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范围具有规范侧面与诉讼侧面,不但涉及证据客观、关联,更关乎证据合法性问题,具有一定特殊。合理地界定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范围应当兼顾证明结果真实与证明过程正当。为此,应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案件限定为重大案件,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具体情形限定为有重大争议关键证据事项,并设定必要例外。

  • 标签: 侦查人员 出庭作证 范围 界定
  • 简介:论法条竞合范围和适用原则刘明祥法条竞合,也称法规竞合、规范竞合、法律竞合,是指由于法律错综复杂规定,使一个行为表面上同时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可以适用数个法律条文,而实质上只符合一个犯罪构成,仅有一个法律条文可以适用情形。对法条竞合,我国刑法理论界...

  • 标签: 法条竞合 犯罪构成 普通法 构成要件 特别法 定罪量刑
  • 简介:我国传统过失犯理论无力对抗片面地从危害结果引出处罚要求,具有鲜明结果归责倾向。引进"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这两个概念,虽然有助于使过失心态认定更为精确,但显然不能彻底解决传统理论上述问题。要实现过失刑事责任范围合理限定,必须借助"过失基准行为"这一理论工具,在过失犯认定过程中赋予"行为"以实质作用。过失基准行为则是指包含法不容许危险行为。

  • 标签: 过失犯 过失心态 过失基准行为
  • 简介:我国目前关于精神鉴定启动设置,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用的当事人启动制,也与大陆法系国家司法官启动制有差异,而是一种扩大化了“司法官启动制”,即公检法三机关拥有鉴定启动决定权,而当事人则仅有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权利。由此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精神鉴定启动难或多次重复鉴定等不合理现象发生。鉴于此,有必要赋予当事人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初次精神鉴定申请权与救济权,并应进一步明确强制启动精神鉴定情形。

  • 标签: 精神鉴定 司法官启动制 当事人启动制 强制启动鉴定
  • 简介:现行刑事诉讼中,对刑事被告人精神病鉴定权赋予了司法机关,当事人只能向司法机关申请鉴定而无权自行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这种鉴定体制有违“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对等原则”、“中立原则”等正当程序原则,未来可借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精神病鉴定合理因素,将精神病鉴定权赋予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并规定在当事人自行聘请鉴定人进行精神病鉴定时,负举证责任。

  • 标签: 正当程序 精神病鉴定 体制 构建
  • 简介:对非身份者认定为受贿罪共犯,既要符合刑法关于共同犯罪基本理论,也要符合“两高”《意见》规定。“特定关系人”成立受贿罪共犯必须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必须有共同实施犯罪实行行为。

  • 标签: 受贿罪共犯 认定 条件
  • 简介:全国诉讼法学年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观点综述张凤阁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至五日,1994年全国诉讼法学暨部分开放城市经济犯罪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主题是修改与完善现行刑事诉讼法。各政法院系、科研单位诉讼法学专家、教授、学者和司法实际部门同志一百一十...

  • 标签: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法学 庭审方式改革 免予起诉制度 观点综述 辩护律师
  • 简介:<正>一、检察院工作报告意义检察院工作报告,是检察机关公文中最常见、最常用、最重要一种形式。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它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向权力机关负责,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并报告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就是通过听取和审议检察院工作报告,来了解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职责情况,了解检察机关执法倾向、执法水平。检察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必然会呈现出一定政治倾向和执法思想。特别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以

  • 标签: 工作报告 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 简介:法官自由裁量权往往会屈从于地方权力要求,司法实践一直有扩张适用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冲动,加之法官素质区域差异,还未形成理念一致法律共同体,会加剧同案不同判司法割据状态,有违公平正义。所以,希翼通过法官解释限制非法经营路径不可取。以城市违法建设出售行为为例,深度解读历年相关司法解释,总结并尊重司法解释在长期演进历程中形成审慎传统,不允许法官解释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统一交由司法解释做出解释,有利于司法统一和司法独立。

  • 标签: 非法经营罪 兜底条款 司法解释 法官解释
  • 简介:第五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于2005年11月11日至13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南政法大学承办,来自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海关总署、部分省、市公安局等实务部门代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澳门司法警察学校等近30所高等院校侦查系主任、有关专家和学者共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系主任 第五届 侦查 论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简介:<正>新中国监狱工作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历程。在近50年岁月中,中国监狱工作在毛泽东改造罪犯思想指引下,从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中国特色”,不仅为巩固国家政权、保障社会安定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普遍赞誉,产生了广泛影响。回眸历史,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分析、评估有中国特色监狱工作?笔者力求作一尝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 标签: 《监狱法》 我国监狱 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 毛泽东改造罪犯思想 毛泽东著作 人道主义
  • 简介:案件初查工作探讨徐祖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尤其是《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给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反贪污贿赂斗争提出了新更高要求。而案件初查工作成功与否则直接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人开展反贪污贿赂斗争。因此,认真总结初查工作经验,深入探...

