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法系”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来?这个问题其实存在歧义,一种理解可能会试图去爬梳中西法律家著作和学说,以期得出谁最先提出“法系”这个概念或者理论;而另一种理解则会指向于“法系”汉字的最早提出者,使问题得到圆满回答。当然,由于世界上文化的差异,法律也是文化的一种,不同的文化孕育下的法律的交流,对于概念和术语的翻译不可能做到切合原意,所以也会出现同一个汉字对应不同的外文释义,这就会造成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认定,笔者将会对这一现象中的两种理解或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下文将从“法系”理论的学术史反思,试图论证穗积陈重最先提出“法系”理论。

  • 标签: 法系 跨语际 法律家 概念 文化 学术史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对商标的"混淆"与"误导"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此举对于厘清驰名商标类保护的理论基础具有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由于司法解释对适于类保护的对象依旧采取了低门槛、宽口径的认定标准,并且也未曾对何谓"不正当利用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予以明确界定,这又使得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有"矫枉过正"之嫌疑。

  • 标签: 驰名商标 淡化 混淆
  • 简介: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于今年7月1日至明年底在全国陆续开展。这次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第一次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其中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就有6亿多。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对此评论说,“动作之大、意义之远、影响之深为历次罕见。”

  • 标签: 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人大代表选举 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修正案 中国 《学习时报》
  • 简介:环境影响评价规则最初起源于美国,这种实践经过数十年被其他国家广泛接受为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在环境影响评价形成习惯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帮助其传播的作用。界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能产生重大界环境影响的规划或项目的环评中的应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环评法律明确地排除了对项目的界影响的评估。国际法院、联合国海洋法法庭和国际常设仲裁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审理了数个涉及界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件,数次肯定了界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法规则,并且通过不同案件的判决,陆续澄清了该规则的内涵。中国也通过自己签署的多边条约、区域性条约和双边条约对这一规则表示接受,并且在一些项目上开展了界环评的实践。

  • 标签: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 重大环境影响 国际习惯法
  • 简介:2004年是中国法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有着55年历史的法及法大人,在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和法学教育的过程中,任重道远。

  • 标签: 法治建设 法学教育
  • 简介:从既有关于“飞”的司法案例来看,各方争议的焦点围绕银行是否构成表见代理以及银行是否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展开,投资者常常由于自身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而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反映出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惯例下理财产品交易中商业理性和金融交易风险分担规则的缺失。要防范治理“飞”,除了要求银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信息披露外,监管机构还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投资者的交易习惯,逐渐打破刚性兑付的行业惯例。同时,司法机关在裁判中应当明确金融交易的风险分担规则,为投资者树立金融交易的理性观念和基本规则。

  • 标签: 私售理财产品 飞单 表见代理 刚性兑付 商业理性
  • 简介:“指导案例1号”从“跳”这一焦点问题切入居间实务,对于推动民法学研究面向生活,直面薄弱环节,具有典型意义。或因学说准备不足,本案处理结果仍停留于直观的价值判断,混淆了主题,回避了严密的论证,个案处理说服力不足,指导性价值也难以发挥。应探询“跳”现象的深层法理,藉此检验直观层面衡量结果的正误,并在每一个论证环节,赋予伸缩弹性,测度本案的“指导性”作用。本文还在居间独家委托和多人居间报酬请求权方面,为居间法体系建构做好铺垫。

  • 标签: 指导案例1号 居间合同 跳单 报酬请求权
  • 简介:界含水层及其蕴含的淡水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但规制其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国际法却发展相对滞后。为逐渐发展与编纂相关国际法,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2008年二读通过了《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联合国大会随后通过决议注意到草案。当前,草案与国际地下水法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草案的最终形式,即以草案为基础制定一项公约或仅通过软法文件,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联合国大会和国际法委员会发展、编纂国际法的职责、各国的立场、已有国际法律和实践的欠缺及草案自身的缺陷等均要求草案采取软法文件这一最终形式。随着相关国际法律和实践的日臻完善,联合国大会可以考虑在完善草案的基础上制定一项框架公约。

  • 标签: 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 最终形式 国际地下水法
  • 简介:假定松花江污染事故造成了界污染损害,就有了如何对待界污染损害赔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国家赔偿、国际民事赔偿以及外交谈判和协商三种基本的方式。基于法律解决国家赔偿和国际民事赔偿的选择不是最佳的,基于外交解决的谈判与协商应是中俄双方应当采取的妥善的解决办法。

  • 标签: 跨界污染损害 国家赔偿 国际民事赔偿 谈判 协商
  • 简介:比较法作为一门学科,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最初使命是比较欧洲各国的立法和法律制度,进而为欧洲各民族国家自己的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之后发展到对法律体系、法律文化甚至法律思想的比较,特别是欧洲内部“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比较,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比较法视角可以称为比较法的西方意义。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所谓比较法,重要的不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比较,而是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比较,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比较。比较法的西方范式同样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比较法研究。比较法的中国意义在于立足文明转型的宏观视野,为中国的法律现代化道路指引方向与路标。因此,中国学者应当尝试建立起比较法的中国范式。

