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力碎石钳外鞘组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直径>3 cm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膀胱结石患者的手术资料,分为实验组(采用大力碎石钳外鞘组合输尿管镜碎石术)和对照组(采用开放膀胱切开取石术),各54例。分析两组间一次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参数。结果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100%,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为切口感染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其中1例患者术后合并肺栓塞。结论大力碎石钳外鞘组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直径>3 cm膀胱结石患者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膀胱多发结石、高龄、高危、基础疾病多的患者,但不适合开放或其他碎石方式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碎石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冷激光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9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观察组(n=98,采用输尿管软镜冷激光碎石术)、对照组(n=94,采用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1%,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输尿管穿孔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冷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冷激光 碎石 肾结石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中"颗粒化"和"粉末化"两种碎石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13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基本资料、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其中以"粉末化"碎石方式为主的患者纳入粉末化组(68例),以"颗粒化"碎石方式为主的患者纳入颗粒化组(6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血肌酐差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颗粒化组的术后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粉末化组(P<0.05)。进一步将结石大小纳入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大小的结石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显示:①1 cm<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1 cm<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患者(P<0.05),结石直径≤1 cm的颗粒化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结石直径≤1 cm的粉末化组(P<0.05);②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预留J管率高于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P<0.05);③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P<0.05);④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中的结石清除率高于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颗粒化"和"粉末化"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均是安全有效的,"颗粒化"碎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于"粉末化"碎石,对于不同大小的结石患者,两种碎石方式各有优缺点。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硕通镜碎石术(NPUR)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行NPUR,而观察组患者行URSL。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尿液α1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及并发症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液α1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RS与体重指数、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中段尿培养阳性、因结石发热、术中尿液浑浊及术前尿白细胞计数等参数有相关性(P<0.05);术前因结石发热(OR=2.028, 95%CI:1.081~3.804)和术前尿白细胞计数(OR=1.505, 95%CI:1.194~1.897)是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PUR、URSL在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方面疗效相似,术前因结石发热和术前尿白细胞计数是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针对性预防,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输尿管镜检查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4 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结石最大直径为2~4 cm的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70)。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术后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白细胞计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满意度及再次手术选择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81.82%比85.71%)、术后白细胞计数[(7.91±2.33)×109/L比(8.69±2.76)×109/L]、住院费用[(2.86±0.57)万元比(3.01±1.16)万元]、术后满意度(81.82%比74.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1.99±1.27) d比(5.25±3.18) 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7.16±6.11) g/L比(15.14±8.69) g/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1%比45.7%)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100.13±47.65)min比(75.66±30.17) min]、再次手术选择率(96.97%比65.71%)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石最大直径为2~4 cm肾结石的治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体外超声波碎石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TU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交城分院治疗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ESW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U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手术指标及术后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6.67%(4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P<0.05)。观察组术后肾绞痛、血尿、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但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且观察组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更高,血清肌酐水平更低(P<0.05)。结论ESWL及TUL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及肾损伤,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体外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联合组采用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体外碎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石排净效果、血清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结石长径>1 cm和≤1 cm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结石长径>1 cm、上段、中下段结石排净率均高于传统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cr、ALB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例(8.33%)]低于传统组[11例(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体外碎石治疗相比,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联合钬激光碎石术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尤其是对结石长径>1 cm患者的碎石排净率更高,且并发症风险低,安全性高。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 体外冲击碎石术 碎石术,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一种改良超声碎石探针在高硬度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肾结石59例,所有结石CT值均>1300 Hu,均行PCNL。根据不同的碎石探针分为两组,其中34例应用北京汇福康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CQS-01)常规碎石探针进行碎石治疗(常规探针组),另外34例应用改良超声碎石探针进行碎石治疗(改良探针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临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探针组相比,改良探针组的手术时间[(30.11±11.30)min vs.(40.50±10.31)min,P<0.05]和住院时间更短[(4.30±0.14)d vs.(6.58±0.53)d,P<0.05],且无出血、肾盏或肾盂黏膜损伤等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改良超声碎石探针在上尿路结石行PCNL中应用安全有效,可优先选择应用于高硬度上尿路结石患者。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超声碎石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及输尿管硬镜联合NTrap阻石网篮碎石术(NTrap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3例行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FURL组(n=74)和NTrapURL组(n=169)。FURL组患者采用FURL治疗,NTrapURL组患者采用NTrapURL治疗。以手术时间、术中结石上移、术后无意义残石、术后住院时间、首次结石清除率、近远期并发症(包括疼痛、血尿、发热、输尿管狭窄等)为观察指标,分析2种术式的疗效。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有序变量的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FURL组和NTrapUR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1.08±13.29) min比(33.49±12.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FURL组和NTrapURL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疼痛:43.24%比50.30%,发热:1.35%比3.55%,血尿:31.08%比23.67%)、远期并发症(0比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和NTrapURL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2.34±0.96) d比(2.21±0.88)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患者的术中结石上移率明显高于NTrapURL组(87.84%比1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URL组患者的首次结石清除率高于NTrapURL组(94.59%比8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FURL组患者的术后无意义残石率明显高于NTrapURL组(31.08%比1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FURL与NTrapURL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但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能拥有更高的术后结石清除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激光碎石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供肾结石在移植前进行工作台输尿管镜取石的经验与技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共有7例器官捐献供者在捐献前评估时发现存在供肾结石,并且均在修肾结束后行工作台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取石术。回顾性总结此7例供肾的基本情况、结石大小、位置、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清石效果。7例供者年龄为(49.6±6.8)岁。其中6例供肾为单纯肾盂结石,1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7例结石直径为(1.2±0.5)cm(0.4~2.1 cm)。5例肾盂结石及1例输尿管结石均使用半硬性输尿管镜检查并行钬激光碎石,另外1例供肾在术中未发现结石。所有供肾平均手术时间为(23.0±6.1)min,并在碎石后对所有供肾均行常规低温机械灌注。结石侧供肾起始阻力指数高于同一供者对侧供肾(P<0.05),但两侧供肾的终末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受者手术开放循环后均未发生严重血尿,且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CT显示,7例受者均无明显结石残留。结论工作台手术是处理供肾结石的微创方法,比较安全有效。半硬性输尿管镜即可处理大部分供肾结石,但其中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估。

