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cDonald子宫颈(MC)与腹腔镜子宫峡部(LCC)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CI)的围产结局,为CI孕妇行子宫颈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行子宫颈孕妇211例,根据式、行LCC孕妇是否有MC史分为MC组(54例)、有MC史LCC组(28例)、无MC史LCC组(129例)。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结局。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MC组、有MC史LCC组和无MC史LCC组孕妇于妊娠期行子宫颈的比例分别为100.0%(54/54)、7.1%(2/28)、27.1%(35/12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的指征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但最主要的指征均为妊娠中晚期流产史[分别为75.9%(41/54)、89.3%(25/28)、84.5%(109/129)]。MC组、有MC史LCC组及无MC史LCC组获活产扎成功率分别为94.4%(51/54)、82.1%(23/28)、93.8%(121/12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49;P=0.059)。(2)扎成功孕妇(195例)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与MC组孕妇比较,有MC史LCC组和无MC史LCC组孕妇胎位异常[分别为7.8%(4/51)、17.4%(4/23)和19.8%(24/121)]、胎盘植入[分别为5.9%(3/51)、13.0%(3/23)和11.6%(14/121)、子宫破裂[分别为0、4.3%(1/23)和5.8%(7/121)]的发生率均较高,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C组孕妇绒毛膜羊膜炎或宫内感染(15.7%,8/51)、胎膜早破(23.5%,12/51)的发生率均高于有MC史LCC组[分别为0、4.3%(1/23)]和无MC史LCC组[分别为0.8%(1/121)、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妊娠结局:MC组孕妇的剖宫产率[41.2%(21/51)]显著低于有MC史LCC组[100.0%(23/23)]和无MC史LCC组[100.0%(121/121);P<0.001];其费用均显著低于有MC史LCC组和无MC史LCC组(中位数分别为12 169、26 438、27 783元;P<0.001)。3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C和LCC均为治疗CI的有效方式,两者的获活产扎成功率相近。但MC具有剖宫产率低、经济、易操作的优势。CI孕妇建议首选MC,对于MC失败者可考虑LCC。

  • 标签: 宫颈功能不全 环扎术,宫颈 腹腔镜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联合音乐导向叙事护理对孕期宫颈功能不全患者不良情绪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产科医院收治的110例孕期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宫颈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音乐导向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妊娠结局以及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Apgar评分与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沃里克-爱丁堡心理健康量表(Well-being Scale,WEMWB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WEMW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联合音乐导向叙事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音乐导向 叙事护理 孕期宫颈功能不全 不良情绪
  • 作者: 罗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贵州习水564600
  • 简介:目的:对比内镜下内痔硬化对比内痔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内痔出血需内镜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内镜硬化组与内镜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镜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内镜硬化组(P<0.05),内镜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内镜硬化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内痔的过程中,使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以及内痔套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相比之下,内痔套的治疗效率更高,安全性也较高,可作为内痔手术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内痔出血;内镜;硬化剂注射;套扎术;疗效;并发症
  • 作者: 廖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芦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芦溪 337000
  • 简介:目的:谈论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行RPH双重套的效果。方法:本项研究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笔者医院救治的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病人74例作为研究主体,依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37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病人实施RPH双重套技术,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手术信息、并发症发作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经有效医治后其手术时长、中失血量、在院时间、NRS评分、术后出血、术后肛门狭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作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行RPH双重套,所获临床医治疗效十分理想,确保患者的病情症状及预后得到显著改变,且规避及减低并发症的发作。

  • 标签: RPH双重套扎术;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
  • 简介:摘要三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K-ClipTM三尖瓣成形系统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三尖瓣成形器械,该文报道1例使用K-ClipTM三尖瓣成形系统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的病例,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由极重度改善为中度。