  • 标签: 初查 检察机关 控告人 犯罪事实 反贪污贿赂 匿名举报
  • 简介:可罚违法是日本刑法学者为了在司法中将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而实质违法程度轻微行为非罪化提出概念。可罚违法,即值得动用刑罚处罚违法。如果危害行为不具有可罚违法,即便符合构成要件形式特征也不构成犯罪。可罚违法概念理论基础是刑法谦抑和违法相对。我国刑法应当借鉴可罚违法性理论,以便在司法中将轻微危害行为排除在犯罪范围之外。在司法中,决定一个符合构成要件形式特征危害行为最终是否需要动用刑罚处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 标签: 可罚的违法性 违法的相对性 犯罪论地位 判断标准
  • 简介:刑事和解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效途径,而不起诉又是刑事和解处理案件重要方式之一。在各类不起诉案件中做好答疑说理工作,化解矛盾,是实现刑事和解良好效果必须研究课题。湘潭市检察机关两年来开展不起诉答疑说理实践经验,总结研究了该机制存在价值、出现问题、解决方法,值得重视。

  • 标签: 不起诉 答疑说理 工作机制
  • 简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和理论界,将罪与非罪界定一般标准犯罪构成从目前平面型、闭合式结构转化为层层推进构造做法是可取,但在具体架构上将违法评价和有责评价各自作为独立一层又过于激进,不太容易被接受。恰当做法是对犯罪构成四方面要件有机结合这一通说观点予以肯定,同时对其进行新解读。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肯定其是符合四个方面要件前提下,再进入四要件结合是否具有“有机判断阶层。期待可能和社会相当就是“有机”判断具体标准,不具有期待可能和具有社会相当就否定了四方面要件结合“有机”,进而否定了犯罪;如果具有期待可能且不具有社会相当,当然可以肯定“有机存在,进而肯定犯罪成立。那么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是四个要件结合行为,但是经过“有机阶层”判断,因为其是社会相当行为,不具有“有机”,因而它不符合犯罪构成,进而阻却犯罪。

  • 标签: 犯罪构成 有机性 期待可能性 社会的相当性 排除犯罪性事由
  • 简介:<正>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具体运用法律问题所作解释。在我国,司法解释权分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补充了我国现行法律条文比较原则情况,适应了司法机关具体运用法律需要,保证了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处理执法活动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并为立法积累了经验和素材。

  • 标签: 司法解释权 最高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具体运用 高级人民法院
  • 简介:<正>在共和国四十三年历史中,检察机关存在了三十二年。其间,检察机关自行侦查工作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检察机关自侦工作历史,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法律赋予检察机关侦查职能认识,增强对自侦工作发展前景信心;也有助于我们今天从法律监督职能角度,研究检察机关自侦工作科学和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充分认识自侦工作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中所处重要地位和作用。检察机关自侦工作,大致经历了五个阶

  • 标签: 检察机关 侦查工作 刑事案件 侦查权 法律监督职能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简介:跨世纪中国正经历着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依法治国推进,权力被重新定位;市场经济实行,利益集团急剧分化、重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群体观念不断裂变和重构。在这个挑战重重而又充满机遇关键时刻,在依法治国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历史重任检察机关如何把握住这个历史契机,明确自身发展大方向,通过自觉思考和努力,确立自身历史地位,是一个亟需认真研究并付诸行动课题。一、抓住司法改革契机,为明确检察性质定位。司法改革是我们所处这个时代大课题,在司法改革实施过程中,整个司法体制将发生巨大变化,并对中国社会正义、民主、自由产生深远影响。跨世纪检察事业,适逢其盛,应是一个绝好机遇。笔者认为,司法改革给检察机关带来最大契机,在于检察机关可以借此而进一步明确自身性质和强化自身地位。自从检察机关作为“革命之子”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而诞生之时起,检察机关地位和检察官身份一直处于一个摇摆不定尴尬位置。从世界范围来看,普遍情况是认可检察官既具有司法官又具有行政官性质,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应该说这种双重属性是与检察职能的确定而随之俱来,检察权独立裁判职能使其具有司法权属性,其侦查及监督侦查职能又使...

  • 标签: 发展契机 契机定位 检察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