  • 标签: 比较法 中国意义 中国范式
  • 简介:所有权自由与所有权限制之间应求取合理的平衡,民法以所有权自由保障为基点,为协调所有权自由与限制的关系做出了相当多的规范努力。不过,北京市拟对机动车双号限行常态化进行论证从实质上看可能会涉及抽象的立法权是否侵害所有权自由的问题,对此,民法无力也不能提供评判该行为合法性、合理性与否的判准,更甭论提供相应的救济手段了。此项作业已逾越了民法的功能限度。在现代法治社会,解决该问题惟有诉诸宪法之一途。作为规制国家公权力运作的根本大法,宪法以约束公权力及其活动成果为要务,适宜于承担对立法权进行合宪性控制进而保障法治的重任。对于双号限行常态化立法措施是否合法与合理,可透过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等加以判定。考量到双号限行常态化立法对所有人机动车使用自由限制的严重性,这一措施难以通过比例原则的检视而具有合法性。

  • 标签: 所有权自由 所有权限制 立法权的合宪性控制
  • 简介:五、皇帝的新衣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爱虚荣的皇帝在两个骗子的指导下,穿上了子虚乌有的所谓新衣,带着文武百官满街游行,向首都各界人士炫耀自己的美丽。所有的人都觉得皇帝没有穿衣服,但谁也不敢说。因为,人们都相信,皇帝所穿的新衣服是高贵得无与伦比的,只有聪明并且勤奋负责的人才能看出皇帝的新衣的美丽,愚蠢的人和不负责任的人根本上就看不到皇帝的新衣,更不用说能看出其华丽和高贵了。后来,一个小孩,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一个不怕别人说他是笨蛋的小孩,一个不怕别人说他是不负责任的人的小

  • 标签: 经济法 民法 世界法 法律规范 不负责任 相互依存
  • 简介:<正>1994年9月,南通市有关部门为缓解市区道路拥挤状况,开始停止发放机动车牌照。同年12月5日,南通市公安局、交通局、城乡建委、城管办又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市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明确规定“在市区主要街道禁止摩托车(含轻便摩托车)通行……”。1995年2月至4月初,南通市恒通实业有限公司等近20个商家,利用市民急于求购助力车的消费心理,采用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或虚开发票等欺诈手段,误导近3000名消费者,分别掏出

  • 标签: 轻便摩托车 消费者权益 助力车 南通市 轻便车 被告
  • 简介:一根贿藤上结出一堆腐败的瓜2006年4月,安徽省检察院成立专案组,查办土地领域的渎职犯罪。4月10臼,根据举报,曾担任肥东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办公室主任的黄世明、副主任张传伙被传唤到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一起非法土地交易如何变为合法土地倒卖后牟取巨额差价的内幕也随之揭开。

  • 标签: 合肥市 土地有偿使用 判刑 房产 办公室主任 国土资源局
  • 简介:“《证券法》的修订纳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议事日程,而且按照计划是排在今年12月份的人大常委会上(审议).”对众多投资者期盼已久的这部资本市场的“基本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本次《证券法》修订起草组组长吴晓灵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受访的监管者、学者均认为,现行《证券法》对相关市场主体的规范明显滞后于实际形势的发展.以美国的证券法为例,从1933年出台到现在,大概修改了40多次,平均下来每两年就得修改一次.而中国从1998年《证券法》出台至今,只在2005年进行过一次修改.

  • 标签: 三大路径 修订三大 探秘证券法
  • 简介:对我而言,研究中国传统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寻得一个恰当立场。中国人从未清楚表达或详细解释他们的法律原则,而中国传统法制与我们的习惯大相径庭,以至于不能单纯地从西方法的术语出发来理解中国的传统法。然而,既然中国传统法制是一套以法典为核心的复杂体系,那么一定存在某种途径可以对其进行研究。[1]本文展现了作者探寻研究途径的努力,通过对《清律例》的内在分析,探寻了从中国人的视角研究中国法律原则的可能性。本文仅是这类分析的第一步:对法典中关于“贼盗”篇(在英语中可翻译为theft)的研究。

  • 标签: 《大清律例》 传统法制 法律原则 中国人 西方法 法典
  • 简介:宗教法特征及其理论透视汤唯宗教法是人类法律发展史的组成部分,曾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诸多民族纷争、国家聚合亦与宗教法的发展有关。因此,考查宗教法的兴衰历程、认知方法和物质环境,揭示宗教法...

  • 标签: 宗教法学 世俗法 伊斯兰法 教会法 伊斯兰教 佛教
  • 简介:律师见证是指律师接受双方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和监督的一项活动。它旨在实现法律正义,然而,笔者发现该制度在设计与实际运行中存在两悖论,即主观与客观的悖论和初衷与实效的悖论,致使该制度带有不客观、不公正的天性,并陡增处理民事官司的复杂性。因此,笔者认为封这一制度的期待应是“到此为止”。

  • 标签: 律师见证 悖论 律师 委托人 “马太效应”