  • 标签: 肾移植 器官捐献 肾结石 半硬性输尿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及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标准通道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碎石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观察组(92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85±7.57)min vs.(71.96±9.52)min, P<0.001]。观察组患者的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 vs. 69.2%, P=0.015)。对照组20例(25.6%)、观察组12例(13.0%)均在术后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术后血红蛋白下降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碎石术,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肾通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PNHL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9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所有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8例。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碎石效果,评估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碎石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 vs.4.08%,P=0.223)。两组的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及再次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降低(均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PL与PNHL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碎石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PL在减轻手术创伤、改善肾功能方面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肾造口术,经皮 激光,固体 气压弹道碎石术
  • 简介:摘要通过对郯薛线兰陵段预防性养护项目(同步碎石封层)实施后持续一年跟踪观测,详细记录实施后路面病害发展情况,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路面技术状况,发现同步碎石封层能够有效地改善路面表层状况,提高抗滑能力,增强路面防水效果,改善外观,处理轻微裂缝、网裂等病害。

  • 标签: 公路沥青路面 同步碎石封层 跟踪观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铥光纤激光是具有良好碎石潜力的新型激光,近年来在泌尿外科领域获得关注。本文从铥光纤激光的碎石机制、碎石效率、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铥光纤激光碎石机制与钬激光存在相似之处,但较钬激光碎石速度更快、碎石颗粒更细以及结石位移更小,其临床应用有望带来激光碎石领域的变革。

  • 标签: 碎石术 激光 机制 效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时因管腔细小造成输尿管镜上镜失败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同一术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使用8/9.8 F输尿管硬镜,根据上镜成功或失败分组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比较。结果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患者共102例,其中上镜成功91例,失败11例,一次上镜失败率10.8%。两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发生率、术前ESWL史、自然排石史和输尿管镜操作史、结石纵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结石横径显著大于失败组[(7.7±1.4)mm vs (5.8±1.1)mm,P<0.001];上段结石患者失败率最高,为30%(9/30),显著高于中段3.7%(1/27)和下段2.2%(1/45) (P<0.001);而上段结石患者中,失败组横径显著小于成功组[(5.9±1.2)mm vs (8.4±1.4)mm,P<0.001]。进一步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石横径(P=0.027)和结石位置(P=0.042)是上镜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且结石横径较小预示管腔细小导致输尿管镜上镜失败的可能性大,术前应充分预估。

