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艾滋病个案管理的起源、相关概念、艾滋病个案管理师的相关资质要求、个案管理实施程序、个案管理在艾滋病领域的应用和成效以及未来发展与挑战进行总结,为我国开展规范化的个案管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HIV 个案管理 模式 发展 资源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个案管理师为患者实施个案管理过程中的自身体验,为进一步完善个案管理工作模式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6—10月选择广州市设置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岗位的医院为研究场所,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乳腺癌个案管理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2个正性体验:综合能力提升和真实的成就感;4个负性体验:复杂的人际关系、未知的未来、停不下来的陀螺和空荡荡的后背。结论由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优势明显,但存在阻碍,需提供针对性支持措施以促使其更好地落实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个案管理师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造口伤口数据库在造口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该院参加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的4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培训的为对照组23例,结合造口伤口数据库进行培训的为试验组23例,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认可度和学习态度,培训结束前对两组患者进行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对比其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对个案护理培训方法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对于个案培训的学习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的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造口伤口数据库对造口伤口专科护士进行个案护理培训,培训方法认可度高,可改善护士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造口伤口数据库 专科护士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患者个案管理在中老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中老年肠癌住院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6.88±9.83)岁;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4.06±10.3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患者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中老年肠癌患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定量表(PG-SG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分别为(39.94±7.06)g/L、(0.33±0.06)g/L,均高于对照组(36.74±6.62)g/L、(0.25±0.05)g/L,PG-SGA评分为(4.26±1.38)分,低于对照组(5.96±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中老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DT)、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DT评分为(2.68±1.67)分,低于对照组(4.52±1.47)分,FACT-C评分为(168.86±16.01)分,高于对照组(128.42±10.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肠癌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心理痛苦状况,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互联网平台 肠癌 个案管理 中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老年肠造口MDT个案管理模式对患者居家康复阶段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在该院行肠造口术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专科护士主导的MDT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比较,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不同阶段,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将专科护士主导的MDT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在居家康复阶段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 标签: 肠造口 老年 专科护士 MDT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以总责护士为主导的泌尿造口患者个案管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方便抽取该院泌尿外科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行膀胱癌根治尿流改道的患者80例,其中将2017年2~9月收治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泌尿造口常规护理和随访;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患者40例设为试验组,采用总责护士主导的泌尿造口患者个案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造口适应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6个月之间造口适应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适应评分不断提高;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普遍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尿路症状、特异心理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总责护士主导的泌尿造口患者个案管理方案能够提高泌尿造口患者的适应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照护方式。

  • 标签: 总责护士主导 泌尿造口 个案管理 心理适应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综合个案管理在肠造口手术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2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与个案组(给予全程综合个案管理性护理),各60例。观察干预后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带造口生活主观感受变化。结果全程综合个案管理护理后,个案组出院半年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及带造口生活主观感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造口手术患者给予全程综合个案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造口生活主观感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全程综合个案管理 肠造口手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主观感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随访指导对脑外伤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神经外科常见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基于个案管理随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锻炼依从性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随访指导能有效提高脑外伤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于个案管理随访指导 脑外伤 锻炼依从性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干预个案管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远程干预个案管理。结果A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高于B组,B组复发率低于A组,A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B组,A组失眠率高于B组,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远程管理联合个案管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个案管理 远程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第970医院乳腺癌术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FACT-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FACT-B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体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护理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同时还可以满足患者对个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个案管理模式 化疗 FACT-B量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后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入路形式。对照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加快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个案管理模式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精阻滞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染色体遗传学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例生精阻滞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X与常染色体平衡易位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本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Y,t(X;19)(p22.1;q13.3),其父母核型正常,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子测序未见明显致病基因突变,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未见明显致病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患者睾丸组织病理提示:精母细胞阻滞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结论46,Y,t(X;19)平衡异位可以导致生精阻滞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 标签: 染色体平衡易位 生精阻滞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护理对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与不适感的影响。