,如融合肾、肾异位、旋转不良、肾萎缩、肾盂肾盏变异等,PCNL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外科医生有坚定的决心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融合肾 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留置输尿管支架和经皮肾造瘘两种肾盂减压方式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9例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盂减压方式,将患者分为留置输尿管支架(US)组和经皮肾造瘘(PCN)组。US组304例,男94例,女210例;年龄(56.2±9.4)岁;体温(39.1±2.4)℃;体质指数(BMI)(25.6±6.3)kg/m2;191例合并糖尿病;血白细胞计数(16.2±4.2)×109/L,C-反应蛋白(CRP)(67.2±14.2)mg/L;结石位于左侧155例,右侧149例;肾积水程度为轻度147例,中度99例,重度58例;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15例,输尿管上段167例、中段80例、下段42例;结石最大径(1.4±0.5)cm;121例存在休克。PCN组125例,男35例,女90例;年龄(58.5±13.1)岁;体温(38.7±1.9)℃;BMI(26.6±4.6)kg/m2;77例合并糖尿病;血白细胞计数(15.7±6.4)×109/L,CRP(69.1±15.6)mg/L;结石位于左侧61例,右侧64例;肾积水程度为轻度56例,中度44例,重度25例;结石位于UPJ 5例,输尿管上段71例、中段34例、下段15例;结石最大径(1.5±0.5)cm;56例存在休克。记录合并休克与非休克患者采用两种肾盂减压方式的成功率、感染相关指标(体温、血白细胞计数、CRP)恢复正常的时间、减压后30 min内感染进展率、控制感染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US组和PCN组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软镜使用率及术后发热率。结果非休克患者中,US组的肾盂减压成功率(165/183)低于PCN组(68/69)(P=0.025);减压后30 min内感染进展率(25/183)高于PCN组(3/69)(P=0.036)。US组和PCN组感染性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控制感染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组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手术时间[(38.5±6.9)min]长于PCN组[(32.8±4.5)min](P=0.000),软镜使用率(53/183)高于PCN组(7/69)(P=0.0002),结石清除率(163/183)低于PCN组(67/69)(P=0.044)。合并休克的患者中,US组的肾盂减压成功率(106/121)低于PCN组(55/56)(P=0.022);感染相关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长于PCN组[体温恢复正常:(49.1±5.7)h与(40.6±4.8)h,P=0.000;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5.4±1.7)d与(4.8±0.9)d,P=0.003;CRP恢复正常:(6.9±2.2)d与(5.2±2.2)d,P=0.000];减压后30 min内感染进展率(16/121)高于PCN组(2/56)(P=0.048)。US组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手术时间[(36.6±7.3)min]长于PCN组[(33.8±6.1)min](P=0.017),软镜使用率(45/121)高于PCN组(9/56)(P=0.005),结石清除率(111/121)低于PCN组(54/56)(P=0.024)。结论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时,US和PCN均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对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经PCN缓解感染的速度快于US,且PCN有利于提高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减少软镜使用率。