  • 标签: 结石 输尿管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巨输尿管合并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试探性对原发性巨输尿管合并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疗效,总结经验。12例患者中有14侧巨输尿管,其中右侧4例,左侧6例,双侧2例;输尿管全程扩张5例,中下段扩张7例;巨输尿管内经1.5~2.5 cm,平均(1.9±0.4)cm;治疗的结石中输尿管结石11例,肾结石1例;结石长径0.6~1.9 cm,平均(1.2±0.4)cm。结果1例碎石1次后放弃体外碎石治疗选择了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11例最终将结石成功排出,碎石1次~5次,平均(2.4±1.6)次,成功率91.67%,其中碎石1次成功率33.33%。并发症发生率25%,包括肉眼血尿、排石过程中疼痛、呕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巨输尿管合并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但1次碎石成功率较低。

  • 标签: 巨输尿管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体外碎石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灌注方法(自动压力泵灌注法和自由重力灌注法)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9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23~75岁,中位年龄为47岁。根据术中使用灌注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自动压力泵灌注组和自由重力灌注组,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升高值及血肌酐升高值、结石上移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自动压力泵灌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自由重力灌注组[(42.20±17.61) min比(45.23±16.40) min],但术后血清白细胞计数升高值[(3.83±3.01)×109/L比(4.36±2.97)×109/L]、第1天血肌酐水平升高值不如自由重力灌注组明显[(63.26±12.46) μmol/L比(65.64±11.10) 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11、0.002)。自动压力泵灌注组和自由重力灌注组患者的结石上移发生率(5.3%比9.3%)、结石残留率(2.7%比4.0%)、术中输尿管黏膜发病率(12.0%比10.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泌尿道感染:4.0%比5.3%,轻度肾积水:5.3%比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7、0.649、0.797、0.868)。结论与自由重力灌注相比,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使用自动压力泵灌注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自动压力泵可以减少术后血清白细胞升高值及血肌酐升高值。2种不同灌注方法对结石上移率、结石残留率、术中输尿管黏膜损伤发病率、术后肾积水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没有差异性。

  • 标签: 灌注方法 输尿管镜碎石 钬激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者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采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的CRP、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的CRP、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降低术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相较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FURSL)和冲击波碎石术(SWL)治疗对1~2 cm复杂型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复杂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35例接受FURSL治疗患者(FURSL组)和60例接受SWL治疗患者(SWL组)。比较两组的再治疗率、并发症率、无结石率(SFR)、二次手术、总手术次数及手术时间。结果与SWL组相比,FURSL组的再治疗率(8.6% vs. 60.0%,P<0.001)、手术时间[(73.2±29.3)min vs.(92.3±40.8)min,P=0.017]和手术次数[(1.11±0.32)次vs.(2.23±1.14)次,P<0.001]均显著降低,并且FURSL组在3个月的SFR显著增加(66.7% vs. 86.7%,P=0.036)。FURSL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11.4% vs. 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结论对于长度为1~2 cm的复杂型肾下盏结石的治疗,FURSL较SWL能够显著提供更高的SFR和更低的再治疗率,FURSL可作为治疗下极肾结石的有价值替代方案。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激光,固体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经输尿管镜镜检诊断为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8.1±10.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手术治疗。除输尿管结石疾病外,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输尿管狭窄长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次数做相应记录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6±1.1)年,输尿管狭窄长度为(1.7±1.2)cm,手术处理输尿管狭窄的次数为(4.1±1.5)次。所有患者均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仅有24例(40.0%)患者行输尿管狭窄内切开结合球囊扩张后成功处理,6例(10.0%)患者长期留置输尿管内支架,3例(5.0%)患者长期留置肾造瘘管,21例(35.0%)患者需要行尿路重建手术,6例(10.0%)患者行患肾切除术。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引起输尿管狭窄的腔内治疗成功率低,不推荐使用钬激光原位碎石,轻柔的手术操作和恰当的碎石方式有利于减少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狭窄 钬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