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成人腹股沟与腹壁外科常见急腹症,治疗不及时易进展为绞窄性,发生肠缺血性坏死、外被覆组织的蜂窝织炎、囊积脓、肠瘘等,甚至引发中毒性休克,致死率明显增高。腹股沟类型不同,处理方式不一。基于肌耻骨孔修补概念,腹股沟包括等。笔者认为:目前不同类型腹股沟的综合治疗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成人腹股沟的临床处理策略仍面临严峻挑战。

  • 标签: 疝,腹股沟 嵌顿疝 补片 成人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儿童性腹股沟斜对睾丸缺血损伤的影响因素,以便术前更准确地评估睾丸缺血损伤,从而及时进行睾丸探查或防止不必要的探查。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7月到2019年6月行囊及同侧睾丸探查术的单侧性腹股沟斜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包括年龄、顿时间、肠管损伤程度(术中发现)、睾丸损伤程度(探查发现)、既往手法复位次数和术前超声检查等。通过SAS 9.4(Copyright © 2016 SAS Institute Inc.Cary,NC,USA)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倒退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460例接受了术前超声检查,其中57例(12.39%)(中位年龄:1.4个月,四分位区间:0.8~10.7个月)有严重的睾丸缺血损伤,平均顿时间为(23.9±9.3)h,术前超声检查预测严重睾丸缺血损伤的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95.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257,95% CI=0.146~0.451)、手法复位次数增多(OR=4.543,95% CI=3.285~6.283)与睾丸损伤程度呈负相关,术前超声评分(OR=3.994,95% CI=2.845~5.609)、顿时间(OR=0.457,95% CI=0.224~0.934)、肠管损伤程度(OR=2.317,95% CI=1.633~3.287)与睾丸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通过多元分析与后向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严重的睾丸局部缺血损伤可能性计算模型:,当P<0.15时,则认为该患者患有严重的睾丸局部缺血损伤。通过十字交叉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预测模型,可使用易获得的临床数据来预测因性腹股沟斜导致的严重睾丸缺血损伤的风险,与单独的术前超声相比,该模型可提高严重睾丸损伤的预测准确性。

