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裂孔并胃坏疽十分罕见。本文回顾1例9岁6个月女性患儿先天性食管裂孔并胃坏疽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患儿患先天性食管裂孔,病情危重,胸部CT及上消化道造影可明确诊断,行胃大部切除及食管裂孔修补后出现食管远端出血及食管-胃连接处狭窄,早期手术解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杂交技术在成人腹股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成年患者114例,其中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53例,中信惠州医院患者61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杂交技术修补术治疗,B组给予传统切开无张力修补术治疗,C组给予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37%均高于B组73.68%和C组84.21%,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显效、有效、无效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B、C组;B组手术时间短于C组,术中出血量多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6)。A、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技术应用于成人腹股沟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但是术前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若顿时间较长,出现腹膜炎症状需要及早行传统开放手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杂交技术 嵌顿疝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术在成人腹股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急诊收治并完成无张力修补手术病例共82例成人腹股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8例,行TAPP术;对照组44例,行Lichtenstein术。将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清肿,术后其他并发症(复发、术后感染、术后肠坏死、出血),术后总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在术后血清肿及其他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术较Lichtenstein术手术时间长,术后总费用相对高,但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

  • 标签: 嵌顿性疝,腹股沟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Lichtenstein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婴儿(<90 d)性腹股沟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小儿外科采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8例性腹股沟婴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4例,日龄13~87 d;病变位于左侧11例,右侧16例,双侧1例。观察术中内容物成分及坏死情况;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发生率;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单侧手术与双侧手术的差异。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探查内容物为小肠13例、附件14例、结肠1例,其中1例因附件坏死致内容物粘连于囊底部,腹腔镜下复位困难,增加腹股沟区切口后完成开放手术。其余27例均顺利手术。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19例(67.90%),行囊高位结扎术。28例患儿手术时间12~68 (27.0±17.3) min,住院时间(4.6±1.4) d。单侧、双侧手术的患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96、0.478, P值均>0.05)。术后26例患儿获随访1~12个月,无切口感染、阴囊(唇)血肿,发生阴囊(唇)水肿4例;1例(3.85%)于术后3个月腹股沟复发,无对侧新发、医源性隐睾出现;1例术后3个月发现患侧睾丸萎缩,于术后6个月行萎缩睾丸切除术。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婴儿性腹股沟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建议临床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疝,腹股沟 婴儿 嵌顿性腹股沟疝 腹腔镜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性眶下壁骨折手术及被动牵引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儿童性眶下壁骨折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超薄层CT+3D成像技术确定骨折范围及眼外肌情况,术中进行手术显微镜下眶壁骨折修补术。术前分为两组:伤后≤5天手术(A组)和伤后>5天手术(B组)各13例(13眼)。术后再分两组:主动眼球运动+被动牵引训练(C组)和只做主动眼球运动而未做被动牵引训练(D组)各13例(13眼)。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被动牵引训练的效果。结果A组术后眼球运动功能、眶下神经感觉恢复的情况均优于B组(χ2=10.14,6.02,P=0.009,0.015);C组术后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D组(χ2=6.410,P=0.015)。结论儿童性眶下壁骨折早期手术及术后的被动牵引训练对眼球运动功能及眶下神经感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时机,手术 牵引训练,被动 骨折,眶,嵌顿性,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一期输尿管镜碎石与预置D-J管后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治疗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一期碎石组48例,二期碎石组5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清石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比较,二期碎石组一次性清石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一期碎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性结石有良好效果,预先置管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导丝意外右心房的紧急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发生导丝意外右心房的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完全患者均在导丝送入颈内静脉约20 cm时发现导丝,导丝推送及回退均失败,导丝无法移动;3例逆行性患者导丝可继续送入,但反复退至约18 cm处。所有发生导丝患者,立即转至放射导管室行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导丝部位,显示导丝均在右心房近瓣膜附近区域。DSA下分别采用导丝取芯抽丝法、多功能血管造影(multipurpose angiography,MPA)导管导丝末端套取法和手法导丝调整术进行紧急处理。结果1例完全患者采用离断导丝取芯抽丝术成功治疗,DSA下颈内静脉重新穿刺置入临时导管。1例完全和1例逆行性患者采用MPA导管沿导丝套取导丝末端,使导丝扭曲变形的"J"形末端完全进入导管后将导丝随造影导管一起退出右心房;2例逆行性患者在DSA下经过反复推进导丝,旋转调整导丝"J"形末端方向后再反复做导丝退出操作后,顺利退出右心房;此4例患者在导丝取出后,利用保留的导丝调整方向后重新置管。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出现导丝意外右心房时,在DSA下通过离断导丝取芯抽丝术、MPA导管导丝末端套取术和手法调整术进行紧急处理,均能使导丝解除退出右心房,并顺利完成置管,取得较好疗效。对导丝完全患者,MPA导管导丝末端套取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肾透析 导管,留置 颈静脉 导丝嵌顿 紧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中取石网篮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胆道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术中取石网篮12例患者资料,统计部位结石胆管内径比、结石性质、处理方式、处理结局。结果12例术中取石网篮患者术前T管造影片测量结石直径/胆管狭窄口直径均>1.2 cm,结石均为胆色素结石。其中3例通过取石网篮往一侧推进后收网成功、3例使用另外胆道镜进行碎石后取出、6例剪断取石网篮后碎石取出。所有患者均取出取石网篮,其中5例胆道出血,均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后止血。结论需重视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网篮,术前T管造影结石胆管内径比可以预测可能,碎石有利于避免因强行拔出导致出血,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道镜取石 T管窦道 取石网篮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中取石时发生网篮断裂,予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3次后顺利取出网篮并取净结石。