  • 标签: 瓣膜性心脏病 三尖瓣反流 经导管三尖瓣成形 微创治疗
  • 作者: 陈海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产科 , 湖北恩施 445000
  • 简介:目的:探析促宫颈成熟中应用宫颈球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年到2022年12月我院收取的30例初产妇,均符合引产指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观察组采用缩宫素+宫颈球囊,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诱发临产时间、缩宫素使用次数、第一产程、阴道分娩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宫颈成熟中应用宫颈球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球囊;母婴结局;促宫颈成熟;分娩;临床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60岁女性宫颈癌根治及放疗术后出现右侧髂静脉狭窄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腘静脉入路行血管腔内治疗,中髂总静脉破裂,于髂静脉植入覆膜支架及裸支架。术后经口服抗凝药物及下肢压力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效果良好。本病例对盆腔放疗后髂静脉狭窄腔内治疗并发破裂患者的处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血管腔内治疗 髂静脉破裂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子宫颈切除性手术是治疗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优先选择,也是育龄期患者最常选择的保守治疗手段。子宫颈狭窄是子宫颈切除性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月经模式改变、不良的妊娠和生育结局,并影响术后充分有效的子宫颈癌筛查及阴道镜检查,以致残留或复发的病变难以诊断,浸润性癌发生的风险增加。子宫颈狭窄的发生与切除的子宫颈组织的长度和体积、手术方式、围期止血的处理、年龄和激素状态等因素相关。目前,针对子宫颈狭窄的干预主要集中在出现临床症状的人群,通过扩张或切开狭窄的子宫颈管,以恢复其畅通。对可能发生子宫颈狭窄的高危人群积极干预,可减少狭窄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戴明(PDCA)循环法的结构化护理对可视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椎管神经根减压椎间孔纤维成形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行可视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椎管神经根减压椎间孔纤维成形期护理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在实施护理90 d后,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及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14 d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研究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ODI评分中生活自理能力、站立、坐位、步行、提物、睡眠情况、社会生活、旅游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ODI评分中生活自理能力、站立、坐位、步行、提物、睡眠情况、社会生活、旅游的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法的结构化护理应用于可视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椎管神经根减压椎间孔纤维成形患者的围期,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衰弱症状及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可视脊柱内镜 戴明环循环法 结构化护理 髓核摘除术 椎管神经 椎间孔 纤维环成形术
  • 作者: 米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4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4期
  • 机构:航空总医院,北京 100076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淋巴结切除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初步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0月份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共60例为项目对象,随机选为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经腹腔手术治疗以及观察组(30例)实施腹腔镜下腹膜外淋巴结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放疗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手术到放疗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腹腔镜下腹膜外淋巴结切除可以缩短手术的时间、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和术后的恢复,同时还可以提高腹主动脉淋巴结的切除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腹膜外淋巴结切除术;晚期宫颈癌
  • 作者: 陈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 机构:攀枝花市仁和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四川 攀枝花617061
  • 简介: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病因为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同时,性生活、妊娠、人体免疫功能下降、避孕措施不当等也是宫颈炎的诱因之一。本文将从宫颈炎的病因、症状、检查、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让大家对宫颈炎更加了解。

  • 标签: 宫颈炎
  • 作者: 刘坤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采取阿胞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021.1~2023.1期间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阿胞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药物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AML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阿胞苷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该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AML;阿扎胞苷;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安全性
  • 作者: 苏慧超 张臻 唐晓慧 于金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60,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放射肿瘤学系 放射肿瘤科,马斯特里赫特 6211SV,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研究部,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中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模型与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255例宫颈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及相应的临床信息,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免疫相关lncRNA,使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以模型评分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两组。使用CIBERSORT、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等算法评估不同分组间免疫浸润的差异,使用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基因集合变异分析(GSVA)分析探究模型与免疫通路的联系。同时使用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与排斥(TIDE)评分及免疫表观(IPS)评分探索不同分组间免疫治疗应答的差异。结果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了免疫相关lncRNA预测模型,生存曲线显示出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模型的1、2、3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96、0.702。低风险组的免疫得分显著高于高风险组(P<0.05)。基于反卷积的免疫算法CIBERSORT结果提示CD8+T细胞、辅助T细胞、B细胞和M0、M1型巨噬细胞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风险组中免疫通路被显著富集。TIDE和IPS评分在不同风险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免疫相关lncRNA模型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预测宫颈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应答率及预后。