  • 标签: 睾丸缺血损伤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子宫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超声对该病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的3例妊娠子宫患者及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检索的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中英文文献报道的53例经临床证实的妊娠子宫患者的超声资料。总结56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妊娠结局,统计各项超声特征显示率,复习相关文献并总结其诊断经验。结果56例患者中45例(80.4%)超声显示阳性征象,其中34例(60.7%)显示宫颈异常(宫颈拉长前移或显示不清),27例(48.2%)显示子宫后倾后屈,12例(21.4%)显示子宫底位于子宫直肠陷凹,4例(7.1%)显示膀胱拉长上移,宫颈异常与子宫后倾后屈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2,P<0.05)。结论宫颈异常是妊娠子宫超声显示率最高的征象,正确识别宫颈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妊娠子宫嵌顿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子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至2020年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例产前超声提示妊娠子宫孕妇。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难点及处理要点。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例孕妇主要症状均为阴道流血或流液,超声检查提示妊娠子宫。2例未见阴道后穹隆膨出,1例有后穹隆膨出,1例因孕周小,门诊未进行专科检查。3例在孕晚期诊断,1例在孕14周诊断。结合孕妇孕周、子宫前壁肌层厚度的变化、自身的症状,并给予促胎肺成熟,3例孕妇行择期剖宫产术,皮肤切口取下腹正中直切口,子宫切口取高位横切口,术后新生儿状况良好,孕妇子宫复旧好,腹壁及子宫伤口愈合好;孕14周诊断者胸膝卧位治疗2周,超声提示子宫位置恢复正常,膀胱位置正常。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相关症状体征时应联想到本病的可能,并注意与前置胎盘的鉴别诊断及2种情况共存可能。剖宫产时机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决定;切口宜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及子宫高位横切口,后者往往需借助解剖标志定位。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子宫后倾 子宫疾病 异常扭转
  • 简介:摘要支气管异物为外界物质误入支气管内所致,当异物在支气管远端气道时,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是非常具有挑战的。本文报道1例33岁男性因幼年时期支气管内异物所致反复出现咳嗽、咳黄痰症状,影像学示右肺下叶占位、肺不张,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为气道异物,反复行内镜下治疗及异物钳钳夹异物,均未能取出。最终经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后成功取出异物。目前经支气管球囊扩张后取异物报道较少,该病例的成功可为临床医生在气道异物诊疗过程中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子宫穿孔合并输卵管发病原因及总结输卵管患者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陈旧性子宫穿孔合并输卵管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术中见输卵管,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组织为输卵管。结论陈旧性子宫穿孔合并输卵管异位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宫腔操作的患者要行全面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陈旧性 子宫穿孔 输卵管嵌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与经尿道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在治疗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83例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PLU治疗的患者43例(RPLU组),行URSL治疗的患者40例(URSL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视觉疼痛评分、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RPLU组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高于UR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URSL组在视觉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方面优于RPL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处理中,RPLU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没有较大的应激创伤及出血量,降低手术治疗后输尿管狭窄的机会,可作为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先手术方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外科手术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胆道子母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管巨大性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管巨大性结石患者27例,均予以经口胆道子母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统计其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分析围术期炎性应激、胆汁成石成分相关指标。结果2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88.89%(24/27)。术后12、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术前升高(F=14.862、26.594、55.293,P<0.05)。术后3、6个月,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钙离子、胆固醇(CHO)较术前下降(F=122.338、226.871、79.680、45.342,P<0.05)。27例患者术后6个月无复发。结论经口胆道子母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管巨大性结石有效率高、无复发,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结石 经口胆道子母镜 激光碎石 胆管巨大嵌顿性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逆行肾内手术(RIRS)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02例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0例行RIRS治疗,为RIRS组;62例行PCNL治疗,为PCNL组。两组患者年龄[(54.40±11.17)岁与(52.82±12.58)岁]、性别[男/女:86/54例与45/17例]、体质指数[24.0(21.0,27.0)kg/m2与23.5(20.8,26.3)kg/m2]、肌酐[75.5(61.6,93.3)μmol/L与73.7(62.4,93.0)μmol/L]、结石存在时间[1.0(0.5,3.8)个月与1.0(0.5,6.0)个月]、结石硬度[(783.60±243.55)HU与(960.66±225.01)HU]、结石直径[(8.65±2.95)mm与(10.15±2.94)mm]、结石位置(左/右:65/75例与34/28例)、术前感染比例(40/140例与25/62例)及既往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比例(35/140例与13/6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等。进一步根据影响结石清除的高危因素(结石直径>2 cm、结石硬度>1 000HU、既往有碎石术史、结石顿时间>6个月、肾积水程度≥中度、存在感染)进行赋分(是=1分,否=0分),复杂结石定义为≥3分,单纯结石定义为<3分。根据结石复杂程度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20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其他手术方式。PCNL组较RIRS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48.5(32.0,62.5)min与63.0(48.0,86.0)min,P<0.05],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98.4%(61/62)与72.1%(101/140),P<0.05],住院费用更低[1.16(0.80,1.40)万元与2.73(2.14,3.32)万元,P<0.05]。RIRS组较PCNL组住院时间更短[3.0(2.0,4.0)d与8.0(6.0,9.0)d,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15/140)与12.9%(8/62),P>0.05]。对于单纯结石患者,PCNL组较RIRS组手术时间更短[ 50.0(30.0,64.0) min与62.0(44.5,86.0)min,P<0.05],住院费用更低[1.18(0.80,1.35)万元与2.69(2.22,3.32)万元,P<0.05],结石清除率更高[100.0%(35/35)与78.3%(94/120),P<0.05],住院时间更长[7.0(6.0,9.0)d与3.0(2.0,4.0) d,P<0.05]。对于复杂结石患者,PCNL组较RIRS组手术时间也更短[ 46.0(39.0,61.0)min与65.5(51.0,89.8)min,P<0.05],住院费用更低[1.21(0.98,1.43)万元与2.73(2.13,3.43)万元,P<0.05],结石清除率也更高[96.3%(26/27)与35.0%(7/20),P<0.05],但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0,11.0)d与6.0(4.0,6.8)d,P>0.05]。PCNL组与RIRS组术后并发症在单纯结石患者[5.7%(2/35)与9.2%(11/120)]和复杂结石患者中[22.2%(6/27)与20.0%(4/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结石患者,PCNL较RIRS的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但住院时间较长;对于复杂结石患者,PCNL较RIRS的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但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因此,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较RIRS更有优势。

