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失衡引发的骨量减少的疾病,是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过去几十年里关于免疫细胞激活、慢性炎症、肠道微生物等许多研究进展提高了对肝硬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现对肝硬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慢性炎症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SLE患者105例,根据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分为低危组(69例)、中高危组(36例);抗骨质疏松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清Hcy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 ~ L4)、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T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股骨颈T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治疗前Hcy较低危组升高[(15.42 ± 4.13)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下降[(12.14 ± 3.17)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13.73 ± 3.22) μmol/L比(15.42 ± 4.1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密度值、T值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和骨质疏松呈负相关,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下降,Hcy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SLE患者105例,根据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分为低危组(69例)、中高危组(36例);抗骨质疏松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清Hcy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 ~ L4)、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T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股骨颈T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治疗前Hcy较低危组升高[(15.42 ± 4.13)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下降[(12.14 ± 3.17)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13.73 ± 3.22) μmol/L比(15.42 ± 4.1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密度值、T值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和骨质疏松呈负相关,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下降,Hcy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同型半胱氨酸
  • 作者: 程引 高文波 马玉杰 宋长恒 张治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20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病机原义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具有微小性、主导性、方向性等特点。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义病机当为“年高肾衰”。从病机“原义”层面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及演化规律,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

  • 标签: 中医病机 原义病机 骨质疏松 年高肾衰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对其的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其基础措施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专家,根据膳食模式、膳食营养素、运动对于骨骼健康影响的最新科学证据,讨论并制定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旨在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管理水平,并通过合适的运动方式维护骨骼健康。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营养 膳食模式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唑来膦酸联合钙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OP患者,并平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与口服碳酸钙D3片(Ⅱ),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合并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统计总有效率。采集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骨密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生化指标,包括血钙(Ca)、血磷(P)、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P)和降钙素(hCT)、Ⅰ型胶原氨基端肽(P1N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特异性序列)(β-CTX)。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钙、血磷和BGP的差异不显著(均P>0.05),研究组的hCT和P1NP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1),β-CTX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钙剂对OP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钙剂 骨密度 骨疼痛
  • 作者: 马聪 杨越华 郭源源 刘平 傅德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20008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骨科,武汉 43007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20008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药剂科,武汉 43007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骨科,武汉 430077
  • 简介:摘要"免疫骨质疏松学"探讨免疫系统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免疫系统与骨骼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自2018年提出以来,备受骨代谢研究领域关注,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围绕此概念展开,本文就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免疫骨质疏松学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可进展为肝硬化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而骨代谢障碍作为PBC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最为突出。OP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加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PBC患者并发OP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治疗方案尚不统一。因此,本文就PBC患者并发OP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SHPT患者的甲状旁腺细胞过度增生,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大量分泌,可引起骨骼、心肌、皮肤、造血系统等多系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对SHP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SHPT最新治疗的认识,为SHPT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作者: 邱敏丽 谢雅 王晓红 王小琴 赵东宝 周惠琼 周宇麒 严励 梁碧玲 沈焕玲 曹双燕 丁悦 古洁若 曾小峰 杨克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06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630,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兰州 7300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 200433,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4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广州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州 51003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030,广州市普康慈善基金会骨质疏松病友会 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广州 510030,广东省免疫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提高OP临床诊治达标率需医患携手共同协商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诊治指南的理解以及配合医生执行诊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指南从患者关切的问题出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的规范流程和相关原则,组成OP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提出OP患者实践指南推荐意见14条。

  • 标签: 骨质疏松 患者 指南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遭到破坏、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是PBC常见的并发症。PBC继发骨质疏松症已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以及遗传与基因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双膦酸盐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以促进骨形成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PBC合并骨质疏松应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其早期识别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确诊的3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30例患儿中男10例、女20例,就诊年龄13.0(12.0,13.3)岁,常见的症状为咳嗽26例(87%)和发热23例(77%),除发热外仅4例(13%)伴有其他结核中毒症状(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白细胞计数(10±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69±0.11,血C反应蛋白水平31(15,81)mg/L。胸部CT主要表现为结节影伴空洞19例(63%)、肺实变13例(43%)、支气管播散12例(40%)、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17%)。好发部位依次为右上肺21例(70%)、左下肺17例(57%)及右下肺15例(50%)。30例患儿均进行痰抗酸染色涂片和痰结核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33%(10/30)和50%(15/30)。结论儿童继发性肺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结节影伴空洞、实变和支气管播散,准确识别继发性肺结核对限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童 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继发性异位的早期识别与处理方法,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静脉治疗专科患者8 509例,患者置入PICC且原始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留置过程及时评估导管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异常者拍摄X线胸部正侧位片确认体内导管走行和尖端位置。异位者,病情允许情况下,通过体外手法(拔出部分导管、改变体位、体外叩击、0.9%氯化钠快速冲洗)复位。结果早期识别31例PICC继发性异位,27例采用体外手法复位,复位成功19例,复位失败8例,复位成功率70.4%,无其他并发症发生。3例因合并血栓,1例因疾病未采取复位措施。结论X线胸片是识别PICC继发性异位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体外手法处理PICC继发性异位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插入术,外周 继发性异位 识别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