方法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对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实施Gordon模式的个案管理培训护理,选择实施前(实施前组)45例患儿及实施后(实施后组)45例患儿,实施前组进行常规疝手术护理,实施后组则进行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护理。比较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干预前后的不适感评分。结果实施后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实施前组,护理干预后的不适感评分优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护理可有效促进小儿腹股沟疝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并对不适感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护理 小儿腹股沟疝术 胃肠功能 不适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膀胱癌术后化疗患者药物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膀胱灌注治疗的9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的膀胱灌注依从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MUIS及FACT-G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均完成全部化疗疗程;对照组有7例患者未完成全部化疗疗程,其中包括1例在化疗第10个月退出研究未收集到完整资料,最终观察组收集48例,对照组收集47例。观察组的膀胱灌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5,P=0.001);观察组的膀胱灌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58% vs. 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82,P<0.001)。第8个月和第12个月,观察组的MUI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8、12个月,观察组的FACT-G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UIS及FACT-G得分的交互效应、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膀胱灌注治疗时间的延长,膀胱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逐渐增强及生活质量降低。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膀胱灌注治疗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膀胱灌注治疗管理效率。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专科护士 个案管理 疾病不确定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促进牙龈癌患者口颌功能康复的个案管理。方法采取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对1例牙龈癌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其护理要点包括: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的护理、口面肌功能治疗、心理护理及口颌功能康复的效果追踪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个案管理,患者口腔功能及生命质量的自评总分为18分,张口度4 cm、语音清晰度98%,患者生命质量良好。结论采用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的个案管理,从围手术期到出院随访,并结合不同阶段的评估,全方位与相关专科医生沟通配合,加强了多学科协作,促进了患者口颌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赝复体 口腔肿瘤 口面肌功能治疗 颌骨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促进牙龈癌患者口颌功能康复的个案管理。方法采取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对1例牙龈癌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其护理要点包括: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的护理、口面肌功能治疗、心理护理及口颌功能康复的效果追踪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个案管理,患者口腔功能及生命质量的自评总分为18分,张口度4 cm、语音清晰度98%,患者生命质量良好。结论采用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的个案管理,从围手术期到出院随访,并结合不同阶段的评估,全方位与相关专科医生沟通配合,加强了多学科协作,促进了患者口颌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赝复体 口腔肿瘤 口面肌功能治疗 颌骨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远程健康指导模式对体检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行血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体检首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模式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及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52 ± 1.34)mmol/L、(8.24 ± 1.25)mmol/L、(6.35 ± 1.24)%,均低于对照组的(6.94 ± 1.45)mmol/L、(8.70 ± 1.40)mmol/L、(6.75 ± 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27、-2.451、-2.337,P<0.05);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分别为(22.58 ± 4.24)、(15.38 ± 2.45)、(13.23 ± 1.10)、(18.66 ± 1.15)、(19.56 ± 3.14)、(17.35 ± 1.8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56 ± 3.87)、(11.64 ± 2.82)、(11.26 ± 1.82)、(15.38 ± 2.49)、(15.82 ± 3.56)、(15.34 ± 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003~11.959,P<0.01);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分别为(9.12 ± 0.45)、(8.56 ± 0.62)、(8.86 ± 0.72)、(8.46 ± 0.68)、(9.26 ± 0.39)、(8.76 ± 0.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4 ± 0.82)、(7.14 ± 0.85)、(7.58 ± 0.93)、(7.16 ± 0.85)、(8.14 ± 0.42)、(7.48 ± 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77~19.541,P<0.01);观察组患者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为(17.45 ± 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12 ± 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822,P<0.01)。结论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模式护理方法可显著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疾病认知情况,对改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个案管理 互联网 家庭 糖尿病,2型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远程健康指导模式对体检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行血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体检首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模式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及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52 ± 1.34)mmol/L、(8.24 ± 1.25)mmol/L、(6.35 ± 1.24)%,均低于对照组的(6.94 ± 1.45)mmol/L、(8.70 ± 1.40)mmol/L、(6.75 ± 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27、-2.451、-2.337,P<0.05);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分别为(22.58 ± 4.24)、(15.38 ± 2.45)、(13.23 ± 1.10)、(18.66 ± 1.15)、(19.56 ± 3.14)、(17.35 ± 1.8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56 ± 3.87)、(11.64 ± 2.82)、(11.26 ± 1.82)、(15.38 ± 2.49)、(15.82 ± 3.56)、(15.34 ± 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003~11.959,P<0.01);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分别为(9.12 ± 0.45)、(8.56 ± 0.62)、(8.86 ± 0.72)、(8.46 ± 0.68)、(9.26 ± 0.39)、(8.76 ± 0.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4 ± 0.82)、(7.14 ± 0.85)、(7.58 ± 0.93)、(7.16 ± 0.85)、(8.14 ± 0.42)、(7.48 ± 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77~19.541,P<0.01);观察组患者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为(17.45 ± 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12 ± 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822,P<0.01)。结论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模式护理方法可显著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疾病认知情况,对改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个案管理 互联网 家庭 糖尿病,2型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行个案管理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行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个案管理模式,管理组患者采取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行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管理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再就诊次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出院后3个月,管理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且其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行个案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个案管理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临床结局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