  • 标签: 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支架 经皮肾造瘘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异时性双侧肾盂癌患者,女,55岁。2011年因左侧肾盂癌行左肾输尿管切除术,2014年因血尿确诊为右肾盂癌,先后接受右侧输尿管镜肾盂肿瘤钬激光剜除术、右侧肾盂部分切除+肾造瘘术+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2018年因右侧肾盂癌复发行根治手术,术后每周血液透析3次,术后随访17个月无肿瘤复发。本例采用多种微创和药物治疗,实现了控制肿瘤的前提下对肾功能的保护,延迟透析53个月,可为高级别肾盂癌的保肾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肾脏疾病 双侧 尿路上皮肿瘤 保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尿肾动态显像对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利尿肾动态显像并常规随访至少2次的UPJO患儿共170例[男136例,女34例,年龄(57.3±51.8)个月;UPJO位于左侧130例,位于右侧40例]。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泌尿系统超声(患侧肾皮质、肾盂前后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临床随访情况。以术后临床随访(症状缓解情况、泌尿系统超声及利尿肾动态显像)为综合指标评价疗效,并据其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及无变化/恶化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另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尿肾动态显像各参数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0例UPJO患儿行肾盂成形术后分为好转组131例,无变化/恶化组39例。术前分肾功能比例(DRF)及对呋塞米的反应情况(RFS)在2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 χ2=12.870, 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1.272, 95% CI: 1.015~1.537]、术前DRF (OR=12.584, 95% CI: 1.119~24.543)及术前RFS (OR=11.727, 95% CI: 2.263~60.780)与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DRF(OR=9.770, 95% CI: 1.800~19.356)及RFS(OR=10.599, 95% CI: 2.012~55.830)是影响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的关键因素(均P<0.05)。联合术前DRF与RFS对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疗效进行预测的灵敏度为85.7%(96/112),特异性为63.8%(37/58),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95% CI: 0.66~0.80)。结论术前利尿肾动态显像DRF及RFS通过反映分肾功能及上尿路引流情况,对UPJO患儿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盂积水 输尿管梗阻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五乙酸盐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肾盂血管瘤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可表现为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腰痛、腹痛等症状。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盛京医院收治了4例肾盂血管瘤患者,由于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术前均误诊为肾恶性肿瘤。1例行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3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于出现间断性血尿的中年患者,如影像学检查无法排除肾盂血管瘤,建议完善经皮肾镜、肾动脉造影或肾穿刺活检等检查。对于肾盂血管瘤患者,肾部分切除术、输尿管镜下电凝电切术或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血管瘤 肾盂血管瘤 良性肿瘤 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9年9月上海仁济医院收治的28例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9例。中位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8例,腰背痛11例,腹部包块1例。28例均行CT或MRI检查,发现肾盂或肾占位26例,肾内大量积液2例。2例行PET-CT检查,发现骨转移1例。术前诊断为肾盂肿瘤13例,肾肿瘤13例,肾脓肿2例。合并肾结石肾盂结石19例。28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13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12例,姑息性切除术1例,脓肾切除术2例。术中发现肿大淋巴结9例,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平均直径8.5 cm;高分化9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8例;pT2期1例,pT3期15例,pT4期12例;淋巴结转移9例;合并肾静脉癌栓5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共同特征为CK5(+),34βE12(+),p63(+),CK20(-),GATA3(-)。术后12例行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中位随访时间6(1~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15例死亡,均死于肿瘤进展。结论肾盂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肿瘤,与长期肾结石、尿路积水、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诊断基于术后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检查CK5、34βE12和p63(+)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本病确诊时常处于进展期,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复发和转移风险高,预后极差。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肾盂 病理学,临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联合膀胱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O)合并继发性肾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并复习现代医学治疗UPJO的临床手术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机器人联合膀胱软镜治疗UPJO合并继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1年资料。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左侧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复查结果提示患者恢复可,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未见加重。结论机器人联合膀胱软镜治疗UPJO合并继发性肾结石的方式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治疗UPJO合并继发性肾结石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机器人 膀胱软镜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 简介:摘要孙郁芝教授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属中医“劳淋”范畴,患者病程较长,症状复杂,病机多为脾肾亏虚,湿热留恋,兼有气机郁滞,治疗时应兼顾补肾健脾、清热利湿、行气通淋,用药主张平和中正,较少应用峻烈之品,自拟经验方药用黄芪、白术、茯苓、柴胡、杜仲、狗脊、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土茯苓、蒲公英、萹蓄、乌药、车前子、砂仁、香附、生龙齿、炙甘草,辨证灵活加减。附病案一则分析。

  • 标签: 劳淋 肾盂肾炎 虚实夹杂 孙郁芝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联合留置双J管预防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肾盂肾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留置组和非留置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留置组术前留置双J管,非留置组术前不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软镜和镜鞘置入成功率,术后1个月净石率、术后并发急性肾盂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留置组患者一次性软镜和镜鞘置入成功率,术后1个月净石率均明显高于非留置组(P<0.05),留置组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肾盂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均低于非留置组(P<0.05)。留置组患者治疗的满意度高于非留置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联合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好,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病率低,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盂肾炎 输尿管镜检查 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分析1例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该患者行CT等检查确诊后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基础病。结果患者积极治疗1周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气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累及肾实质及肾周的急性坏死性产气性感染,病情危重,CT为其主要诊断方法,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加强透析、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至关重要。

  • 标签: 肾盂肾炎 气性坏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肾盂鳞状细胞癌(SCC)发病率低,由于其临床表现和传统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诊断十分困难。本文报告1例既往有双肾结石多次手术史的患者,因右肾输尿管结石、左肾复杂性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等先后两次入院。其间共行6次手术,其中第1次住院19 d,分别行右输尿管镜取石术和右肾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20 d后第2次入院,共进行4次左肾PCNL,住院27 d。两次住院期间,3次尿路增强CT检查均未报告肿瘤。患者第4次行左肾PCNL后仍持续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临床考虑左肾盂肿瘤,与患者沟通后建议切除左肾。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盂SCC。左肾切除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术后10 d出院,术后3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肾盂 肾造口术,经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双肾不显影患者的解决办法。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6月共15例22~55岁IVP检查30 min后双肾仍不显影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6例,采取延时法,分别延时60 min、120 min及最大420 min,观察双肾显影情况。结果15例双肾不显影患者经过处理后都得到显影,其中4例解除腹带后很快双肾显影,3例在检查台上俯卧1~3 min后双肾显影,2例延时60 min后显影,3例延时120 min后双肾显影,3例延时6~7 h后显影。结论对于IVP检查部分双肾不显影的患者,可以采取延时法,甚至可嘱患者下午再来超长延时复查,基本都能获得显影效果。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不显影 超长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