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失衡引发的骨量减少的疾病,是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过去几十年里关于免疫细胞激活、慢性炎症、肠道微生物等许多研究进展提高了对肝硬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现对肝硬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慢性炎症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鹿骨钙的治疗应用。方法入选我院骨质疏松老年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鹿骨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情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总有效率8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0%,治疗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骨密度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鹿骨钙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临床骨痛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骨密度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继发性 鹿骨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6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和副反应的变化。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腰椎、股骨颈和髋部骨密度增加,血清25-(OH)VD(25-羟维生素D)水平升高,BAP(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PTH(甲状旁腺素)变化不明显,副反应轻微且耐受性好。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继发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继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营养障碍性骨病。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纠正后,骨质疏松可以恢复正常。对老年人,除控制好糖尿病外,按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对已确诊为佝偻病及软骨病者,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若骨畸形需手术治疗,应在代谢缺陷恢复后进行,否则骨不能良好愈合。

  • 标签: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营养障碍性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于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年底,收治的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在骨密度上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骨密度状况,进而改善继发性骨质疏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继发性 骨质疏松 偏瘫
  • 简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 简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WHO资料显示,本病是人类的第六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正日益上升。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等的高度重视。1993年WHO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的NIH会议引入了骨质量的概念,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的综合特性。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WHO资料 骨折危险性 老年性疾病 代谢性骨病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从肾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大法,本文探讨把针灸和推拿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动静结合,远推近针,标本兼治,探索防治骨质疏松疗法理论的基础和新思路。

  • 标签: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推拿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骨折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情况,为骨折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筛查我院骨一科2018年全年骨折出院病人中诊断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2人,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骨折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恢复情况,并分析骨质疏松发生原因,及与护理工作的关系,以指导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探索骨折患者护理应对策略。结果骨质疏松可发生于多种骨折患者,原因与患者对骨折认识不足,“绝对制动”,缺乏有效康复锻炼有关。结论护士在对骨折患者加强心理疏导的同时,应加强临床康复技术的学习,才能在骨折早期对患者开展有效康复调理指导,以改善骨折患者预后,减少骨折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 标签: 骨折,骨质疏松症,调理,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共60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3月~2015年4月之间,将60例患者通过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0例。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碳酸钙D3片、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进行联合治疗,设定为联合组。结果治疗1个月以及治疗3个月观察组脑卒中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第一腰椎以及Ward三角的骨密度数值,高于相对应对照组的数值,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能有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进行预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训练 药物 脑卒中偏瘫 继发性骨质疏松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骨折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情况,为骨折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筛查我院骨一科2018年全年骨折出院病人中诊断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2人,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骨折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恢复情况,并分析骨质疏松发生原因,及与护理工作的关系,以指导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探索骨折患者护理应对策略。结果骨质疏松可发生于多种骨折患者,原因与患者对骨折认识不足,“绝对制动”,缺乏有效康复锻炼有关。结论护士在对骨折患者加强心理疏导的同时,应加强临床康复技术的学习,才能在骨折早期对患者开展有效康复调理指导,以改善骨折患者预后,减少骨折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 标签: 骨折,骨质疏松症,调理,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这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许多病人直到病情发展至相当程度时才会感觉到有疼痛或其他症状。因此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护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 标签: 骨质疏松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受损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大而使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影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治疗
  • 简介:情景再现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000-8000万。作为中

  • 标签: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药店 骨密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SLE患者105例,根据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分为低危组(69例)、中高危组(36例);抗骨质疏松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清Hcy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 ~ L4)、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T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股骨颈T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治疗前Hcy较低危组升高[(15.42 ± 4.13)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下降[(12.14 ± 3.17)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13.73 ± 3.22) μmol/L比(15.42 ± 4.1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密度值、T值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和骨质疏松呈负相关,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下降,Hcy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SLE患者105例,根据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分为低危组(69例)、中高危组(36例);抗骨质疏松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清Hcy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 ~ L4)、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T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患者治疗后,腰椎、股骨颈T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治疗前Hcy较低危组升高[(15.42 ± 4.13)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下降[(12.14 ± 3.17) μmol/L比(13.52 ± 3.12) μmol/L、(13.73 ± 3.22) μmol/L比(15.42 ± 4.1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密度值、T值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和骨质疏松呈负相关,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下降,Hcy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同型半胱氨酸
  • 作者: 程引 高文波 马玉杰 宋长恒 张治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20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病机原义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具有微小性、主导性、方向性等特点。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义病机当为“年高肾衰”。从病机“原义”层面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及演化规律,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

  • 标签: 中医病机 原义病机 骨质疏松 年高肾衰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退行性病变,是绝经女性及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医学营养治疗干预是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基础措施,与骨相关的营养因素甚多,本文就相关促进骨健康的营养素及如何合理烹调、养成良好的膳食制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阐述。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 营养素 生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