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脏功能复杂、工作负荷繁重,各种遗传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各种肝脏疾病。而且,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累及肝脏并产生相应的表现,如肝功能试验异常、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症、肝脾肿大及肝占位等。深入理解其他系统特别是血液、结缔组织、内分泌及循环系统疾病的肝脏表现,对于提高肝病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极为重要。

  • 标签: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血液病 结缔组织病 肝脏疾病 肝脏表现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郑棒 刘琪 吕筠 余灿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 帝国理工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英国伦敦 W6 8RP,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
  • 简介:摘要降秩回归是一种用于降维的多变量线性回归,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营养流行病学领域来提取膳食模式。但Stata软件作为主流的统计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尚无进行降秩回归的程序。本文介绍了降秩回归方法的基本思想、实现降秩回归的基本原理,并开发和公开发布了功能全面的Stata程序(rrr),最后结合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数据进行示例分析。rrr程序的研发和公开,为该统计方法在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实用工具。

  • 标签: 降秩回归 流行病学 应用 软件实现
  • 简介:摘要Peninah Murage及其同事认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应该纳入医学和保健研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疫苗保护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其上市后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进行评价,可以克服随机对照试验的伦理学、现场组织实施等困难,结果更贴近现实,并可提供较高等级的因果推断证据。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对断点回归设计的原理、方法、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进行介绍与探讨,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断点回归设计 疫苗 真实世界研究 保护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描述分析2004—2019年中国城乡人群心脏病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04—2019年中国城乡心脏病死亡率数据,描述其死亡率和标化率的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率(APC)、年平均变化百分率(AAPC),并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4—2019年间中国城乡人群心脏病死亡率随时间呈波动式上升,其中,城市以平均每年2.70%的年度变化百分率上升(P=0.000),农村以平均每年6.95%的年度变化百分率上升(P=0.000),农村平均上升速度约为城市的2.6倍。2004—2019年间心脏病年龄别死亡率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以>85岁人群上升速度最为迅速,平均每年上升3.72%,其次是30~34岁(1.90%)、60~64岁(1.87%)(P<0.05);农村以10~14岁、25~29岁、30~34岁及>85岁年龄组上升速度最为迅速,分别以每年5.96%、5.96%、5.61%、5.42%的速度上升(P<0.05);城乡均在<1岁、15~19岁年龄组以相同速度下降(分别为7.72%、2.80%)(P=0.000)。结论2004—2019年间中国城乡心脏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农村较城市有更大涨幅,需加强农村地区人群心脏病健康教育及防控工作。