检索2000年1月—2020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7篇,显示报道的18例ERCP取石网篮断裂病例,患者均经胆道镜或ERCP取出断裂网篮。可见对于取石网篮断裂,ESWL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网篮嵌顿断裂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性结石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85例输尿管上段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采用mPCNL术(mPCNL组),47例患者采用URL术(UR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5 d的结石清除率、术后30 d的结石清除率情况。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效果方面,mPCNL组术后3~5 d结石清除率[100%(38/38)]明显高于URL组[85.1%(40/47)],术后1个月mPCNL组结石清除率[100%(38/38)]明显高于URL组[93.6%(4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mPCNL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38)、URL组为12.8%(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URL对输尿管上段性结石均具有良好疗效,而mPCNL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结石清除率,可作为一种常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腹股沟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试验组行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第1天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8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为(12.45±1.14)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 h 2组VAS评分均最低,术后2 h至7 d 2组患者VAS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术后12 h及3 d试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试验组血清β-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1例,试验组无复发病例。结论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小,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年人腹股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成年腹股沟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及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组间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患者比率、术后出现局部异物感患者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率、血清肿率、阴囊水肿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0.86±0.22)h]、住院时间[(5.11±1.56)d]均短于对照组[(1.44±0.76)h、(9.87±1.33)d](t=5.183、16.418,均P<0.05);且研究组使用镇痛药的比率(20.00%)、局部有异物感的比率(2.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率:2.00%、血清肿率:4.00%、阴囊水肿率:2.00%)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使用镇痛药患者比率、局部有异物感患者比率、切口感染率、血清肿率、阴囊水肿率分别为36.00%、18.00%、8.00%、10.00%、8.00%)(χ2=5.183、16.418、3.174、7.111、5.740,均P<0.05)。结论在成年人腹股沟治疗中应用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疝修补术 疝,腹股沟 生物相容性材料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治疗食管裂孔(HH)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各有不同,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药物治疗、外科治疗、腹腔镜治疗及内镜下治疗四大类。诊断价值较大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及食道高分辨率测压。本文对HH诊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巨大切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巨大切口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统计2组患者手术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高于观察组发生率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巨大切口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 切口疝 巨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辅助经皮腹壁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腹腔镜单孔法)治疗腹股沟斜,术后出现再发斜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与探讨。方法回顾2016年8月到2019年6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腔镜中心开展了1 168台腹腔镜单孔法手术。统计术后再发斜的病例,描述其临床特点及再次手术术式的选择,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术后再发斜的患儿共8例,其中6例为复发,2例为对侧异时性斜。首次手术年龄为(1.4±0.6)岁,术后再发斜的间隔时间为(5.2±2.6)个月。7例术后再发患儿在再次手术中,接受了腹腔镜探查,1例复发和1例对侧异时性斜患儿的内环口形态特殊,临床少见,具有探讨价值。再次手术的术式依据外环口大小来选择。结论术后再发斜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较大,且临床研究对腹腔镜单孔法术后再发斜的关注度不够,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推进腹腔镜单孔法在腹股沟斜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 标签: 儿童 腹腔镜 单孔法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辅助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治疗腹股沟90例肾衰竭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肾衰竭伴腹水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并予以院内常规护理;优质组行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并予以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镇痛药应用率、术后疼痛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手术时间略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1、3、7 d 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镇痛药应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辅助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患者的疗效显著,减轻术后疼痛,促进病情恢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肾衰竭腹水 疝,腹股沟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与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一病区腹股沟住院患者209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患者102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照组患者107例,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试验组无中转开放手术。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46.87±4.94)min vs(38.40±4.29)min,术中出血量降低(5.40±1.64)ml vs(11.12±2.09)ml,术后住院时间减少(4.18±1.09)d vs(5.08± 1.58)d,术后使用镇痛药和疼痛评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随访时间为6~42个月,2组患者均未复发,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相比,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无明显瘢痕等特点,是临床上可靠的治疗腹股沟选择之一。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