  • 标签: 结石 输尿管 逆行肾内手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直及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例腹股沟直、1例Pantaloon(同时存在斜及直)及1例股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直5例及Pantaloon1例均为男童;年龄(38.2±21.5)个月;位于右侧4例,左侧2例。右侧股1例,男,年龄4岁7个月。术前诊断腹股沟直1例;术前诊断为腹股沟斜,术中证实为Pantaloon1例;术前误诊为腹股沟斜,术中证实为直2例;行患侧斜手术时偶然发现对侧直2例。结果行直囊高位结扎+同侧脐内侧韧带加强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32 min及24 min,术后住院时间1 d。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行腹腔镜下修补直缺损(将髂耻束与联合腱间断缝合),手术时间为122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 d,随访至今无复发。另4例均行腹腔镜下直缺损修补术,手术时间为(112.0±17.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2 d,随访至今均无异常。股1例,术前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术中证实为右侧股,腹腔镜下修补股缺损(将髂耻束与Cooper韧带间断缝合),手术时间为125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 d,随访至今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不仅能够明确小儿腹股沟直及股诊断,且可同时行手术治疗。髂耻束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直及股的修补中十分重要。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股疝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MP)治疗腹股沟的疗效。方法抽取长治市北大医疗潞安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患者1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P组(TAPP治疗,89例)和MP组(MP治疗,8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治疗效果。结果TAPP组与MP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23%,18/89)低于TAPP组(4.49%,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复发率(15.73%,14/98)低于TAPP组(4.49%,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P相比,TAPP治疗腹股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腹腔镜下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选择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以及术前与术后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疗效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修补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血清胃动素水平下降。

  • 标签: 成人 腹股沟疝 腹腔镜手术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原发性腹壁的效果。方法抽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符合条件的原发性腹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接受TEP治疗,对照组接受腹腔镜经腹膜前修补术(TAPP)治疗。评估两组疗效,记录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包括神经痛、尿储留、肠梗阻、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片放置时间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TEP与TAPP均对原发性腹壁的治疗有一定价值,疗效确切,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均险低,而TEP可缩短术中补片放置时间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腹壁疝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神经源性心肌抑(neurogenic stunned myocardium, NSM)是指心脏因急性神经事件产生的可逆性心肌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取决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触发因素及NSM的诊断标准。目前NS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极易与心肌原发性损伤相混淆。文章系统介绍了NSM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围手术期管理及预后等内容,以期对NSM的临床决策能有所裨益,从而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 标签: 心肌顿抑 诊断 围手术期管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英文版埃德蒙衰弱量表(EFS)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EFS的信效度。方法遵循Beaton的翻译-回译法对英文版EFS进行翻译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EFS。2019年4—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住院老年人303例,检验中文版EFS的心理测量学特征。结果中文版EFS的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及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与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总评分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3(P<0.01);以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为外部标准,中文版EFS的衰弱诊断准确性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24),衰弱的最佳截点值为6(敏感度:77.6%,特异度:94.7%)。年龄较大和女性个体更容易衰弱(P<0.05)。中文版EFS的Cronbach α系数为0.599,7 d重测信度为0.822。结论中文版EFS的信效度良好,可以在我国住院老年人群体中使用。

  • 标签: 埃德蒙顿衰弱量表 老年人 衰弱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英文版埃德蒙衰弱量表(EFS)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EFS的信效度。方法遵循Beaton的翻译-回译法对英文版EFS进行翻译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EFS。2019年4—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住院老年人303例,检验中文版EFS的心理测量学特征。结果中文版EFS的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及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与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总评分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3(P<0.01);以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为外部标准,中文版EFS的衰弱诊断准确性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24),衰弱的最佳截点值为6(敏感度:77.6%,特异度:94.7%)。年龄较大和女性个体更容易衰弱(P<0.05)。中文版EFS的Cronbach α系数为0.599,7 d重测信度为0.822。结论中文版EFS的信效度良好,可以在我国住院老年人群体中使用。

  • 标签: 埃德蒙顿衰弱量表 老年人 衰弱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腹腔镜下诊断为腹股沟直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月龄为52个月,范围为20~144个月;术前均诊断为斜,术中经腹腔镜证实为直;其中6例既往因误诊为腹股沟斜而行开放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腹股沟直;右12侧,左6侧,其中3例为双侧;3例pantalon,1例囊底部有脂肪瘤。选取经腹腔镜下直环口结扎+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修补术的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6例患儿中,2例既往因误诊腹股沟斜行开放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证实为腹股沟直;2例为单纯腹股沟直;1例为pantalon,同时行斜内环结扎及直环结扎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对1例囊底部的脂肪瘤同时予以切除,然后修补环缺损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也无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避免了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儿童直治疗的标准术式。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直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