  • 标签: 宫颈癌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 500万婴儿早产,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准确预测早产并及时干预对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技术通过实时观察宫颈形态及长度变化、评估宫颈硬度值等来预测早产,具有简单便捷、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的优势,在早产预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超声技术评估宫颈预测早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早产 宫颈长度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放疗后出现阴道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而以往临床上对急性放射性阴道损伤的治疗及预防关注较少。本文对宫颈癌放疗后急性阴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治疗及其预防的研究结果及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减少阴道损伤、更好地完成放疗疗程、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阴道炎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评估宫颈癌放疗早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瞻性纳入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21例,年龄(57.24±10.35)岁,其中宫颈鳞癌19例、腺癌1例、腺鳞癌1例。全部被试均于放疗前、放疗10次以及放疗结束同日采用3.0 T磁共振进行常规序列和DKI序列扫描。放疗疗效评判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1.1版本,对放疗10次时间点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为有效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为无效组。分析对比两组肿瘤放疗过程不同阶段DKI各参数的变化,并绘制DKI各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结果相较于放疗前的数值,放疗后病灶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 MD)值增高(P<0.001),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 MK)值降低(P=0.019)。此外,有效组在放疗前的MD值较无效组高(P=0.016),放疗后则无显著差异(P>0.05)。有效组MK放疗前后较无效组低(P<0.05)。放疗前的MD和MK预测放疗早期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17和0.822,放疗前的MD和MK联合预测放疗早期疗效的AUC为0.923,三者的AUC没有显著差异(Z=1.264,P=0.206)。但是联合诊断的约登指数较大,即敏感度(87.5%)和特异度(92.3%)较高。结论DKI具有预测宫颈癌放疗早期疗效的能力,并且联合应用MD和MK比单独应用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平均扩散系数 平均扩散峰度 放射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cerEpic)感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HcerEpic细胞经DEAE-D预处理后加入E型Ct标准株,培养44 h后收集HcerEpic细胞(感染组),并以未感染Ct的HcerEpic细胞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总RNA后反转录并构建cDNA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两组基因表达谱差异,并选择代表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验证。结果共检测23 997个基因,差异基因125个,其中上调基因119个,下调基因6个;GO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于对病毒防御反应、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信号通路、对Ⅰ型IFN的细胞反应等条目;KEGG富集通路为甲型流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HPV感染、NOD样受体通路等相关通路。结论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感染Ct前后转录组存在差异,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IFN通路,与细胞抗病毒过程密切相关。qPCR验证了ISG15、IFIT2、OASL、UBE2L6等差异显著且与IFN通路密切相关的基因。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宫颈上皮细胞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启动,我国宫颈癌防控力度加大,筛查范围覆盖广泛,越来越多的异常患者被筛出。宫颈癌筛查异常结果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常采用焦虑或抑郁相关量表进行测量,不能全面评估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缺乏特异度。本文对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心理特异性量表(异常涂片问卷、异常巴氏涂片的社会心理影响问卷、宫颈发育不良困扰问卷、特异性心理反应测评表、人乳头瘤病毒影响问卷)进行梳理,各量表均包含多个维度,结合患者心理健康、性生活、生育担忧等特异性心理进行综合测量,其审查和验证方法不同,适应范围和汉化情况也有区别,未来希望加强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心理特异性量表的国内本土化研究和推广,为我国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心理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心理 特异性量表
  • 简介: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预防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膀胱排尿指标、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残余尿量、排尿时间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术后患者,在改善膀胱排尿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突出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手术治疗;尿潴留;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