  • 标签: 心脏病 死亡率 Joinpoint回归模型 时间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PCNL治疗的2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肾手术史、鹿角形结石、肾积水程度、穿刺位置、手术时间、通道大小、通道数与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相关性。结果发生严重出血患者18例,发生率为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既往肾手术史、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120 min、多通道手术者是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鹿角形结石、多通道手术者、手术时间≥120 min是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患者合并糖尿病、鹿角形结石、行多通道手术、手术时间≥120 min均能增加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术前调整好患者血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对鹿角形结石及多通道手术的患者采取联合软镜手术,提高手术者经验可能是减少出血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出血
  • 简介: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已成为全球首位儿童致盲性眼病,近年对其急性期病变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ROP患儿中大多数病变可自然退行,目前对自然退行规律的了解却十分有限。自然退行后虽然眼底形态明显改善,但患儿长期的视功能预后不容乐观。随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及其血管成像等影像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帮助临床进一步认识ROP自然退行的本质。加大ROP自然退行的研究,对合理安排经济高效的筛查时机,制定科学化、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改善患儿视功能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自然退行 述评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治疗理念的转变和经验的积累,损伤小、更接近生理状态的自然周期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越来越受到青睐。自然周期IVF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成本,还能有效减少患者来院就诊次数,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卵泡提前破裂等导致的周期取消率高仍是自然周期IVF面临的主要问题。高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等也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虽自然周期IVF并不降低胚胎染色体异常风险,但产科结局仍优于常规IVF。本文从自然周期IVF的定义出发,就其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分析和子代安全性及围产结局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自然周期 改良自然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ogistic回归与χ2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07-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89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689例新生儿中,HBV宫内传播率为11.47%(79/689)。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模型1与多因素模型2分析结果均显示,剖宫产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OR=0.25,95%CI:0.14~0.43;OR=0.27,95%CI:0.15~0.46);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以及HBV DNA水平≥2×105 IU/ml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OR=3.89,95%CI:2.32~6.51;OR=3.48,95%CI:2.12~5.71)。CHAID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3个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亲分娩前HBeAg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分娩方式和母亲HBV DNA水平;母亲分娩前HBeAg与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亲分娩前HBV DNA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HBeAg阳性且行阴道分娩的母亲所生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由19.08%增至29.37%,行阴道分娩和HBV DNA水平≥2×105 IU/ml的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升至33.33%。结论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HBV DNA水平≥2×105 IU/ml和阴道分娩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与母亲HBV DNA高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与CHAID决策树模型可互为补充,能更好地识别HBV高危人群,有利于准确地制定预防策略。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传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以导致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性流产(RPL)和抗磷脂抗体(APL)持续阳性为特征。研究表明,NK细胞数量、功能的异常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病理妊娠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NK细胞在APS引起的免疫紊乱与不良妊娠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NK细胞及其与APS进行综述。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因子 复发性流产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卒中患者意识状态的量化评估及高压氧(HBO)治疗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住南京紫金医院接受HBO综合治疗的原发性脑干卒中且排除脑干外中枢神经损伤和代谢及药物影响的患者54例。将卒中容积量分为<6 ml、6~10 ml、>10 ml 3组,卒中定位分为中脑、桥脑、中脑合并桥脑、延脑4组;测定每位患者的中国南京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量表(CNPVSS)分值。对比不同卒中容积量和不同定位分组患者出院前和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并探讨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CNPVSS评分入院时为7(1,17)分,出院前为13(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脑干卒中容积量患者入院时、出院前的意识状态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卒中定位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PVSS评分与HBO治疗次数呈正相关(P=0.040),与卒中容积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CNPVSS可用于量化评估脑干卒中患者的意识状态;脑干卒中容积量对患者意识水平的影响大于卒中定位的影响;HBO治疗可能是促进脑干卒中患者意识好转的积极因素。

  • 标签: 脑干卒中 意识 中国南京持续植物状态量表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社会回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自我感受负担及社会回归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感觉负担程度及社会回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感觉负担程度、社会回归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生化指标,减轻自我负担感受,并促进患者更快回归到社会生活,患者对该干预方式比较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干预 自我感受负担 社会回归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结直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愈加广泛。NOSES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其本身的巨大优势和价值,包括减轻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和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暗示等。NOSES这些优势也正是外科手术器官功能保护的重要体现和完美诠释。器官功能保护是当下外科的热议话题,也是微创外科手术开展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讲,NOSES与器官功能保护的诞生初衷相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NOSES是外科手术器官功能保护的重要实践者,器官功能保护又是NOSES理论体系发展的风向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元素。为全面论述NOSES与功能保护的关系,笔者从结直肠手术的5个主要操作环节入手,即手术入路、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标本取出方式,详尽剖析NOSES手术中功能保护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 标签: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器官功能保护 结直肠肿瘤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原发性小肠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NT)的发病率低,在临床较为罕见,内镜和组织学的表现多样,诊断比较困难,在临床工作中易被漏诊或误诊。本例患者因小肠溃疡、穿孔收治入院,经多学科协作会诊,最终确诊为原发性小肠ENKTCL-NT。现分享本病例的诊治思路,为该类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小肠溃疡 克罗恩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自2020年以来我国白蛉传播病毒的研究进展,包括白蛉携带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病毒对人和动物感染,以及白蛉种群与病毒时空关系等。并对今后我国关于白蛉携带病毒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

  • 标签: 虫媒病毒 白蛉 白蛉传播病毒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探索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人群在特殊自然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特殊自然环境有其相对独特的环境特点,不仅可导致人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和新陈代谢紊乱,而且可对眼部造成影响,需要关注维持正常视功能。本文总结了高原缺氧、太空微重力、深水、黑暗、寒冷及空气污染等特殊自然环境对眼压的影响,并探讨眼压在这些特殊自然环境下改变的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眼内压 高海拔 失重 黑暗 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